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生高效率的學習方法

  高中的學習緊張,每一分一秒都是很寶貴的,想要更高效率地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習成績,同學們有必找出一套適合的自己的高效率學習方法。下面來看看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

  1、提高學習心理的素質

  ***1***學習的動機。由於學生的個人需要而產生的學習內驅力很重要。我們要努力強化學習的動機,如樹立遠大理想;參加各種競賽,挑戰強者,激起學習慾望;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而受鼓勵,從而增強自信,經受挫折,要有不甘失敗和屈辱的精神。

  ***2***學習的興趣。濃厚的學習興趣與效率有密切關係,可以從好奇心和求知慾中激發學習興趣。如物理的實驗,化學的變化等,容易引起人的好奇和求知;培養對各門功課的興趣。

  ***3***學習的情感、意志和態度。控制和約束自己的行動,控制不需要的想法和情緒,可以使思想集中到學習上來,這點是尤為重要的。

  2、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1***預習

  在瀏覽教材的總體內容後再細讀,充分發揮自己的自學能力,理清哪些內容已經瞭解,哪些內容有疑問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點、難點***分別標記下來,形成期待老師解析的心理定勢,必將調動起我們的學習熱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聽課

  聽老師講課是獲取知識的最佳捷徑,老師傳授的是長期學習和教學實踐的精華。提高課堂效率尤為重要,那麼聽課效率如何提高呢?

  a、做好課前準備。保持課內精力旺盛,頭腦清醒,是學好知識的前提條件。

  b、集中注意力。思想開小差會分心等一切都要靠理智強制自己專心聽講,靠意志來排除干擾。

  c、認真觀察、積極思考。不要做一個被動的資訊接受者,要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性,緊跟老師講課的思路,對老師的講解積極思考。

  d、充分理解、掌握方法。

  e、抓住老師講課的重點。講課開頭寥寥數語,但卻是全堂講課的綱。結尾的話是對一節課精要的提煉和複習提示。同時,還要注意老師反覆強調的部分。

  f、做好課堂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須記筆記。同時做筆記要充分調動耳、眼、手、心等協同工作來幫助學習。

  g、注意和老師的交流,目光交流,提問式交流,都可以促進學習。

  ***3***作業的方法

  作業是提高思維能力,複習掌握知識,提高解題速度的有效途徑。通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可以達到檢驗自己的目的。當然,在分析問題時,可有幾條思路,如順推法、逆推法、雙向法、輔助法、排除法等,另外,作業是千萬不可copy的,那樣毫無意義,不理解的也要及時弄明白。

  ***4***複習的方法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必須時常回復到所學的東西上而加以複習,牢固地記住所學會的東西,這比貪學新東西而又很快忘掉好得多。”因此往往考前的“臨時抱佛腳”是不起作用的。複習在於平時,如何複習?

  a、課後回憶,即在聽課基礎上把所學內容回憶一遍。

  b、精讀教材。對教材理解的越透,掌握得越牢,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

  c、整理筆記。

  d、看參考書。這是補充課外知識的好方法。

  e、補缺補漏,系統掌握知識結構。

  f、迴圈複習。將甲複習完後複習乙,在複習完乙後對甲再進行一次複習,然後前進……這種迴圈複習利於記憶。

  總的來說,科學的學習方法可用如下此歌謠來概括:課前要預習,聽課易人腦。溫故才知新,歧義見分曉。自學新內容,要把重點找。問題列出來,聽課有目標。聽課要專心,努力排干擾。扼要做筆記,動腦多思考。課後須複習,回憶第一條。看書要深思,消化細咀嚼。重視做作業,切勿照搬抄。編織知識網,簡潔又明瞭。

  二

  預習

  預習一般是指在老師講課以前,自己先獨立地閱讀新課內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上課的準備。所以,預習就是自學。預習要做到下列四點:

  1、通覽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

  2、預習時如發現與新課相聯絡的舊知識掌握得不好,則查閱和補習舊知識,給學習新知識打好牢固的基礎。

  3、在閱讀新教材過程中,要注意發現自己難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聽課時特別注意。

  4、做好預習筆記。預習的結果要認真記在預習筆記上,預習筆記一般應記載教材的主要內容、自己沒有弄懂需要在聽課著重解決的問題、所查閱的舊知識等。

  上課

  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環節,不言而喻,上課也應是同學們學好功課、掌握知識、發展能力的決定性一環。上課要做到:

  1、課前準備好上課所需的課本、筆記本和其他文具,並抓緊時間簡要回憶和複習上節課所學的內容。

  2、要帶著強烈的求知慾上課,希望在課上能向老師學到新知識,解決新問題。

  3、上課時要集中精力聽講,上課鈴一響,就應立即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有意識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種因素。

