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情感教育論文範文

  從幼兒情感教育的內涵和外延來看,無不體現著個性的主旨,在情感教育中,他們學會了生活、學習、生存、做人、審美,因此從情感教育切入,能有力促進幼兒個性的良好發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加強幼兒情感教育,培養良好個性習慣》

  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了“萌發幼兒健康情感,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任務。但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和情感教育實踐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幼兒情感教育的現狀並不容樂觀。有人說:積極上乘的感受體驗是“生命的維生素”;消極、低下的情緒反應是“生命的癌細胞”。因此,從情感教育切入,加強幼兒個性習慣的培養,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情感教育 感受體驗 個性習慣

  給幼兒創設一個豐富、溫暖、安全、信任、互愛的情感氛圍,讓幼兒始終保持快樂的情緒是幼兒情感教育的前提。結合日常行為的養成教育,進一步培養幼兒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高階情感,保護、鼓勵積極情感,改善消極情感,進而充分發揮情感在活動中的功能,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是幼兒情感教育的基本內容。

  幼兒期是行為習慣養成與培養的最初階段,是激發幼兒創造性的啟蒙階段和萌芽時期,很多行為領域對幼兒來說尚是一塊神奇的領地,因此重視和加強幼兒行為的正常發展,促進幼兒行為能力的真正提高是非常必要的。對生活、環境懷有濃厚的興趣。我們不應只關心幼兒學到什麼知識技能,更應關心他們喜歡什麼;不應只關心他們學會什麼藝術手段,更應關心他們的欣賞口味和情趣如何,我們應十分信任幼兒自然,健康的情緒感受,如交往態度、探索興趣等,並尊重它、鼓勵它、欣賞它,這本身也是一種有效的情感教育。除了保護和發展幼兒的興趣外,培養幼兒對生活,環境的興趣也非常重要,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在幼兒時期,興趣應是十分廣泛的,不應侷限在某一範圍之內,只要幼兒喜歡的,成人都可以提供嘗試的機會,不應只把讓幼兒參加某個興趣班便看作是對幼兒興趣的培養。

  在我們瞭解了幼兒的情感教育與行為習慣教育之後,我們知道,情感的滲透教育對於幼兒行為的養成有著特殊的作用,應該如何藉助這一渠道進行培養呢?我的觀點是:從幼兒情感教育入手,結合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和教育活動,激發幼兒的行為意識,從而促使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從孩子的興趣入手進行習慣培養

  孩子的興趣是多種多樣的,如果能夠及時地發現和鼓勵,對孩子的一生,特別是對其行為的影響將是十分重要的。

  一是培養幼兒對萬事萬物的好奇心和興趣,鼓勵幼兒多想多問。二是給予幼兒實踐的機會。人們常說“光說不做,等於白想。”當幼兒對某一事物產生一定的興趣之後,成人不應給予抹殺或告辭答案,而應讓幼兒帶著總是自己去尋求答案,成人要做的是提供必要的幼兒動手動腦的條件,不斷鼓勵幼兒獲得成功。三是讓幼兒感受成功的快樂。首先讓幼兒明確尋求知識是一件快樂而有意義的事,許多的人因為從小喜歡探索知識,長大後成為了一個非常能幹的人,如牛頓等,讓幼兒為他們感到高興,同時也為自己取得的成功感到自豪和快樂,成人同時不忘讚揚和鼓勵他再次獲得同樣的快樂。

  二、從孩子的提問入手進行習慣培養

  幼兒生性好動、好問,與同伴玩耍、交往的過程中,與周圍環境的互動作用中,都會提出許多問題。這些問題,是幼兒求知慾的表現,如果教師與幼兒一起解決這些問題,會引起幼兒更為濃厚的興趣,使幼兒得到滿足,促進幼兒的心理髮展。例如,有個孩子洗手後用力甩,發現手上的水不見了,他試了幾次都是這樣,便跑來問我:“老師,手上的水跑到哪裡去了?”我和孩子們都把手弄溼,看手上的水是不是會跑。得到肯定回答後,我讓孩子們在盆裡玩水,讓幼兒觀察。“手上的水為什麼會跑呢?”帶著問題,我們做了“水的三態變化”的實驗。這次活動,孩子們是在興致勃勃、充滿激情的氣氛中進行的。孩子們不僅玩得高興,學得認真,還把這次明白的道理深深地印在了自己的腦海裡。

  三、抓住生活常見問題進行習慣培養

  生活中的教育對幼兒來講,不僅重要,而且與幼兒體智德美的和諧全面發展有很大的關係。幼兒不僅能從中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怎樣做人。例如,班上的圖書不知怎麼被撕破了,我沒有批評幼兒,而是給小朋友講這本圖書。當小朋友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我中斷了故事。“老師,快講呀。”幼兒催促著。“小朋友們看一看,圖書被撕掉了一頁,無法講下去了,大家看怎麼辦呢?”幼兒紛紛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他們懂得了愛惜圖書的道理,並主動修補了圖書。

  四、從各類遊戲活動入手進行習慣培養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它能給幼兒帶來歡樂和滿足。通過遊戲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寓教於樂,易於理解和接受。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通過數年的研究分析認為:“各種道德幾乎可以從遊戲中得來,什麼自制,什麼克己,什麼誠實,什麼理性的服從這種種美德之形成,沒有再比遊戲這個利器來得快,來得切實。”

  幼兒是生活在遊戲中的。為了滿足幼兒模仿現實生活的願望,根據幼兒情況,充分創造角色遊戲的條件,使幼兒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扮演各種角色,通過模仿和想象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遊戲中,幼兒情緒愉快,行動積極,能有效地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在“娃娃家”中,啟發“爸爸媽媽”關心照顧好“孩子”,熱情禮貌地招待客人;在“菜市場”上,幼兒要為蔬菜分門別類,認真地買菜賣菜;在“醫院”裡,“醫生”要耐心細緻地為“病人”醫治……

  通過扮演角色遊戲,幼兒能夠體驗到人與人之間相互關心愛護的美好情感,同時啟發幼兒對他人的熱愛之情,逐步養成禮貌待人、團結友愛、互相謙讓等良好行為習慣。遊戲中,幼兒不僅可以滿足自己身心的需要,並且可以獲得影響與控制環境的能力,建立起行為準則。由此可見,遊戲不僅能讓幼兒表現道德行為,而且能通過挖掘其中潛在的品德心理因素,為形成幼兒良好的行為提供了一個有效地途徑。

  情感與行為習慣是幼兒品德教育的兩個基本內容。只有將兩者有機結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真正達到教育的目的。從幼兒情感教育的內涵和外延來看,無不體現著個性的主旨,在情感教育中,他們學會了生活、學習、生存、做人、審美,因此從情感教育切入,能有力促進幼兒個性的良好發展。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