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沈天鴻閱讀答案

  地上的故鄉是人們世代居住的地方,天上的故鄉是作者心中不變的寄託,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準備的《故鄉》沈天鴻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助你們。

  《故鄉》沈天鴻 原文閱讀

  ①我又一次地回到了故鄉,看到了時間流逝的痕跡,進入眼簾的人和事物,都因與我上一次儲存在記憶裡的印象有了一段距離而顯得遙遠,這使我有些恍惚,他們同我打招呼,說話的聲音彷彿是從很遠的地方通過一根電話線傳來,細小而飄忽。我的神情可能因此有些怪怪的,因為他們總是很注意地看我一眼或幾眼,然後才匆匆走開。

  ②他們知道他們已經變老了嗎?我凝視著他們的臉或背影,看見時光之手不停地在他們身上撫摸——時光之手沒有光,它投下的是陰影,正是這種撫摸使陰影進入生命,使生命逐漸失去光澤。但他們對此顯然毫無知覺,因為時間的長度還不夠,距我上次回來才幾個月而已。而且,人總是很難看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變化,我也同樣如此。

  ③天氣很好,風輕柔地吹著,帶著傍山依水的故鄉特有的那種我熟悉的氣息。這喚起了蘊藏在我心中的親切感,但仍然有些不對頭,它吹在我身上產生的感覺總是夾雜著陌生與疏遠。因為太熟悉了才陌生?似乎是這樣,如果展現在我面前的不是故鄉而是異地,我不會覺察到時間流逝的痕跡,也不會有現在這種感覺,因為本來就是陌生的地方或者事物,足以制止陌生感覺的產生——異地本就是陌生的,有何陌生可言?

  ④不變的是生活,不僅與我上一次回來時相比毫無變化,與我許多年前回來也毫無本質的不同。更換的總不是生活,而只是生活中的人,甚至連那些長在田中的水稻,地裡的玉米黃豆,也如同不曾更換——它們與十年五十年或者數百年前有什麼不同?而人雖然更換了,勞作的姿勢以及身影,比如說我現在看見的那個剝玉米的老女人的姿勢和神情,她投在下午的地上,雞鴨在上面跑來跑去,甚至很從容地將屎尿遺在其中的那個影子,與在她之前生活過、剝過玉米的那些女人有什麼不同?玉米在她手上緩慢地旋轉著,一柱金光從逐漸被剝開的包皮中長出,最後完全赤裸,像是被什麼用牙齒細細地很小心地咬過,留下了極規則的牙痕。那是誰咬的呢?反正不會是人。也許是時間?很可能是的,人所食用的,都是已經被時間咀嚼過之物,只是人很少意識到罷了。現在,秋天下午的陽光很溫和地照耀在那根玉米上,玉米迸出的光更強烈了,照亮了那女人低著的臉,有些像波動的水光一樣在那女人臉上閃爍,使那張憔悴而且蒼老的臉竟然頗為光彩起來。我有些驚訝,仔細想想,這並不完全是因為那金光,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那女人安詳從容的神情。

  ⑤一個剝玉米,睡下去就不知道明天還能不能醒來的鄉村老婦也能如此從容。

  ⑥她此刻的眼裡除了玉米,還能看見什麼?

  ⑦她看見我了,或者說是感覺到有個人走到她面前了,她本能地抬起頭來,看見這個走過來的人是我,她笑了一下,算是招呼,順手將腳邊那些剝下的枯萎的玉米包皮攏了攏,又低下頭一如既往地剝她的玉米。

  ⑧我有點慚愧,在故鄉,我只是個閒人。

  ⑨我抬頭看天空,天空萬里無雲,陽光將天空的深藍淡成了淺淺的瓦藍,風在天空中吹著,但看不到天空有被風吹動的跡象,也看不到流逝的時間在它身上留下任何痕跡。

  ⑩我的心情忽然輕鬆起來,我認出了故鄉——天空,是比地上的故鄉更高也更真實的故鄉。

  ***選自《散文》2012年第2期***

  《故鄉》閱讀習題

  12.文章為什麼用大量的筆墨詳細描寫“剝玉米的老女人”?結合全文作簡要分析。***6分***

  ▲ ▲

  13.文章第⑨節的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請作簡要分析。***4分***

  ▲ ▲

  14.探究文章結尾“我認出了故鄉——天空,是比地上的故鄉更高也更真實的故鄉”一句中兩個加點“故鄉”的意蘊。***6分***

  ▲ ▲

  15.文章第④節的兩個問句,在文章內容表達上有何效果?***4分***

  ▲ ▲

  16.文章開頭說“我又一次地回到了故鄉,看到了時間流逝的痕跡”,請閱讀第①-③段,具體說說作者看到了哪些“時間流逝的痕跡”。***4分***

  17.文章敘寫剝玉米的老婦有何深意?***5分***

  18.請結合文章具體說說作者又一次回到故鄉經歷了怎樣的感情變化?***3分***

  19.作者為什麼說“天空是更高更真實的故鄉”?***3分***

  《故鄉》閱讀參考答案:

  12.***6分***①從老女人的身上作者看到了從容、淡定;***2分***②證明“更換的總不是生活,而只是生活中的人”這一觀點;***2分***③襯托出“我只是個閒人”***2分***

  13.***4分***①寫出天空晴空萬里,一片瓦藍,輕風吹拂之景;***1分***②與上文“天氣很好,風輕柔地吹著”相呼應;***1分***③承接上文寫作者從地上轉到天上的視角的轉換;***1分***④為下文作者的心情“忽然輕鬆起來”作鋪墊。***1分***

  14.***6分***①地上的故鄉是人們世代居住的地方,天上的故鄉是作者心中不變的寄託;***2分***② 地上故鄉發生巨大的變化,天上的故鄉是永恆不變;***2分***③地上故鄉不變的是生活,變化的是人,天上的故鄉是作者幻化出來的精神家園。***2分***

  15.***4分***①表明由物到人的行文思路***2分***;②語意上呈遞進關係***1分***;③激發讀者的思考。***1分***

  16. ***4分***故鄉的人變老了;***2分***故鄉熟悉的氣息夾雜著陌生與疏遠。***2分***

  17. ***5分***寫出了剝玉米老婦的安詳從容;***1分***通過剝玉米老婦的姿勢和神情,寫出了生活中有些東西是不變的;***2分***為下文情感的變化作鋪墊。***2分***

  18. ***3分***文章一開始因看到時間流逝的痕跡而傷感;***1分***接著看到了安詳從容的剝玉米的老婦,覺得自己只是個閒人而感到慚愧;***1分***最後,因看到了天空——更高更真實的故鄉而感到輕鬆。***1分***

  19. ***3分***隨著時間的流逝,現實中的故鄉給作者陌生與疏遠的感覺;***1分***天空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留下任何痕跡;***1分***天空是自然的象徵,代表的是不變與永恆,是作者心靈的歸宿。***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