  4、聽課要抬頭,眼睛盯著老師的一舉一動,專心致志聆聽老師的每一句話。要緊緊抓住老師的思路,注意老師敘述問題的邏輯性,問題是怎樣提出來的,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步驟。

  5、如果遇到某一個問題或某個問題的一個環節沒有聽懂,不要在課堂上“鑽牛角尖”,而要先記下來,接著往下聽。不懂的問題課後再去鑽研或向老師請教。

  6、要努力當課堂的主人。要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認真觀察老師的每一個演示實驗,大膽舉手發表自己的看法,積極參加課堂討論。

  7、要特別注意老師講課的開頭和結尾。老師的“開場白”往往是概括上節內容,引出本節的新課題,並提出本節課的目的要求和要講述的中心問題,起著承上起下的作用。老師的課後總結,往往是一節課的精要提煉和複習提示,是本節課的高度概括和總結。

  8、要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最好是一邊聽一邊記,當聽與記發生矛盾時,要以聽為主,下課後再補上筆記。記筆記要有重點,要把老師板書的知識提綱、補充的課外知識、典型題目的解題步驟和課堂上沒有聽懂的問題記下來,供課後複習時參考。

  作業

  作業是學習過程中一個重要環節。通過作業不僅可以及時鞏固當天所學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學過的知識加以運用,以形成技能技巧,從而發展自己的智力,培養自己的能力。作業必須做到:

  1、先看書後作業,看書和作業相結合。只有先弄懂課本的基本原理和法則,才能順利地完成作業,減少作業中的錯誤,也可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2、注意審題。要搞清題目中所給予的條件,明確題目的要求,應用所學的知識,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3、態度要認真,推理要嚴謹,養成“言必有據”的習慣。準確運用所學過的定律、定理、公式、概念等。作業之後,認真檢查驗算,避免不應有的錯誤發生。

  4、作業要獨立完成。只有經過自己動腦思考動手操作,才能促進自己對知識的消化和理解,才能培養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同時也能檢驗自己掌握的知識是否準確,從而克服學習上的薄弱環節,逐步形成紮實的基礎。

  5、認真更正錯誤。作業經老師批改後,要仔細看一遍,對於作業中出現的錯誤,要認真改正。要懂得,出錯的地方,正是暴露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弱點的地方。經過更正,就可以及時彌補自己知識上的缺陷。

  6、作業要規範。解題時不要輕易落筆,要在深思熟慮後一次寫成,切忌寫了又改,改了又擦,使作業塗改過多。書寫要工整,解題步驟既要簡明、有條理,又要完整無缺。作業時,各科都有各自的格式,要按照各學科的作業規範去做。

  7、作業要儲存好,定期將作業分門別類進行整理,複習時,可隨時拿來參考。

  三

  一、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這是每位閱卷人給考生的忠告中必不可少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實行無紙閱卷後,顯示在電腦螢幕上的答案更容易顯得潦草。因學生成績耀眼而備受矚目的人大附中老師湯步斌為了讓學生答題時規範格式,居然把發給學生的試卷都一份份摺好,讓他們按照摺痕來書寫。一些習慣不好的學生總想我在高考時注意就行了,且不說到時候根本做不到,即使勉強做到了也會浪費大量的時間。這在一分定輸贏的高考中是不應該出現的。至少,應該養成用作文紙練習作文的習慣。

  二、不帶著尚未解決的問題睡覺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道理誰都懂,但在遇到問題時仍然容易放縱自己。以英語為例,一道選擇題中的四個選項有三個掌握的都十分透徹,只有一個記不清楚它的具體用法及與其它三個詞的差異,算了,反正也知道這道題改選哪個,這個以後看見再說。很不幸,你以後沒有碰見它,或者說碰見了你仍然使用了這個藉口。等到高考的時候你要是撞上它了你就該捶胸頓足了。平時不留下漏洞,高考就不會留下遺憾。

  三、為每一個新知識點尋找合適的位置

  完整的高中知識是一個立體的結構,每接觸到一個新的知識點或方法和思路都應該在這個結構中為他們尋找到最合適的位置。分析與舊知識的區別與聯絡,分析與其它科目的區別與聯絡,在此基礎上將它安放在合適位置,它將和原有知識融為一體,原有知識要在它加入後獲得提升從而使整個結構更加堅固和完整。立體結構會發揮比平面大得多的作用。

  四、儘量將思考落實在筆頭上

  不少人會驕傲的說:這點東西,早在我腦子裡,還用記呀?高中知識量還是比較大的,而人腦中的意識會一閃而過的。而一閃而過的往往就是你提高自己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最佳指引者,你放過了她就等於放過了提升的機會。提筆把它記下來,當時一個並不起眼的念頭可能會演變成絕佳的思路。這種記不是記知識本身,而是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