幼兒中班教育心得論文

  幼兒階段是人生的奠基階段,而父母是最初的啟蒙教師,在幼兒成長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關於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如何對中班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

  摘要:葉聖陶先生說過:"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虧,想改也不容易。"幼兒的可塑性很大,但自控能力較差,如果不適時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便會錯失良機,養成不良行為習慣。 只要幼兒教師認真負起責任,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孩子的禮貌行為,就能使我們的下一代都成為懂禮貌、講文明的新人。

  關鍵詞:中班;文明禮儀;培養;教育

  現在的幼兒在家庭中的地位發生了變化,往往是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孩子成為家庭的中心,家庭教育方式也大多表現為寵愛多,教育少、順從多、要求少,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中,孩子很容易變成家裡誰也管不了的"小霸王",幼兒的習慣如果任由這一情況發展下去,行為方面的問題將越來越多,幼兒的畸形發展將不可避免。因此,加強對他們的品德教育,使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搞好幼兒素質教育的關鍵一環。

  1.要幫助孩子確立自尊與尊重他人的意識

  文明禮貌習慣看起來是一種外在行為表現,實際上它與人的內心修養,特別是與人是否具有自尊與尊重他人的意識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不容受到侮辱和岐視,維護自己的人格和尊嚴,爭取獲得好的社會評價。正常人都有自尊心,欲自尊須先尊重他人,遵守社會秩序,注意文明禮貌。很難想象,一個喪失了自尊心的人會具有什麼文明禮貌習慣。文明禮貌習慣實際上是人滿足自尊心的一種重要手段。

  2.要善於把握教育時機

  總的說來,要隨時隨地進行教育。在關鍵時機進行教育,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孩子作出某種文明禮貌行為時,要及時加以肯定和表揚;當孩子作出了不文明禮貌的行為時,要及時加以批評指正。在孩子就有關事宜提問的時候或在孩子與自己關係十分融洽時教育,效果亦佳。

  3.要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

  一個總的原則是,以正面誘導為主,批評教育為輔。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模仿性很強,在日常行為習慣方面尤其如此,家長要做到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還應與學校和社會教育密切配合,保持一致,力爭取得教育的最佳效益。

  4.通過故事、兒歌等,萌發幼兒講文明有禮貌的意識

  故事、兒歌是幼兒喜愛的文學形式,並且為他們理解和接受。平時講故事時我有意識地挑選那些教育幼兒有禮貌的故事,並有表情地講給他們聽。如給孩子講了"四個好朋友"的故事後,問小朋友:"小花貓、小黃狗、小公雞、小白兔好不好?"他們都說好。我又問:"為什麼說它們好呢?"引導幼兒說出它們都有禮貌,我又讓幼兒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學會對話。表演完後,我又提議給四個好朋友貼上大蘋果,因為它們都是有禮貌的好朋友。小朋友們一致同意,並高興地拍起了小手。我趁機說:"你們要向四個好朋友學習做有禮貌的孩子,老師也給你們貼大蘋果。"在講故事的同時,我也教孩子朗誦兒歌,如"有禮貌的好寶寶""老師早"等。有些孩子朗誦兒歌后對我說:"老師,我也要做個有禮貌的好寶寶。"通過聽故事,朗誦兒歌,萌發了孩子們有禮貌的思想意識。

  5.通過各種遊戲活動,讓幼兒學會使用文明禮貌用語

  幼兒喜歡玩角色遊戲,為此,我還將孩子們的禮貌教育寓於遊戲之中。儘量創造條件開展角色遊戲。比如開展娃娃家、百貨超市、小餐廳的角色遊戲中,讓孩子學會接待、讓座、倒茶,啟發幼兒排隊買東西,遵守公共秩序,並會使用禮貌語言“請”、“謝謝”“歡迎光臨”等來與“服務員”、“售貨員”怎樣交往。“爸爸”“媽媽”要關心“孩子”,“孩子”要尊重、體貼“爸爸、媽媽”等等。孩子們還不斷地交換角色重複進行遊戲,禮貌行為得到了良好的訓練。為了使禮貌用語產生行為效應,讓幼兒真正養成習慣,我指導幼兒將遊戲中對角色的禮貌要求遷移到晨間入園、課間交往、家庭生活、社會活動之中,鼓勵他們時時刻刻這樣做,漸漸地養成一種良好、禮貌的習慣。

  6.將禮貌教育融於日常生活之中,鞏固文明禮貌習慣

  為使幼兒的禮貌行為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並鞏固下來,我還將禮貌教育貫穿於幼兒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在日常生活中,我不會錯過任何一個機會,觀察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表現,抓住每個教育契機,鞏固他的禮貌行為。如:喝水時不小心撒了別人一身;上洗手間時爭先恐後、吃飯時碰翻了別人的碗;睡覺時和別人說話等等,這些都會產生矛盾,這就需要老師隨時隨地培養幼兒禮貌用語。讓幼兒真實地體會到禮貌行為才是解決爭執的最好辦法,才能與小朋友愉快共處。當我發現幼兒不太會使用協商的辦法來處理與同伴的關係時,我就創設一些條件促使幼兒與他人協商。如:幼兒每次從戶外活動後進教室常常出現擁擠的現象,我就有意識地站在活動室的門口,開始時孩子們從戶外進活動室寧肯從空隙擠過去,也不同我商量請我給他們讓道。後來我就有意識地問站在我後邊的小朋友:"你要走過去,可我正在門口站著,你該怎樣請我讓開呢?"孩子開始和我商量了:"老師,請您靠邊一點,我要過去。"我立刻表揚他:"你說得多好呀!本來我站在這裡是有事的,但是你這麼有禮貌地和我商量,我應該叫你先走過去。"有時我也有意識地為小朋友主動讓道,並使孩子明白我的意圖向我致謝。多次的練習使孩子學會了如何與同伴商量著解決問題,進教室擁擠的現象減少了,而且常常會聽到“你先走吧!我等一會兒。”、“謝謝你”、“不客氣”等文明禮貌用語。

  參考文獻:

  [1]趙海濤;幼兒文明禮儀意識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2年第8期

  [2]張樹德,馬永華;淺析幼兒文明禮儀教學 [J].讀寫算雜誌,2012年第22期

  [3]牛新豔;中班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 [J].中國教育學刊,2013年第1期

下一頁分享更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