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覽背誦學習方法

  著有《蘇州園林》、《園林談叢》、《說聞》及散文《書帶集》、《春苔集》、《簾青集》、《隨宜集》的陳從周,是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他早年攻讀文學,後來從事建築教學和研究。

 

  博覽背誦學習法

  他的學習方法是博覽、背誦。他五歲時便瀆私塾,《千家詩》、《古文觀止》、《幼學瓊林》等書,他都熟讀成誦。《幼學瓊林》一書,對他後來研究建築史及園林藝術,起了重要的作用。

  陳從周說:“少年時期的博聞強記,是增強記憶、豐富知識的最好時光。我記得那時舊式人家都有門聯、廳堂聯、書房聯、字屏和匾額,寫的都是名句、格言等。經常面對,天長日久自然成誦。至今我還能把老家的許多聯屏,背得一字不落。”

  陳從周在念中學時,熟讀了唐宋八大家的詩文和明清時的小說、詩詞。回憶起這段讀書生活時他說:“我有現在的成就,很多是得益於中學語文教師的嚴格訓練和教育。他們不但講解得深入透徹,而且還要求把課文背熟。所以有些文章的精彩片段全留在我的肚中了。考試時如果沒有背的功夫,也不可能考出高分。”

  他認為:不論哪種專業,大學一年級還是要讀語文的,如果沒有一定的文字表達能力,也會影響到專業的發展。學習語文不讀、不背、不理解是不行的,這也是中小學生寫好作文的關鍵所在。他說:“白話文不等於白話,口語代替不了文章,學語法不是學作文的惟一方法。熟瀆《描寫辭典》,寫出來的文章也不一定能行。工具書固然重要,但它不是惟一的書籍。”陳從周認為就是電腦時代,也不能放鬆背誦這一重要環節。

  陳從周是一個讀雜書的雜家,在晚年時,他曾作《新陋室銘>抒發情懷:“我愛我的陋室,讀書其間,作畫其間,寫作其間,聽曲其間,歌哭其間。樂於斯,悲於斯,吾將終老於斯,作新陋室銘以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