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研活動心得體會

  教研活動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教師專業進步為目的,以學校課程實施過程和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的教育教學問題為研究物件,以教師為研究主體,以專業研究人員為合作伙伴的以校為本的實踐性研究活動。下面小編收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數學教研活動心得體會篇一

  20xx年11月26日,我參加了鎮教研室組織的小學數學教研活動,觀摩了鎮中心校兩位老師的課,本次教研活動對於我而言,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令我受益匪淺。

  自縣教研室提出課堂“三環節”改革以來,我參加了很多次的教研活動,即縣、鎮、校也不斷的開展關於課堂“三環節”改革的教研活動。下面就說一說參加本次鎮教研活動之後的心得體會。

  首先,關於課前預習這個環節,預習對於我來說並不陌生,自我上學以來,預習這個環節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預習的方法頗多,而參加本次教研活動加上以前縣教研組織的活動,這對我的預習關有了很多的看法與認識。正如在本次教研活動上劉傳英主任所說:預習的方法有很多種,可以讓學生看一看、讀一讀、想一想、做一做、記一記、說一說等等,來認識本課時所要講授的內容和知識點,教師再引導學生、輔助學生如何來預習,正如劉傳英主任說的,預習方式多種多樣,我們教師可以優化預習的方法。儘可能的讓學生在預習中學習新知識、新能力,為學生的學習打下基礎。

  再次,在課堂教學這個環節上,首先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角色已經發生轉變,轉變成了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輔助者。因此我們作為教師要從教學理念上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主要以學生為主體,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自主血絲,從某種意義上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當然課堂教學的方式也有很多種,我們要尊重學生個人,讓他們在課堂這個舞臺上盡情的展現自我,從而達到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最後,限時作業這個環節。我認為限時作業這個環節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限時作業能檢驗本課時教學的效果,能讓學生自我檢測,從中發現問題與不足,對學生如此,對教師更是如此。教師本人可以從限時作業中發現問題,找出本課時存在的問題,為今後的教學打下鋪墊。另外,限時作業的方式也有很多種,可以讓學生說、讀、寫、記。都是限時作業的一種。當然,對於我而言,還要有待於去探究、去發現、去摸索。

  總言而之,本次鎮教研活動使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尤其在課堂“三環節”改革方面上,相信自己在今後的實際教學中做的更好!

  數學教研活動心得體會篇二

  2月29日,我們太行小學數學聯片式教研活動如期舉行,參加這次教研活動的不僅有聯片區兄弟學校,本次活動圍繞著“三步導學教學模式研討”這一主題展開,活動中我聽了張曉燕老師的一節關於《數學廣角—重疊問題》的研討課。聽課後讓我受益匪淺,感慨良多。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與思考。

  一、張曉燕老師能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努力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放手又有效的調控教學。例如:在整個知識的獲取過程中,基本上讓學生自己動手、動口去獲取,老師只是起了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

  二、注重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獲取數學活動的經驗,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的思考,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並與同伴交流,可見,合作交流在數學教學中也相當重要,本課很好地體現了這一理念,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合作探索中學會了用集合的思想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精心設計課堂練習,體現趣味性和層次性,先設計了遊戲,讓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然後設計了幾道有趣的練習,使練習有坡度,難度適宜,真正體現了讓不同的學生在教學中得到不同的發展。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遺憾也是一種立美,為此,我提出兩個不成熟的看法:一是學生的錯誤也是比較好的教學資源,老師還應善於傾聽學生的錯因,才能更有利於幫助問題的解決。二是要規範學生數學語言

  通過這次聯片教研活動,對於我來說,提高很大,對三步導學的實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希望自己能多參加這樣的活動,學習別人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數學教研活動心得體會篇三

  以校為本,是新世紀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校本教研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學校發展的動力,是促進教育教學提高的有效形式。此次區在新城路小學舉行的小學數學區教研活動,為我校今後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指明瞭方向,成為了我們今後進行校本教學研究的一盞明燈。下面將參加此次校本教研研討活動的體會彙報如下:

  一、注重集體教研的作用。

  堅持“以校為本”的教研形式,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物件充分發揮學校和教師的作用,特別注重了集體教研的作用,強調教師之間的專業切磋、協調與合作,互相學習,彼此支援,共同分享經驗。

  在此次活動中,就突出顯示了集體教研的作用。第一,教師先講課,接著開展集體教研活動,對本節課中出現的問題加以分析,提出改進意見。。從中不難看出,集體教研發揮了巨大作用。

  二、多媒體教學深入課堂,優化教學環境。

  本節課中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一步設計的都是那麼入情入理,可見,教師在課前真的下了很大的功夫來設計和製作這個多媒體課件。

  隨著多媒體課件的製作與應用,給課堂教學帶來了生機與活力,教學手段更新穎,課堂氣氛更活躍。多媒體教學開展的直接效果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主動獲取知識的意識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也大大提高。更形象、直觀的將解決問題的過程展示在學生面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視課後教學反思。

  隨著新課程的逐步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教師的自我反思與行動研究的重要性。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身教學工作的檢查與評定,是教師整理教學效果與反饋資訊,適時總結經驗教訓,找出教學中的成敗與不足的重要過程。

  此次活動中,就注重了授課教師的課後反思,區教研室陳春芳老師對今後教師的課後教學反思還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要從課堂教學的具體問題出發,既要談自己在教學中的優點,又要反思教學中的不足,並對具體問題闡述解決的辦法。 我校在進行校本教研活動中,雖然也都讓教師進行反思,但對於反思的內容並沒有詳細的要求,今後我們在進行校本教研活動時,也要對教師提出具體要求。提升教師自身水平、優化課堂教學。

  參加了此次活動,使我們感到豁然開朗,發現了我校在開展校本教研活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為我校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提出了努力的方向。

  五、今後我校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的努力方向。

  1、進一步加強集體教研的力度。強調教師之間的專業切磋、協調與合作,互相學習,彼此支援,共同分享經驗。力爭每一次教研活動都能成為全體教師進步的階梯。

  2、加強課後反思,使課後反思成為教師積累經驗的平臺。記錄自己一節課的成敗之處,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加以實踐和完善,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記錄教學中的疏漏與失誤,從主觀上找原因,使之成為以後教學工作中的前車之鑑;記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惑,這往往是一節課的難點,將解決方法記錄下來,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記錄教學中學生的獨到見解,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材內容的實踐來看,通過他們自己切身的感覺,常常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見解,將這些獨具一格的解法記錄下來,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記錄教學再設計,每節課後,對教學情況進行全面回顧總結,根據本節課的教學體會和從學生中反饋的資訊,及時修訂教案,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在今後的校本教研活動中,我們將發揚此次校本教研活動中的成功做法,汲取成功經驗,不斷改進。使集體教研經常化,校本教研製度化。

  校本教研是一個嶄新的事物,在理論上還缺乏深刻而全面的認識,在實踐方面也沒有系統而成熟的經驗,還有待再實踐,找出教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不斷改進,使我校的教研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走出適合我校實際的校本教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