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完型填空之錯誤分析論文

  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與推進,中學英語教學的目標日益清晰與完善-----培養學生的實踐語言的能力,最終培養開拓性、創造性運用語言的能力。而完形填空作為英語試題中一項綜合填空題,能有效地培養和考查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但是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於它的教與學普遍感到棘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高中英語完型填空之錯誤分析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高中英語完型填空之錯誤分析全文如下:

  摘 要:完形填空起初作為檢測文章可讀性的檢測工具,現在已廣泛應用於國內外的各種大型考試中。然而此項試題的得分率一直相對較低,針對這一現象,本文從錯誤分析的角度出發,對高中英語完形填空中的錯誤進行分析,找到錯誤的本質和根源,從而有效減少錯誤的發生。

  關鍵詞:高中英語;完形填空;錯誤分析

  作為一種常見的測試題型,完型填空經常出現在許多大型語言測試中並引起了許多語言學者的注意。完型填空在高中英語中佔有一定的地位,自1987年進入高考英語以來,一直都是高考英語試題的必考題型。然而許多高中生對於完型填空十分懼怕,甚至懷有一定的牴觸情緒。本文從錯誤分析的角度出發來探尋完型填空中的錯誤本質及其根源,從而有效減少錯誤的發生,幫助學生取得良好的考試成績。

  一、完型填空在高中英語測試中的研究意義

  完型填空是1953年由Wilson Taylor根據格式塔完型心理學提出的,最初是用來測試文字是否具有可讀性。格式塔心理學認為,人們在觀察事物的過程中,會依據經驗將不完整的物體補充完整,並將其視為一個完整的圖形。隨著心理學和語言學的發展,人們發現“閱讀過程也是完型的。一個句子或者一篇文章中去掉幾個詞,就好像有空缺的圖形一樣,人們也會‘無意識地’把他們填補上去,使之成為完整的句子或文章。”[1]

  完型填空在高考英語中的主要考察點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詞彙的理解、搭配和辨析能力。完型填空中的詞彙考察包括了實義詞和虛義詞的意義、搭配以及它們之間細微區別的辨析能力。2.語法能力。語法作為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單純的語法題已較少出現,更多情況下是結合詞彙和文章理解出現。3.語篇理解能力。完型填空的文章一般都是比較完整的語篇,這類題考察的是對語篇邏輯關係的理解和把握和上下文的理解。

  根據其題目特點,完形填空主要考察的是學生的兩大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及在閱讀理解基礎之上的英語知識的運用能力,具有相當的難度,因而歷來得分較低。從錯誤分析的角度出發分析完型填空的錯誤型別並探究其錯誤本質,有利於把握學生錯誤的本質,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完形填空的答題技巧,從而提高考試成績。

  二、錯誤分析

  要進行錯誤分析,首先是要對“錯誤”下一個清晰的定義。和我們的常識理解不同,語言學中的錯誤分析***error analysis***中的“錯誤”英文為“error”而非“mistake”***雖然兩個單詞的中文都譯為“錯誤”***。兩者的區別在於其發生的原因不同:error是語言學習者能力不足所導致的,mistake則是具有能力但使用時發生失誤。換句話說,學習者是沒有能力自我更正“error”的,而“mistake”則恰恰相反,可以自行更正。

  儘管錯誤分析並不是一個新興概念,但是直到1967年Corder的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的出版才標誌著錯誤分析系統研究的成型。Corder根據錯誤的系統性,將語言中的錯誤型別主要概況為三類:1.形成系統前階段錯誤***Pre-systematic errors***。學習者完全是因為不知道目的語中的某一特定的規則而犯的錯誤,這類錯誤超越了學習者的語言發展階段,無法自行更正。2.形成系統階段錯誤***Systematic errors***。學習者已經知道某些語言規則,但是認識的不夠全面。例如學生已經清楚了一般動詞的過去式是在願動詞後面加上“ed”因而想當然地使用“eated”,殊不知“eat”的過去式正確的應為“ate”。3.形成系統後階段錯誤***Postsystematic errors***。學習者已經全面理解了某些特定規則並能正確地使用,但是有時仍會發生使用錯誤,可以自我更正。[2]

