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經濟常識主要原理歸納總結

  經濟學常識在常識和經濟學原理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對任何人,,經濟學常識都是進行有效經濟學思考的指引。以下是小編整理了,供大家參考學習!

  高中政治《經濟常識》主要原理

  高中政治的基本經濟理論

  1、商品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體

  原理內容:價值和使用價值是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商品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體,二者是對立統一的關係。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是商品價值實現的基礎。只有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才成為商品。

  知識運用:國家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消費者追求“價廉物美”。重視產品質量。

  2、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關係。

  原理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與個別勞動時間無關,與社會勞動產品生產率成反比。單位時間的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無關。

  知識運用:國家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企業要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

  3、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原理內容:商品的價格由價值決定,受供求關係的影響。當商品供不應求時,價格高於價值,當商品供過於求時,價格低於價值。價格總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這正是價值規律發生作用的唯一表現形式。

  知識運用:當前國際石油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是供需關係的變化。

  4、價值規律的內容

  原理內容: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要以價值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知識運用:一分錢一分貨;貨真價實。

  5、價值規律的作用

  原理內容: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它能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生產部門的分配。能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能促使商品生產者在競爭中優勝劣汰。價值規律的作用概括為一點,就是使經濟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優化配置,使資源得到更充分合理的利用。

  知識運用:“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人廉我轉。”

  6、貨幣的職能

  原理內容: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種職能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其他三個手段都是貨幣兩個基本職能派生出來的。

  知識運用:商店對各類商品標價;個人用人民幣購物。

  7、貨幣流通規律

  原理內容: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取決於三個因素:待售商品總量、商品的價格水平***兩者的乘積即為待售商品的價格總額***、貨幣流通速度。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同商品價格總額成正比,同貨幣流通速度***流通次數***成反比。

  知識運用:抑制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8、通貨膨脹與紙幣的發行

  原理內容:貨幣的發行量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為限,如果超過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則會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知識運用:人們可以改變紙幣的面額。但改變不了紙幣的實際購買力。

  9、社會主義的本質

  原理內容: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的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在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在於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知識運用:必須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堅持“五個統籌”;促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

  10、“三個有利於”標準

  原理內容:判斷改革成敗的標準在於“是否有利於促進我國生產力發展: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是否有利於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知識運用:鼓勵和支援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在當前我國經濟狀況下是對的。

  11、科學發展觀

  原理內容: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其本質和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求:“五個統籌”即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其目標是: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促使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知識運用:國家支援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增加對社會事業發展的投資。

  12、社會主義的根本特徵

  原理內容: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這是由我國的國情和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也符合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的規律。知識運用:我們要毫不動搖地堅持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13、生產力與生產關係

  原理內容: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生產關係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要求。

  知識運用:堅持和完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機制。

  14、公有制的實現形式

  原理內容: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多種多樣,一切反映社會主義生產的經營方式和組織方式都可以利用。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

  知識運用:大力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經濟。

  15、市場經濟一般特徵

  原理內容:市場經濟具有平等性、法制性、競爭性、開放性的特徵,要樹立平等意識、競爭意識、法制意識和開放意識。知識運用:反對地方保護主義;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16、資源的有限性和資源的優化配置

  原理內容:在一定時期,社會的經濟資源是有限的,只有使資源得到優化配置才能促進經濟的最大限度的發展,計劃與市場是優化資源配置的兩種手段。知識運用:發展市場經濟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發展。

  17、巨集觀調控的必要性

  原理內容: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對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但是,市場的調節作用並不是萬能的。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所以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不僅要求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而且需要國家的巨集觀調控。知識運用:加強巨集觀控制、防止經濟增長過熱。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的穩健的財政政策。

  18、巨集觀調控的目標和手段

  原理內容:巨集觀調控是指國家運用各種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的調節和控制。其主要目標有: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進行調節。知識運用:面對禽流感,國務院採取緊急措防止禽流感擴散。

  19、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

  原理內容: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是商品經濟的必然產物,是商品交換得以進行的前提。競爭能促進優勝劣汰,促進資源和優化配置。知識運用:國有企業改革、鼓勵兼併、規範破產、引入競爭機制。

  20、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涵

  原理內容: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是在國家巨集觀調控下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通過價格傳遞資訊及時協調生產和需求,通過競爭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知識運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巨集觀控制調控體系。

  21、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原理內容: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援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使兩者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知識運用:鼓勵民營經濟進入國家未禁止的社會公用事業等領域。

  22、完善我國的收入分配體制

  原理內容:要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堅持效優先、兼顧公平、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整頓和規範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重視解決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分擴大問題。以共同富裕為目標,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知識運用:優化分配體制,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高中政治經濟的生產理論

