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歸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

  《夜歸》作者是宋朝文學家周密。本詩用“夜歸”統攝全篇,應把握時令是“夜”和事件是“歸”,因此要找出“夜”中的意象,和“歸”中意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夜歸》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歡迎大家參閱。

  《夜歸》閱讀原文

  周 密

  夜深歸客依筇①行,冷燐依螢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徑滑,竹窗斜漏補衣燈。

  【注】 ①筇:此代指竹杖。

  《夜歸》閱讀題目

  1***本詩是怎樣以“夜歸”統攝全篇的?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2***“竹窗斜漏補衣燈”這一耐人尋味的畫面中蘊含了哪些感情?請簡要賞析。

  《夜歸》閱讀答案

  ***1***本詩寫景扣住“夜”字,寫情扣住“歸”字。首句直接點明“夜深”,刻畫出“歸客”拄杖而行的疲憊之態。隨後,詩人以“冷燐”“螢”“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淒涼,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徑中孤身前行的艱難表現出歸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猶見“補衣燈”的感人畫面收束全詩,與先前的艱難和悽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遊子深夜歸家的複雜心情,意味深長。

  ***2***這幅畫描繪的是詩人想像***見到***的情景:竹籬茅舍中,一縷昏黃的燈光從竹窗裡斜漏出來。青燈下,詩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親***正在一針一線地縫補著衣服。詩人那懷鄉思歸的急切心情,家中親人對遊子的關切和思念之情,正從這幅畫面中流溢位來。

  《夜歸》閱讀譯文

  夜歸天黑,需撐著竹杖而行,好在田埂上聚有磷火和螢火蟲,發出微光,使人順利通過。到了村店,也因月昏無燈,泥路滑,十分難行,又好在村店竹窗射出讀書、補衣燈的光亮,照著人繼續前行。

  《夜歸》閱讀賞析

  本詩用“夜歸”統攝全篇,應把握時令是“夜”和事件是“歸”,因此要找出“夜”中的意象,和“歸”中意境。既然已“夜深”了,還要歸家,那麼思家懷鄉之切自不必說;“竹窗斜漏補衣燈”,這是遊子***夜行人***快至家門時所見,夜已深了,家裡還亮著“補衣燈”,家中親人對遊子的關切和思念之情,撲面而來。

  這首七言絕句詩描寫深夜歸家的情景。 一開篇“夜深歸客”四字,點明瞭詩題“夜歸”。為什麼要連夜趕回去呢?詩中沒有交代,但是聯絡以下幾句,讀者可以想象,大約是一位出門已久的遊子,思家心切,到了歸途的最後一段路程,便不願在投宿多耽擱一夜,而寧願日夜兼程,摸黑趕路,以致深夜到家。詩中擷取的正是將到未到的情景。“倚筇行”三字勾畫出歸客的形象。透過歸客倚杖蹣跚而行的身影,可以想見深夜行路的艱難,也可以推知遊子勞累的旅況和近鄉情切的心理。

  第二句看來是寫走過村外野地的情景:田野裡的土埂子上,影影綽綽的鬼火、星星點點的流螢。通過深夜荒徑冷氣森森、幽光閃爍的環境,烘托出歸客孤身夜行的淒涼,也反襯出歸客不顧一切、急切回家的心境。途中越是陰冷,就越是令人急於早點回到溫暖的家中。

  第三句寫終於進村了,首先看到的村店。在昏暗的月色襯托下, 村店顯得寂靜而冷漠,但在歸客的眼中,家鄉的村店卻給深夜的荒野帶來了生機,一種家在咫尺的親切感油然而生。轉過村店,不就快到家了?“泥徑滑”三字,正是寫歸客腳下加快步伐,因而更感覺到路滑難行。他就在這一步一滑中,匆匆轉過村店,越走越近盼望已久的家門。

  隨著畫面的延伸,一幅充滿親情的圖景展現在歸客眼前——“竹窗斜漏補衣燈”。這是多麼的出人意外!夜那麼深了四周黑黝黝的,全村都人睡了,可是唯獨自家竹窗還透出燈火,隱約可見燈下補衣的身影。啊,那不是他所思念、溫暖的家嗎?此刻那熟悉的身影強烈叩擊著歸客的心扉。

  全詩至此,戛然停筆,然而曲終情在,透過有盡的語言,詩人表現的是一種百感交集、難以訴諸言表的複雜感情:有經過長途奔勞終於順利抵家的興奮,有對辛勤操勞的妻子的愛憐,也隱含因自己久出以致家境清寒的歉疚……

  這首詩除了第一句點題並交代主人公外,後三句移步換形,寫主人公越走離家越近,環境景物不斷變化,人物心情也不斷變化發展,通過具有典型特徵的形象描繪:倚筇的歸客、淒冷的磷螢、昏月下的村店、竹窗斜漏的燈光,寫景句句叩住“夜”字,寫情句句不離“歸”字,從而景真情切地寫出了遠出的歸客在深夜趕路和即將回到溫暖的家的感受,讀來親切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