  對錯誤清晰定義之後,錯誤分析的概念也就比較好理解了。王薔***2003***指出“錯誤分析就是通過對學生錯誤的系統分析來研究這種規則作用於外語學習過程的現狀及問題,從而指導整個外語學習過程”。[3]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不僅僅侷限於發現學習者的錯誤,更重要的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瞭解學習者的學習過程,進而對高中英語教學提供一些建議。

  三、研究分析

  1.研究問題

  本文的研究問題主要為一下三個:1.在完型填空中,高中英語學習者主要傾向於犯哪種型別的錯誤?2.產生錯誤的原因有哪些?3.可以採取哪些措施減少錯誤的發生?

  2.研究物件

  本次錯誤分析的樣本是蘇州市一所四星級高階中學157名高中學生。研究的文字是其高一第一學期期末英語測試中完型填空部分。該完型填空是一篇282詞的小短文,共20空。從考察的詞性來看,考察動詞11個,名詞6個,形容詞2個,連詞1個;從單詞和片語搭配來看,單詞16個,片語4個。

  3.研究工具

  本文主要採用文字分析和麵對面的學生採訪的形式進行研究。

  4.資料分析

  通過資料分析發現,學生在片語搭配上的錯誤率明顯高於單個單詞的錯誤率;動詞的錯誤率高於名詞的錯誤率。

  作者選取了10名不同英語學習水平的同學進行了採訪,80%的受訪者認為完型填空具有較大的難度。幾乎所有的受訪者認為詞彙是他們做題時的第一難題,此外長難句也加深了他們理解的困難程度。從學生的錯誤答案分析來看,絕大多數的錯誤屬於形成系統階段錯誤***Systematic errors***。經過六年的英語學習,高中生基本上對主要的語法規則、基本的詞彙知識都有所掌握,但是當面對完形填空之時有時候仍會不能正確地使用。

  5.錯誤原因分析

  ***1***不能區分近義詞之間的差別。許多英語單詞對應的中文解釋也許是同一個,但用法和意義有時卻大相徑庭。高中生的英語水平有限,加之平日裡記誦單詞主要是記住其最常用的中文註釋,因而在考試中無法對近義詞的用法和意義進行區分。

  ***2***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訪談中得知,許多學生在做完型填空的時候,沒有將文章先通讀一遍的習慣,基本上是邊做邊看。這樣的閱讀習慣導致學生經常會未能理解文章大意、僅憑自己的理解答題,答題效果可想而知。

  ***3***情感因素。許多學生因為完形填空一直以來得分不高,對其懷有一定的畏難情緒,對做完形填空題的動機不高。

  四、對完型填空的教學建議

  首先,教師應指導學生樹立做好完型填空的信心。正如本文所述,高中學生在完形填空中所犯的錯誤型別主要是形成系統階段錯誤。這一階段是語言學習過程中所必經的階段,是可以通過練習、學習加以改正的。高中學生應當樹立好克服其的信心,相信自己通過學習可以有效地降低完形填空的錯誤率。

  其次,教師可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區分一些容易混淆的近義詞和片語。針對學生認為的“單詞難”問題,教師在平時的詞彙教學中應當儘量的使用現實生活中的語句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使用的單詞之間的細微差別,幫助學生擴充套件單詞的廣度的同時也要幫助學生擴充套件單詞的深度。同時根據學生動詞得分率較低的情況,可以補充動詞片語的教學內容,提高正確率

  最後,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完形填空較為推薦的做題方式是“三步走”策略,即第一遍先通讀全文,第二遍帶入選項選擇,先易後難,第三遍將所選選項帶入原文,通讀全文。這樣對於完型填空中不少是需要上下文理解的題目來說就降低了失分率。良好的答題習慣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語篇分析能力。此外,完形填空的首句一般來說都不會出現問題,給答題者提供了非常好的快速把握全文大意的途徑,需要重點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