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快樂學習

  孩子大多是願意通過學習去了解新的東西的。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孩子的確會變得討厭唸書、討厭學習。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很多,而由於家庭因素影響所致的卻佔了大多數。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讓孩子快樂學習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讓孩子快樂的學習方法

  1.故事的挑選

  挑選故事首先要注意它的快樂性,要讓孩子在聽到這個故事時,有分享的慾望。除此之外,故事還要通俗易懂,不能超出孩子的理解能力。我曾經聽見有人給孩子講故事,一個小故事講下來,中間孩子們問了無數個問題;而且其中的很多問題,講故事的人本身也無法用清楚的語言來給孩子們解釋清楚。這樣的故事,對孩子究竟有多少幫助,很值得懷疑。

  另外,講給孩子聽的故事,也要有適當的知識性。這和剛才所說的好像有些矛盾。但是,我們講故事給孩子聽的本意,就是要讓孩子在快樂中學到一定的知識,所以,適當的知識性是必要的。當然,在講故事的中間,我們也要對其中一些孩子不知道的事情,用孩子能夠聽懂的語言來作出解釋。

  2.講述故事的方法

  小孩子喜歡聽故事,但如果講述方法不得當,並不能保證這些故事能夠吸引住他們。在給孩子講故事時,一定要對故事的節奏感作一個好的調整。另外,要儘量保持故事的吸引力。就如說評書的,他們都知道在故事的高潮部分恰到好處地另起一章,然後加上一句: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給孩子講故事時,同樣可以使用這種方法,這樣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讓他們不會在聽故事時覺得索然無味。

  在給孩子講故事時,還可以利用故事中的人和事,對孩子作一些啟發性的提問。家長可以在旁邊稍作提示,這樣做有助於孩子增強想象力,對孩子建立好的人生觀起到幫助作用。

  另外,切勿用故事宣傳道德說教。

  很多成年人在講故事時,會在中間加上道德觀等。比如,當他們講說謊的小孩被狼吃掉的故事時,就同時會對小孩強調:那個孩子是因為說謊而被狼吃掉的。還有,他們會對孩子刻意地宣傳故事中做好事會如何如何,做壞事會如何如何。家長的本意是教給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可是這樣的說教和現實脫節了。常常有孩子在面對一些不好的人和事時問家長,為什麼他們在做了這些壞事後,沒有得到故事中那樣的結果。這時候,家長往往會很尷尬。還有些家長覺得,不應該讓孩子過早地面對現實中殘酷和不好的一面。這種想法也是錯誤的,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在講故事的同時,也把現實對孩子作一個解釋,讓孩子明白,生活中不但有真善美,也有假惡醜,要讓孩子知道怎樣去分辨這些,同時用正確的想法去面對這些。

  陪伴孩子快樂學習的三個技巧

  1、認真對待孩子的問題。

  當孩子問我們問題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回答。不知道答案要誠實地告訴孩子,並和孩子一起想辦法找到答案。如今網路和圖書極大豐富,也可以教育孩子使用字典等工具,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

  2、讓學習變得隨時隨地。

  這種心態很重要。不是在課堂上抑或寫作業的時候孩子才是學習,孩子從事的每一項事情都是在學習。帶孩子爬山,可以讓孩子瞭解大自然,種植和養殖可以讓孩子瞭解生命的神奇。

  3、讓孩子愛上閱讀。

  老師和家長不可能回答孩子所有的問題,卻可以藉助書籍讓孩子自己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