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學會預習

  凡事預則立,學習更是如此。怎樣讓孩子學會預習呢?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讓孩子學會預習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讓孩子學會預習的方法

  01讓孩子儘量自己解決學習中的疑難。

  有的家長,生怕學習上的疑難難住了孩子,只要孩子一提出,而自己又能幫忙的話,馬上就會為其代勞。這樣一來,孩子原本經過思考,費點力就能解決的問題,卻要依靠家長解決了,久而久之,形成依賴習慣,學習上就難以養成自己克服困難,解決疑難的習慣了。這對孩子的預習和自學是十分不利的。

  02預習方式不要過於簡約

  預習方式通常表現為兩種形式:一是瀏覽式預習;二是自學式預習。我們同學通常採用第一種預習方式的比較多,這種方式只是對未來的課堂內容作了浮光掠影式的瞭解,但對於未來概念出項的盲點和難點不能做較好的估計和確定,這種方式對文科類科目比較適合,或者由於時間比較短促,所以只能採取簡單的瀏覽式預習的方式作為應對。自學式預習不僅要細緻的閱讀和研究,並且能根據課後練習或找相關的練習冊的練習題來驗證自己掌握的水平和程度,這種方式對理科類科目比較適合,不過這種方式對中等程度以上的學生更適合。

  03堅持預習,要有恆心

  做作業的效果和效率怎麼樣,取決於聽課的效果;而聽課的效果怎麼樣,取決於課前的準備——預習做得如何。有的學生對此缺乏認識,每天疲於應付作業,所以會說:“作業太多,沒有時間預習。”而缺乏自信的學生認為:“老師沒有講過,所以看不懂。”還有怕麻煩善找藉口的學生說“都預習了,還上老師的課有什麼用?”由於對預習的偏見、忽視,以及方法上的不當,也就直接影響預習效果。所以如果對預習的方法、意義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並且能更規範的開展預習,使預習成為學習的習慣,對學生學習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04堅持對孩子的預習作定時檢查

  家長最好每天或每次孩子完成作業後,提醒孩子作新課預習。並且對孩子預習的結果進行檢查。這就要求家長自己首先得付出一點時間,真正瞭解孩子的課程,知道他們現在該做什麼,明天該學什麼,讓督促和檢查能有的放矢,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幫助。

  讓孩子學會預習的好處

  1、能夠提高學習興趣.一個班級的學生除去一部分上頭生以外,大量的是中差生.他們在聽課時經常感到很吃力,這樣長期下去,差距會越來越大,有的學生會發展到聽課像聽“天書”,哪裡還有興趣可言.但經過課前預習情況就大不一樣,通過預習,有的地方學生自己已經弄懂了,從而產生一種自豪感.有的地方儘管一時還沒弄懂,但是帶著問題聽課能夠聽到點子上去,能聽出“門道”,聽課就會津津有味,學習的興趣隨之產生.

  2、能夠提高課堂聽課效果.通過預習,學生對下一次課要學習的內容已經有了大致的瞭解,哪些地方看懂了,哪些地方沒看懂,已經做到了心中有數,在聽課時會輕鬆的跟上老師的思路.這樣變被動聽課為主動聽課,變盲目聽課為帶著問題聽課,無疑是大大增強了聽課效果.在預習中已經看懂了的知識再經過老師講解,印象會更深,沒看懂的地方自然就成了聽課的重點,在老師的幫助下,這個“攔路虎”會輕而易舉的搬掉.聽課質量的提高又會讓學生節省課後複習和做作業的時間,騰出時間再進行下一次課的預習,從而形成良性迴圈.

  3、能夠培養自學能力.到了中學階段,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往往是因為自學能力差.課前預習,能夠鍛鍊培養閱讀、理解、分析、綜合等多種能力.

  4、能夠培養良好的學習品質.在課前預習中,經過學生親自探索,能體會到學習中的苦與樂,成功與失敗,從而磨鍊堅忍不拔的學習毅力,培養嚴謹細緻的學習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