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肥迎來了好機遇閱讀題答案

  有機肥主要來源於植物和***或***動物,施於土壤以提供植物營養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那麼在做《有機肥迎來了好機遇》這個閱讀理解題的時候,一定要掌握正確的答案。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機肥迎來了好機遇》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有機肥迎來了好機遇》閱讀原文

  ①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一句話點明瞭農家肥對於農業生產的超凡地位。不過,這已經是老皇曆了。叫好不叫座,明知有機肥比化肥好,但農民就是不愛用,這正是目前有機肥推廣所面臨的最大現實。

  ②與化肥相比,有機肥富含多種營養元素,能為農作物提供全面營養,肥效長,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和生物活性,還可以防止土壤板結,提升糧食、蔬果的品質和口感。不少人覺得,現在的蔬果好像比過去好,但卻沒有過去的香了。一定程度上說,這也楚化肥已經全面取代有機肥地位的後果之一。

  ③因此,嚴格控制化肥的過度使用,推廣有機肥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政府要制定有機肥使用的補貼政策,保護農民使用有機肥的積極性,確保他們應有的待遇。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土地的汙染和退化,保證耕地的質量和糧食、蔬果的品質和口感。相信有機肥在未來還是大有一番作為的。

  《有機肥迎來了好機遇》閱讀題目

  11.第②自然段使用的最主要的說明方法是什麼?有何作用?***2分***

  12.第③自然段中加點詞語“過度”為何不能省去?請簡要說明。***2分***

  《有機肥迎來了好機遇》閱讀答案

  11.作比較,說明有機肥的好處。

  12.理由:若去掉“過度”,會讓人理解為“嚴格控制化肥的使用”,即不準使用化肥,這就與文章的原意不一致了。

        有機肥相關介紹

  俗稱農家肥,包括以各種動物、植物殘體或代謝物組成,如人畜糞便、秸稈、動物殘體、屠宰場廢棄物等。

  另外還包括餅肥***菜籽餅、棉籽餅、豆餅、芝麻餅、蓖麻餅、茶籽餅等***;堆肥;漚肥;廄肥;沼肥;綠肥等。

  主要是以供應有機物質為手段,藉此來改善土壤理化效能,促進植物生長及土壤生態系統的迴圈。

  有機肥”品種:

  堆肥:各類桔稈、落葉、青草、動植物殘體、人畜糞便為原料,按比例相互混合或與少量泥土混合進行好氧發酵腐熟而成的一種肥料。

  漚肥:漚肥所用原料與堆肥基本相同,只是在淹水條件下進行發酵而成.

  廄肥:指豬、牛、馬、羊、雞、鴨等畜禽的糞尿與秸稈墊料堆漚製成的肥料.

  沼氣肥:在密封的沼氣池中,有機物腐解產生沼氣後的副產物,包括沼氣液和殘渣。

  綠肥:利用栽培或野生的綠色植物體作肥料。如豆科的綠豆、蠶豆、草木樨、田菁、苜蓿、苕子等。非豆科綠肥有黑麥草、肥田蘿蔔、小葵子、滿江紅、水葫蘆、水花生等。

  有機肥的作用:

  有機肥俗稱農家肥,是指含有大量生物物質、動植物殘體、排洩物、生物廢物等物質的緩效肥料。有機肥中不僅含有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養分,有機肥是最全面的肥料。有機肥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有機肥料施入土壤後,有機質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狀況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增強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和緩衝能力,為作物的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

  二、增加產量、提高品質。有機肥料含有豐富的有機物和各種營養元素,為農作物提供營養。有機肥腐解後,為土壤微生物活動提供能量和養料,促進微生物活動,加速有機質分解,產生的活性物質等能促進作物的生長和提高農產品的品質。

  三、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有機肥含有養分多但相對含量低,釋放緩慢,而化肥單位養分含量高,成分少,釋放快。兩者合理配合施用,相互補充,有機質分解產生的有機酸還能促進土壤和化肥中礦質養分的溶解。有 機肥與化肥相互促進,有利於作物吸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有機肥的發展歷史

  在羅馬時代,農民就發現在前作為豆科植物的大田裡種植穀類作物時,其產量有所提高,因此,就注意到細菌能增富農業土壤中的營養。直至19世紀,德國的苜蓿種植者和美國的一些大豆種植者,他們利用苜蓿田或大豆田的土壤,轉移接種至新的農田,從而使作物產量得到提高。1838年,法國農業化學家布森高***J.B.Boussingault***發現了豆科植物能固定氮。並於1843年建立了第一個農業試驗站,對各種輪作制中作物產量和成分進行了較為精確的分析。

  1886-1888年德國科學家赫爾裡格爾***H.Hellriegal***在砂培條件下證明,豆科植物只有形成根瘤菌才能固定大氣中的氮。1888年荷蘭學者貝葉林克***M.W.Beijerinck***分離了根瘤菌,這是微生物肥料方面的突破。現已明確那是根瘤菌的作用。這些細菌的發現,促使了第一家美國公司納特爾公司於1898年生產和銷售了土壤細菌接種劑。自此以後,就有諸多的細菌製劑用於土壤和農作物種子的拌種和包衣。

  20世紀20年代,又有一些新的微生物製劑用於大田土壤和農作物,但效果不甚理想。20世紀40年代,美國農業部頒發了生物殺蟲劑許可證,至今已有20多種不同的微生物產品為這一目的而使用。

  1937年,蘇聯微生物學家克拉西尼科夫和密蘇斯金研製了“固氮菌劑”。從而開創了細菌肥料的先河,由於種種原因,這種微生物肥料都先後停止了大規模生產。1940年前後,亞洲研製了一種以藍細菌***藻類***為主而用於稻田的生物肥料。現在其在持續農業中仍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不管生物肥料的歷史如何,微生物製劑仍繼續向前發展。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人們以極大的精力關注著用於環境和農作物的生物肥料,其原因是這類產品能有效地解決存在的一些問題,特別是無公害和消除環境的汙染。因此,要研製出一種既具有肥料功能,又具有消除環境汙染的能力,就十分困難。其難點在於:***1***一種微生物具有提供植物營養功能***如固氮基因等***,但不一定能具有分解汙染的能力***即分解物質的基因***。要實行基因轉移十分困難,還要巨大的投資;***2***土壤汙染無種類很多,現已有105種以上的物質對環境造成了汙染。這些汙染物結構和化學成分各不相同,所以不可能用105種微生物混合一起來做成製劑。基因轉移更難以達到;***3***生物殺蟲劑和生物除莠劑等的原理和菌種差異十分巨大,原則上為一菌一種用途。所以只能製成單一的菌劑。而且發揮作用的時間較長;***4***生物肥料中的菌劑有些不是典型的土壤微生物,當其製成菌劑施入土壤後難以成活,而且在使用前通常也只能保持3個月的貨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