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格花窗的眺望閱讀答案

  從木格花窗,你抬眼可望見萬里你側耳能聽見千秋。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木格花窗的眺望》閱讀材料

  ①窗是松木做的,陽光照射的時候,驚喜的窗木就飄出特有的清香。這是我們能夠嗅到的鄉村氣息的一部分。植物的魂靈遍佈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桐木的門、樺木的椽、榆木的門墩、盛米的椴木勺、舀水的葫蘆瓢。就連脾氣難免尖刻的菜刀也有著柔和的柳木把柄……就這樣,一部分松木來到母親的生活,以窗的形式幫助著母親,也恰到好處地把一部分天空.一部分遠山引進了她的日子。到了夜晚,則把一部分月光.一部分銀河領進了她的屋子,她的夢境。

  ②站在窗前,首先看到的是一片菜園,韭菜整齊地排列著,令我想起千年的禮儀,民間自有一種代代傳遞的肅靜與活潑;白菜那白淨的素臉,那微胖的身段,是一種永不走樣的平民美貌;蔥那不諳世事的單純的手,卻能在不動聲色的土裡取出沁人心脾的情義;花椒樹,經營著渾身的刺,守著那古老的脾氣——鮮美的麻,一種地道的民間味道。

  ③人在愁苦的時候,倚在窗前,看一眼這菜園,內心就有了春色,有了不因世道和人心的擾亂而丟失或減少的那種生的底色,也是心的底色,這就是天地生命的顏色。

  ④我能想象,母親多少次站在窗前,看那菜園,那經她的手務作的植物們,那些綠,星星點點竟綠成這一大片,要不是泥土縛了它們的腳跟,它們也許會翻過窗;走進屋子裡來的。

  ⑤母親曾說,她年輕的時候,也常失眠,就站在窗前,久久凝神看。好幾次看見月光從窗格里進來,就變成四四方方的,她就想這是一封封信,是從天上寄來的,靜靜地放在窗臺,等她收閱。我知道母親這一生是沒有收到幾封信的,也許她是在想象天意裡會有一個夫君,等著她,卻無緣相遇,就在遠天遠地的夜晚輾轉投寄來一封封素箋。

  ⑥窗框雕有簡單的圖案:喜鵲、蝴蝶、蓮花、仙桃。古中國的偶像,是自然里美的生靈。人居住在它們中間,受它們庇護,也庇護著它們。人與天地就這樣互相凝視.互相友善,人也變成了自然的情義。

  ⑦陽光灑進來,月光照進來,星星走進來,風有時也跑進來,雨有時也會兩三點跳進來,更有時,那迷路的蝴蝶也會因了惹眼的窗花飄進來,在屋裡逗留片刻。窗外牆根下,時不時就冒出幾叢喇叭花藤,順著牆壁爬上窗子,在母親有些寂寞的視窗,吹奏起淡紫的.藍色的音樂;那些蛐蛐們、蟈蟈們,還有根本見不到面的無名無姓的蟲兒們,就伴和著唱它們的歌,那從遠古一直傳下來的老歌;喜鵲、斑鳩、麻雀、八哥、雲雀、布穀鳥、陽雀、清明鳥……也遠遠近近地唱著,唱著。從木格花窗,你抬眼可望見萬里你側耳能聽見千秋。

  ⑧我站在窗前,嗅著淡淡的松木香氣和從窗外深遠的天地飄來的草木風月的氣息,我在想我小小的母親,她權是這窗裡的一個小小婦人嗎?

  ⑨此時,雞叫二遍,已是深夜時分,母親熟睡了。我靜立視窗,看見月亮偏西,泊在遙遠的—個山脊上。銀河浩瀚,展開了它波瀾壯闊的氣象,我似乎聽到天上漲潮的聲音,嘩啦啦的聲音,它的波浪洶湧而來,拍打著夜深人靜的民間,拍打著這小小的視窗,籠罩著我小小的母親。

  ⑩哦,小小的視窗,小小的母親,小小的我們,與浩大的天意在一起,我們很小,但是,人世悠遠,天道永恆……

  《木格花窗的眺望》閱讀題目

  13.下列關於文章內容的分析與概括,正確的兩項是***5分****** ****** ***

  A.文中描寫了眾多生動活潑的植物和動物,寫了雕有簡單的圖案的窗框渲染了濃郁的鄉土文化氛圍。

  B.第二段中的韭菜.白菜.蔥和花椒四種尋常植物,在作者筆下充滿了溫情與浪漫,這是因為母親的視角看窗外的萬物都是有情的。

  C.母親將一封封信比作透過窗格的月光,想象這一封封信是從天上寄來的,等她收閱,表明了母親對幸福的渴望。

  D.第五段暗示了母親也許是寡居的,或是可能經歷過愛情的挫折,即便如此,她依然用想象安慰自己,安靜而安詳地生活。

  E.“此時雞叫二遍,已是深夜時分”, “我”在夜裡浮想聯翩,用想象描繪了一幅寧靜安詳、闊大悠遠的畫面。

  14.第三段畫線的“天地生命的顏色”的內涵是什麼?根據文意用自己的話概括。***4分***

  15.關於本文的主題有“精神返鄉”、“懷想母親”、“人與自然在和諧中永恆”等不同理解,你同意哪一種看法,談談你的認識。***6分***

  《木格花窗的眺望》閱讀答案

  13.AD***B是以“我”的視角寫的,而不是從母親的視角;C應是將“透過窗格的月光”比作“一封封信”;E“寧靜安詳”不準確,應該是“波浪壯闊”。***

  14.***1***指紮根於民間的鮮活、質樸、濃烈的生命意識。***2***指不因世道和人心的擾亂而丟失或減少的內心的美好的品質。***每點2分,共4分***

  15.【觀點一】:人與自然在和諧中永恆。第一段“植物的魂靈遍佈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第四段母親與植物在勞動和交流中建立起來的美好關係,第六段人與天地就這樣互相凝視.互為朋友,以及“人世悠遠、天道永恆”的結尾,全面貫穿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情感互哺,彼此尊重的主題。

  【觀點二】:精神返鄉。第一段“這是我們能夠嗅到的鄉村氣息的一部分”,提示我們“氣息”是“我”精神返鄉的陽光通道。文中多次描寫“我”站在母親的木格窗前,透過我的眼睛而非透過母親的眼睛看鄉間的泥土及各種動植物。第九段再次點出“我”的返鄉者的身份。眼前的一幅山村夜色圖景,美麗而且精緻。若不是返鄉者如何在深夜時分依然佇立視窗,“漲潮的聲音”是“我”內心情感的波濤。

  【觀點三】:懷念母親。開篇第一段就點題,松木成了窗,窗則成了母親瞭望世界的眼睛。第三.四.五段集中敘寫了木格窗前母親的生活.母親的內心的愁苦。第七段寫菜園之外熱鬧而充實的美麗交響,恰與母親的“寂寞”形成了反差。第九段寫我深夜在窗前佇立,內心中充滿了對母親的愛憐與感恩。***觀點明確,給2分。論述合理,理由充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