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心番薯閱讀題答案

  在我們的語文學習中,閱讀理解佔了很大的一部分的分數,我們應該怎麼樣的去提升這部分的分數呢?讓我們來做一做閱讀題目吧!現在請欣賞小編帶來的《紅心番薯》閱讀題目及答案。

  《紅心番薯》閱讀原文

  ①幼年時,一次我和內地的小孩子吵架,他們罵:“番薯呀!番薯!”我們就回罵:“老芋呀!老芋!”對這兩個名詞我是疑惑的,回家詢問了父親。他開啟一張老舊的地圖,指著臺灣說:“臺灣的樣子真是像極了紅心的番薯,你們是這番薯的子弟呀!”我指著內地說:“那,這大陸的形狀就是一個大芋頭了,所以內地人是芋仔的子弟?”父親大笑起來,撫著我的頭說:“憨囝仔,我們也是內地來的,只是來得比較早而已。”

  ②然後他用筆從我們遙遠的北方故鄉有力地畫下來,牽連到所居的臺灣南部。我第一次認識到,芋頭與番薯原來是極其相似的植物,並不是我們想象中那麼判然有別的;也第一次知道,原來在東北會落雪的故鄉,也遍生著紅心的番薯!

  ③在我居住的地方,巷口本來有一位賣糖番薯的老人,那些番薯長得很細小,卻總像記錄著什麼心底的珍藏。有時我向老人買一個番薯,散步回來時一邊吃著,那蜜一樣的滋味進了腹中,卻有一點酸苦,因為老人的臉總使我想起在烽煙奔走過的風霜。

  ④老人是離亂中倖存的老兵,家鄉在山東偏遠的小縣份。有一回我們為了地瓜問題爭辯起來,老人堅持臺灣的紅心番薯如何也比不上他家鄉的紅瓤地瓜,他的理由是:“臺灣多雨水,地瓜哪有俺家鄉的甜?俺家鄉的地瓜真是甜得像蜜的!”老人說話的神情好像當時他已回到家鄉,站在地瓜田裡。看著他的神情,我乃真正知道,番薯雖然卑微,它卻連結著鄉愁的土地,永遠在相思的天地吐露新芽。

  ⑤父親種的番薯收成後送了一大袋給我,放了許久,我突然想起巷口賣糖番薯的老人,便提去巷口送他,沒想到老人因少有人吃地瓜而改行賣牛肉麵了。我無奈地提番薯回家,把袋子丟在地上,一個番薯從袋口跳出來,破了,露出其中的鮮紅血肉。這些無知的番薯,為何經過三十年,心還是紅的!不肯改一點顏色?

  ⑥老人和父親生長在不同背景的同一個年代,他們在顛沛流離的大時代裡,只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人,可能只有那破了皮的紅心番薯才能記錄他們心裡的顏色;那顏色如清晨的番薯花,曾經以卑微的累累球根互相擁抱、互相溫暖,他們之所以能卑微地活過人世的烽火,是因為在心底的深處有著故鄉的驕傲。

  ⑦我十歲時,父親首次帶我到都市來,行經一片工地,父親在堆置的磚塊縫中,一眼就辨認出幾片番薯葉子。我們循著葉子的莖絡,終於找到一株幾乎被完全掩埋的根,父親說:“你看看這番薯,根上只要有土,它就可以長出來。”如今我細想起來,那一株被埋在建築工地的番薯,是有著逃難的身世,由於它的腳在泥土上,苦難也無法掩埋它。比起我種在高樓陽臺的花盆中的番薯,它有著另外的命運和不同的幸福,就像我們遠離了百年的戰亂,住在看起來隱密而安全的大樓裡,卻有了失去泥土的悲哀。

  ⑧星空夜靜,我站在陽臺上仔細端凝盆中的紅心番薯,發現它吸收了夜的露水,在細瘦的葉片上,片片冒出了水珠,每一片葉都沉默地小心地呼吸著。那時,我幾乎聽到了一個有泥土的大時代,上一代人的狂歌與低吟都埋在那小小的花盆,只有靜夜的敏感才能聽見。

  1973年12月

  《紅心番薯》閱讀題目

  19.通讀全文,說說“紅心番薯”在文中指代什麼?***3分***

  20.第④段劃線句子中,老人為什麼堅持把“番薯”稱為“地瓜”?***4分***

  21.第⑥段中為什麼說只有那“破了皮”的紅心番薯才能記錄他們心裡的顏色?***2分***

  22.結合歷史知識,推斷第⑦段中“百年的戰亂”指哪一段時期?***2分***

  23.聯絡全文,談談你對第④段中“番薯雖然卑微,它卻連結著鄉愁的土地,永遠在相思的天地吐露新芽”這句話的理解。***3分***

  24.文中“父親”他們這一代人與番薯有著怎樣的相似點?***4分***

  《紅心番薯》閱讀答案

  19.臺灣***1分***;離開大陸、身居臺灣的渺小而微不足道的人***2分******共3分***。20.不改鄉音,符合人物的語言習慣;表明他思念家鄉、以故鄉為傲的感情。***意思對即可,每點2分,共4分***21.因為只有經歷過顛沛流離的磨難,心中故鄉的印記才更深,對故鄉的依戀才更濃。***共2分***22.鴉片戰爭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舊民主主義革命及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近代及現代歷史時期均可,共2分***。23.老人雖然與番薯一樣卑微,但卻深戀著故鄉,在深深的思念中永遠懷著重返故鄉的不滅的渴望。***意思對即可,共3分***24.歷經風雨,不改紅心;卑微,渺小,謹小慎微地生活著;互相擁抱、互相溫暖;心懷故鄉,以故鄉為驕傲;生存能力強,只要有土壤就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