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論文

  國家始終都堅持把義務教育擺在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高度關注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研究》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維護教育公平的基礎性工作。本文從政策、制度、經濟等因素總結了我國義務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問題產生的原因,從教育經費的增加,政府政策制度的完善,監管體系改革等方面提出瞭解決思路和措施,希望能為義務教育資源實現公平合理的配置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義務教育;社會公平;均衡發展

  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現狀分析

  1.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為國家教育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

  國家始終都堅持把義務教育擺在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高度關注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6年國家對《義務教育法》進行了全面修訂,將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列入了法律條文,修訂後的《義務教育法》更好地體現了教育的公平原則,對保障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意義重大。2010年7月,國家召開了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並頒佈實施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了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任務、保障措施、組織實施的重大專案和改革試點等,將均衡發展作為義務教育的戰略性任務,建立健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保障機制,縮小校際之間、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教育發展差距,到2020年基本實現區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2.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為義務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任務

  2005年,教育部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把義務教育工作重心進一步落實到辦好每一所學校和關注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上來,有效遏制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和學校之間教育差距擴大的勢頭,逐步實現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2009年11月初,教育部提出到2012年實現區域內義務教育初步均衡,到2020年實現區域內基本均衡的發展目標。2010年1月,教育部下發《關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對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提高經費保障水平,制度建設和機制創新,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指導意見,以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內涵發展為重點,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二、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1.資源配置不均普遍存在,均衡發展任務艱鉅

  硬體配置不均,經費標準不均,師資水平不均。不同區域、不同學校之間硬體設施配置標準不均衡的情況非常普遍。據統計,2011年全國普通小學、初中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支出最高的北京市為4271元、5797元,而最低的江西省為364元、583元,分別相差11.7倍、9.9倍。中小學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縣際差距很大,有2/3省的縣際差距在10倍以上,初中尤為嚴重。教師學科結構失衡;教師年齡結構失衡問題突出;同級別教師收入在校際間差別較大,有的達到2.5∶1,個別地方甚至達到3∶1或4∶1,教師工資待遇失衡問題突出。

  2.生源總量減少但流動趨勢分化,均衡發展複雜性加劇

  各地學齡人口增減程度和集中程度不一,總量減少但地區分佈不均的情況對調整義務教育學校佈局帶來挑戰。現階段,義務教育在校生中隨遷子女規模不斷增多,且流向比較集中。預期未來,隨遷子女在中西部中小城市落戶就學比例將增加,遠距離隨遷減少,近距離遷移增加。預計未來對農民工隨遷子女規模、結構和分佈都會產生重要影響,將加劇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的複雜性。

  3.評價體系不全且督導力度不夠,均衡發展的政策執行力亟待加強

  新《義務教育法》實施已將近4年,但實際存在巧立名目的重點校、重點班仍屢見不鮮,由此導致的擇校風愈演愈烈,五花八門的課外輔導班生機勃勃。這種狀況的長期存在,無疑與政府部門對學校教育的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對學生素質的衡量標準不科學、對規範辦學行為的督導監管不到位有直接關係。

  三、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對策分析

  1.政府責任要落到實處

  建議分解明確各級政府目標責任,從辦學條件、經費投入、師資水平、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面,提出逐步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校際之間和不同人群之間差距的具體目標,限期實現區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2.督導檢查要有的放矢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建議儘快完善義務教育公共財政體制,保障縣***域***內各義務教育學校經費標準相當,發揮各級人大、政協的監督作用,對教育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狀況進行監測和督導評估,定期向社會發布監測和督導報告;進行行政干預、處置整改等等。

  3.薄弱環節要集中突破

  一是要重視新生代農民工流動趨勢對教育均衡發展的影響,保障流動人口子女受教育權利。二是把破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工作重心要放到農村地區、中西部地區和改造薄弱學校上來,政府著力“保基本、補短板”。三是要關注進城務工農民隨遷子女、農村留守兒童、城市下崗職工子女、殘疾兒童少年等弱勢群體.

  4.大力開展義務教育體制機制改革

  適應義務教育發展中的新形勢和新任務,解決當前出現一些新問題,需要對一些不適應教育發展的體制機制進行大膽改革創新,破除存在的體制性障礙,從制度層面保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建立更加科學有效的、動態的監測管理機制。

  四、結語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長期任務,它既是教育發展的必然價值取向,也是政府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是社會公平的基礎和核心環節,也是我們辦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必須解決好的突出問題。相信今後的義務教育資源配置將更加的合理。

  參考文獻:

  [1]李利芳.促進我國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思考.社會發展論壇理論研究.2011***2***.

  [2]孫紅梅.從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看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繼續教育研究.2009***5***.

  [3]馮龍飛.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對策研究.科技資訊.2010***31***.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