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外匯風險管理論文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得發展,我國涉外貿易逐漸增多,外匯風險已成為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部分。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謝謝你的閱讀。

  篇一

  企業外匯風險管理

  【摘要】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得發展,我國涉外貿易逐漸增多,外匯風險已成為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部分。特別是我國要按照WTO協議的要求,逐步開放金融市場,企業面臨的外匯風險將趨於更加複雜化,研究外匯風險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先是介紹了有關國內外的研究,再分析了外匯風險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最後對此給出相關的策略。

  【關鍵詞】 外匯;風險;外匯管理

  一、文獻綜述

  雖然我國對外匯風險管理的研究要較國外開展的晚很多,隨著經濟的發展,關於外匯風險管理和避險策略的討論和研究也在逐漸增多,特別是受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許多學者不斷從實際的案例中總結經驗教訓,從各個不同方面論述關於外匯風險的管理問題,也為我國外匯風險管理理論的研究發展創造。研究發展經歷從在我國處於匯率相對穩定色經濟環境下,對國外關於外匯風險管理方法的介紹,到結合我國人民幣升值的國情研究人民匯率問題的過程。2005年7月之前我國處於匯率相對穩定時期國內的研究主要是對分散匯率風險的原理和方法、外匯市場的分類、鎖定或減少匯率風險方法等研究。2005年7月以後,主要是研究人民幣的變動所產生的影響。

  國外對外匯風險管理的研究有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對匯率的直接風險進行測量,早期以頭寸***受險部分***測算和管理為主要內容,後期由於數理經濟的發展和應用,出現了波動方差法、VAR法和針對VAR缺陷的其它修正方法。二是匯率風險對公司價值影響的研究,主要是現代公司理論的發展,Adier和Dumas對匯率的重新定義以及計量經濟學發展產生出來的匯率風險的定義。Pringle***1990***和ShaPir ***1992***對匯率風險的三種狀態進行了非常詳細的論述。三是關於決定匯率風險的因素和企業避險的工具應用與企業價值關係方面的研究。

  二、外匯風險管理的現狀分析

  外匯風險是指在對外經濟、貿易、投資及金融的活動中,由於匯率變動,導致外幣計價的資產或負債獲得收益或遭受損失的風險。外匯風險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前者指匯率風險,後者指除了匯率風險之外,還包括國家風險、信用風險和制度風險等等,文中外匯風險特指匯率風險。外匯風險的管理就是通過對外匯風險的識別、計量,並選擇有效的手段,以儘可能降低成本,有計劃地處理外匯風險,以獲得企業安全生產經營的經濟保障,即涉外經濟主體對外匯市場可能出現的變化採取相應的對策,以避免匯率變動可能造成的損失。在外匯風險管理過程中一般遵循的原則有:利益最大化原則,全面性原則。

  隨著2005年7月份人民幣匯率的改革,匯率風險將由外貿企業自行承擔。瞭解和掌握外匯風險知識應該是社會大眾所必須,特別是企業管理者和財務人員,只有這樣才能制定有利的國際發展戰略和在經營核算過程中樹立高度的風險意識,將風險管理的理念融入工作當中。儘管在面臨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壓力下,我國出口企業的銷售額仍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由於長期以來受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的影響,相對於國外企業以及金融機構來說,我國外貿企業規避匯率風險的觀念仍略顯淡薄,加之目前可以供我國外貿企業選擇的避險工具為數不多,特別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我國很多企業因為未對外匯風險防範而導致破產,我國外貿企業在外匯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仍然很多。

  ***一***外匯風險意識較為淡薄和專業人才能力薄弱

  由於在2005年7月以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基本保持穩定,企業的對外貨幣計價一般是以美元為主,外匯風險比較小,風險防範意識不強,加上我國大多數企業開設國際業務的時間不長,對於相關外匯管理的經驗比較少,不善於對外匯風險管理工作進行總結,不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重視外匯風險管理,避險能力不強。另一方面我國大多數企業的財務人員缺乏金融知識,對外匯市場匯率波動認識不足,無法對未來匯率走勢形成合理判斷,許多潛在外匯風險沒有被引起重視,就不具備分析國際金融市場形勢、進行外匯匯率預測及利用金融工具進行風險規避的能力,這就使得外匯風險管理措施無法實施。這往往表現在我國很多公司缺乏完備的外匯風險管理體系。首先,在機構設定上沒有設立專門的機構負責外匯風險管理。其次,缺乏完備的外匯風險監控體系,使得無法有效識別公司所面臨的外匯風險,也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測量和管理,很難規避外匯風險或達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二***金融工具配套不健全

