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地理期末複習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目,它涉及政治、語文、歷史、數學、理化、生物等等學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第二單元 地圖

  第一課 地圖的基本要素

  1. 地圖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註記.

  2. 地圖上判定方向的方法有三種:①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②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用指向標來確定方向.③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用經緯網來確定方向.

  3. 比例尺:線段式,數字式,文字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單位要統一*** .

  4. 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實際範圍不同,表示的內容詳略程度不同.當圖幅大小相同時,比例尺越大,地圖表示的實際範圍越小,表示的內容越詳細.

  ***二***

  第二課 地圖的判讀

  1. 海拔是一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也稱作絕對高度.相對高度是一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2. 地球表面各種各樣的形態,總稱地形.常見的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3. 在地圖上,將海拔相同各點連線成的線叫做等高線,用等高線表示高低起伏的地圖叫做等高線地圖.將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點連線成的線,叫做等深線.

  4. 不同地形的等高線特點:

  山峰:中間高,中間低,等高線閉合.

  陡崖:等高線重疊在一起.

  鞍部:兩個山峰之間的低地為鞍部.

  山脊:中部高,兩邊低,等高線向低處突出.

  山谷:兩邊高,中間低,等高線向高處突出.

  緩坡、陡坡:坡度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

  第三課 地圖的應用

  地圖家族新成員:影像地圖,電子地圖等.

  ***三***

  第三單元 海洋與陸地

  第一課 海陸的分佈

  1. 陸地:29%,海洋:71%.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無論怎麼劃分,地球上任何兩個面積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麵積大於陸地面積.

  2. 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包圍、分隔,其中面積廣大的陸地稱為大陸,面積較小的稱為島嶼,大陸與其附近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全球陸地分為七個大洲.

  3. 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大洲面積從大到小排列***

  4. 亞洲與歐洲大陸連為一體,稱為亞歐大陸.

  大洲之間的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和大高加索山脈——亞、歐兩洲的分界線.亞非兩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直布羅陀海峽——歐、非兩洲分界線.白令海峽——亞、北美洲分界線.德雷克海峽——南美、南極洲分界線.

  5.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洋麵積從大到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