  23、企業是市場最重要的主體

  原理內容: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濟組織。是市場最重要的主體。企業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①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細胞,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活動,直接關係著整個市場經濟的發展。②企業是社會生產和流通的直接承擔者。③企業是推動社會經濟技術進步的主要力量。

  知識運用:區分不同的市場主體;理解企業國民經濟的細胞等觀點。

  24、公司是企業的重要組織形式

  原理內容:公司是依法設立的,由法定數額的股東所組成,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我國法定的公司形式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的組織機構為股東大會、董事會及總經理。知識運用:對國有企業實行公司制改造。

  25、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原理內容: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國民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必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增長方式向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依靠加強管理、提高科技水平、優化經濟結構、發展規模經濟來提高經濟效益。

  知識運用:構建節約型社會,發展迴圈經濟,推動新型工業化。

  26、正確處理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係

  原理內容:企業在提高經濟效益的過程中必須兼顧社會和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得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因此必須依法經營、保護環境、依法納稅、搞正當競爭。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對立統一的關係,是目前與長遠、區域性與整體利益的關係。知識運用: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27、企業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和出發點

  原理內容: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性。企業經濟效益是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有利於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才能增強綜合國力,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知識運用:搞活國有大中型企業不僅是個重大的經濟問題,也是個個重大的政治問題。

  28、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

  原理內容: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國有企業尤其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經營狀況,直接關係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對於壯大國有經濟,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鞏固社會主義制度,推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搞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知識運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意義重大。

  29、如何搞活國有大中型企業

  原理內容:從全國來看,搞活國有企業必須優化國有經濟佈局,實行兩個根本性轉變;就企業來說,國企必須有深化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政企分開、面向市場組織生產、依靠科技、加強管理、提高產品質量等。

  知識運用: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實行股份制改造。

  30、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

  原理內容: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現在:農業是國民經濟中最基本的物質生產部門。農業是人類社會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農業是工業等其他物質生產部門與一切非物質生產部門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農業是支撐整個國民經濟不斷髮展與進步的保障。知識運用:“三農”問題是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31、發展兩高一優農業

  原理內容:面對我國農業發展的嚴峻形勢,要徹底改變我國農業基礎薄弱的現狀,必須走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道路。①靠政策。即穩定和完善黨在農村的各項基本政策。②靠科技。③靠投入。④靠產業化經營。⑤靠發展鄉鎮企業。⑥靠經濟結構調整和提高城鎮化水平。知識運用: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32、企業必須樹立良好的形象和增強企業信譽

  原理內容:良好的信譽和形象,對企業的生存競爭至關重要。尤其是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的今天,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更顯得重要。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是企業的一種無形資產,是企業經營成敗的重要因素。知識運用:海爾品牌,名揚天下;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實行各牌戰略。

  33、企業的兼併與破產

  原理內容:企業的兼併與破產是一種經濟現象,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接受優勝劣汰的有效形式,是我國進行改革的必然結果,是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鼓勵兼併,規範破產,不斷完善兼併和破產製度,對於我國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知識運用:關於國有企業兼併與破產。

  34、提高企業經營者素質

  原理內容:企業經營者素質。企業經營者既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又要具有經營的專業知識,才幹和能力***業務素質***。知識運用:實行人才強國戰略。企業要加強管理。

  35、優化產業結構

  原理內容:目前我國農業基礎薄弱,工業素質不高,第三產業發發展滯後。因此,要大力加強第一產業,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的首位;調整提高第二產業,繼續加強基礎工業,大力振興支柱產業,提高工業整體素質,並且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積極發展第三產業,重點發展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行業。知識運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工業化和資訊化的發展。

  36、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

  原理內容: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任何權利的實現總是以義務的履行為條件。沒有權利就無所謂義務,沒有義務也就沒有權利。只有堅持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才能充分體現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

  知識運用:企業應按時支付民工的工資,民工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

  37、訂立勞動合同的原則和意義

  原理內容: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與用人單位之間發生勞動關係並確立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的協議。簽訂勞動合同,必須遵守“平等自願”這一訂立勞動合同的核心原則,“協商一致”的原則及“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是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選擇。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可以促進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增強勞動者的競爭意識,促進勞動者自身素質的提高;調動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是維護勞動者權利和義務,體現勞動者主人翁地位的法律保障。知識運用:個別企業與民工訂立“生死合同”,這是無效合同。民工要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必須提高自身法律意識。

  38、建立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原理內容:我國新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企業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的必要條件;是增強企業活力的客觀要求;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實現社會安定的可靠性保證。知識運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社會保障體制。

  高中政治經濟的分配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