  對於我國來說,金融市場的發展相對比較滯後,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產品品種單一,市場缺乏廣度和深度,對公司進行外匯風險管理的支援十分有限。國內銀行提供的外匯保值工具單一,這就加大了公司的外匯風險。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人民幣利率仍由官方制定,還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利率形成機制。非市場化的利率不可能給出外匯衍生產品的合理定價,限制了較為複雜的外匯衍生品的設計和推廣。過於單一的外匯市場交易品種和風險防範手段限制了公司對套期保值手段的選擇,影響了公司對外匯風險的有效管理。

  ***三***外匯市場發展不完善

  我國外匯市場的發展程度較低,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企業防範外匯風險的工具選擇和降低了外匯風險防範的效果。嚴格意義上說,我國外匯市場並不是一個完全市場條件下的金融性外匯市場,只是一個與現行外匯體制相適應的本外幣頭寸轉換的市場,與其他完善的國際外匯市場尚存在較大的差距,我國的外匯市場帶有明顯的結售匯制度特點。對於處於國家外匯管制條件下的中國企業來說,一些策略和方法不可避免地受到制度性的約束。企業勢必會因疲於應付那些規定,可能忽視匯率變化帶來的風險,甚至導致企業錯過有利的結售匯時機。銀行出於自身風險控制的考慮,遠期結售匯業務至少要分行級以上才有辦理許可權,阻礙了我國外匯市場的發展,也嚴重製約了我國外貿企業對外匯風險的管理。

  三、完善企業外匯風險管理的建議

  ***一***加強企業外匯風險管理意識和能力

  首先,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努力塑造企業核心價值觀,真正從心理意義上防範風險事件的發生。其次,建立建全制度。一套嚴明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證有效地風險管理和防範,並要使該套制度有效執行。再次,企業的決策和執行者應樹立牢固的風險防範意識,並同時制定風險防範的對應策略,一旦發生風險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處理能力,靈活處理相關的突發問題,同時對與造成風險的個人及部門要依據制度作出適當的懲罰。最後,還需要有專業的人才來進行風險的管理和控制。要加強人才的儲備和培養,不斷充實外匯風險管理方面的人員,安排專職人員從事匯率的預測和防範匯率風險的研究工作,以適應企業各項業務發展的需要。

  ***二***提高企業產品的競爭力

  現階段我國出口的商品結構以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高附加值產品比重不大。這種結構的特點決定了產品銷售的競爭力在於價格,也就是說匯率變動時很容易引起產品價格、銷售量的變動,外匯風險比較大。根據匯率波動調整銷售價格,以規避外匯風險的措施對我國大部分企業並不適用。調整企業產業結構,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使產品的競爭力由依賴價格轉為依靠質量優勢,可以為企業規避外匯風險提供必要的基礎。

  ***三***充分採用各種合理的手段防範和規避風險

  由於巨集觀金融環境並不是單個企業可以控制和改變,這就要求企業合理地運用各種手段防範風險。規避外匯風險的管理方法有內部方法和外部方法:內部方法在實際業務中表現為,如果匯率出現大幅波動的情況,選擇有利的計價貨幣、在合同中訂立保值條款、適當調整商品的價格、通過風險分攤法、提前或延遲收付等等方法來防範匯率風險。外部方法則是在當匯率變動難以預測時,企業可以運用金融衍生工具來規避風險,以較小的代價,將未來不確定的收益和成本固定下來。公司應根據公司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外匯風險方法,藉助外匯市場充分利用各種避險工具,建立適合自己的外匯風險防範機制。企業在經營時面臨各種型別的風險,不只是外匯風險,還有政治風險、法律風險等,如果有條件可以將這些風險進行整體的規劃和管理,更加有利於公司決策。

  參考文獻

  [1]黃亦君.人民幣升值與我國跨國企業外匯經營風險管理策略[J].北方經濟.2006***6***

  [2]王琛.浮動匯率制下企業規避外匯風險的選擇[J].上海金融.2006***6***

  [3]樑朝暉.基於動態規劃的套期保值策略研究[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7***9***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