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光通訊技術網路論文範文

  無線光通訊是一種利用光波作為載波在自由空間中直接進行通訊的一種方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無線光通訊技術論文,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無線光通訊技術論文篇一

  無線光通訊的技術研究

  摘要: 無線光通訊是一種利用光波作為載波在自由空間中直接進行通訊的一種方式,該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本文介紹了無線光通訊的工作原理及組成,並介紹了幾種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 FSO 無線光通訊 ATP

  1.前言

  最初,在出現了鐳射器這一理想光源後,人們就是沿用無線通訊的原理,利用大氣作為傳輸通道,直接進行光通訊的。但由於當時技術的限制,比如傳輸距離較短,受天氣影響嚴重等問題的制約,其發展一直停滯不前。無線光通訊憑藉其特有的優越性,最近幾年來,又受到國內外眾多企業及運營商的普遍重視。

  無線光通訊,又稱“自由空間光通訊”FSO***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或“虛擬光纖”***VirtualFiber***,是光在自由空間***大氣,外太空或水***中直接進行通訊的一種方式。

  近年來,人們對通訊的速率及容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現有的通訊系統80%以上都採用的是光纖通訊系統。但使用者接入網的光纖化由於其費時費力,且成本高而發展受阻,而無線光通訊由於其安裝簡單,費用低,而成為使用者接入網“最後一公里”的最好的解決方案。另外,對於一些突發事件造成的通訊中斷,無線光通訊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應急方案。例如,美國“9.11”事件發生後部分地區的應急通訊就採用了很多的無線光通訊技術。最近幾年國內外的許多企業都在無線光通訊的技術上都有新突破,有的已經投入商用,比如美國朗訊公司的2.5×4Gb/s的波分複用系統,日本佳能公司的無線光通訊系統等。筆者總結了這方面的技術,以便有更多的人才關注這一方面的技術。

  2.工作原理

  無線光通訊是光纖通訊和無線通訊的結合,利用鐳射在自由空間內進行通訊,可傳輸話音、視訊等多種業務,其速率最高可達2.5Gb/s。一個完整的無線光通訊系統主要由發射系統和接收系統兩部分組成。其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

  發射系統主要由編碼器、調製器、光源和發射天線組成。由於大氣通道的不穩定,大氣鐳射通訊中的誤碼問題較為嚴重,所以利用編碼器進行前項糾錯處理,然後將訊號送至光調製器,調製到一個由鐳射器產生的鐳射束上,利用發射天線傳送,經過大氣通道的傳輸,到達接收端。接收系統主要由接收天線、光檢測器、解調器及譯碼器組成,其工作過程與傳送過程相反。接收天線接收到訊號後,經光檢測器和調製器將其轉換為相應電訊號,最後經譯碼器輸出。

  接收光學天線的任務是將一定面積內的訊號光會聚到光檢測器上,目的是增大接收光訊號的功率;傳送光學天線的任務是壓縮光束髮散角,降低鐳射束在大氣中傳播時的發散損耗。一般來說,由於成本和維護的考慮,大氣鐳射通訊大都採用折射式光學天線。

  3.無線光通訊中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1***大氣湍流的影響

  大氣湍流就是大氣各點的密度不均勻的微小起伏,是由於地球表面的空氣的不斷對流引起的。密度的變動造成折射率的變化,鐳射束通過時,就會偏離原來的方向,發生不穩定的折射偏折,這種現象也叫做“大氣抖動”。由於接收點固定不動,收到的光訊號強度就會有起伏變化,帶來強烈的干擾。

  對於這個問題可以採用差錯編碼技術來控制其影響,目前採用Tubro碼可以很好地改善大氣湍流對接收光強的影響。如下圖所示:Tubro碼編碼系統與未編碼系統的效能比較。

  ***2***大氣衰減的影響

  鐳射器作為一種理想的光源,具有體積小、壽命長、調製方便,而且發射光束單色性好、方向好等特點。民用無線光通訊系統主要選用的是半導體鐳射器。對於其工作波長,由於存在大氣衰減,即因大氣對光束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引起的訊號能量減弱,又因為大氣的散射作用與大氣中微粒的數目和大小有關,而且對於不同波長的電磁波,大氣的衰減作用也不同***如圖3所示***。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720nm―15000nm的光波在大氣中的透射特性。顯然,為了儘可能消除大氣帶來的損耗,通訊波長應選擇在大氣“視窗”位置。大氣鐳射通訊一般採用的850nm、1550nm波長均位於大氣透射的“視窗”中,因此透射率很高,大氣損耗小。又因為目前光纖通訊一般都選擇1550nm波長,可用器件選擇餘地大,而且1550nm波長的光源在通訊效能和人眼安全性上都有更好的表現,所以無線光通訊一般選擇工作波長為1550nm。

  ***3***建築物晃動的影響

  建築物晃動將影響兩個點之間的鐳射對準,其最大值可達4mard/2層樓。對於大氣鐳射通訊來說,為了保證光傳輸鏈路的效能,光鏈路兩端的對準***捕獲***和保持***跟蹤***至關重要。但在對準之後,在風力和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建築物會有一些晃動,就必須要求鏈路兩端裝置必須具備自動跟蹤的能力。

  對於這種問題可以採用散光法和自動跟描技術又稱***ATP技術***來解決。

  所謂散光法就是讓鐳射束以較大的角傳送,這樣到達接收端時光束就會形成一個很大的光錐。但是,若發射角太大,則通訊距離和接收端訊號的強度都會受到相應的影響。

  高精確的捕獲***Acquisition***、跟蹤***Track-ing***和瞄準***Pointing***技術可以避免這個問題,所以已經成為無線鐳射通訊中的關鍵技術。ATP系統主要包括兩個子系統:

  1***預對準系統:根據預先設定的通訊方向,控制光束方向,使其能較為準確地對準光接收器。

  2***跟蹤系統:可分為粗跟蹤系統和精跟蹤系統,在不同視角/視場範圍內捕獲目標,並對目標跟蹤,然後將目標控制在跟蹤能夠實現的範圍內,始終使系統處於最佳接收位置。位置探測如下圖4所示,較為常用的探測器有PSD、CCD和QD。粗跟蹤系統常採用CCD來實現,並與帶通光濾波器、訊號實時處理的伺服執行機構完成粗跟蹤目標的捕獲,其捕獲範圍可達±1°―±20°或更大。精跟蹤系統通常採用四象限紅外探測器QD或Q-APD高靈敏度位置感測器來實現,並配以相應的電子學伺服控制系統,其要求現場角為幾百微弧度,跟蹤精度為微弧度,跟蹤靈敏度為微幾mW。

  4.結束語

  無線光通訊由於具有與多優點,比如無需申請頻帶許可證,組網方便,安全性好,抗干擾性好,故在一些應急場合、特殊場合,如高電磁干擾場合、不易佈線的場合,還有一些軍事部門的應用前情都非常好,在未來的通訊市場有非常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王光暉輝,許國良,刑建斌,丁濤,張旭蘋.無線光通訊的關鍵技術研究.光通訊技術,2005,5.

  [2]何小梅,李曉峰,車雅良.大氣湍流對近地無線光通訊鏈路影響的研究.紅外,2007,10.

  [3]楊敏,朱林泉,張甲傑,姚敘紅.無線鐳射通訊技術.應用鐳射,2007,5.

  [4]範國良.無線光通訊技術及其應用.中國無線電,2007,3.

  [5]辛富國.淺析無線光通訊技術.中國新通訊***技術版***,2007,7.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無線光通訊技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