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學期地理期中複習資料

  時間又來到期中考試前期,處以初一的學子們是否已經整理好學期的地理複習資料?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1. 馬來西亞的錫礦產量居世界首位。被稱為“花園城市”的國家是新加坡。

  2. 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是中東地區。主要分佈在波斯灣及沿岸地區。中東地區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宗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基督教的發源地,三大宗教的“聖城”是耶路撒冷。

  3. 東南亞最大的平原是湄公河三角洲。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是:山河相間、縱列分佈。東南亞的範圍由兩部分組成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4.歐洲流經國家最多的國際性河流是多瑙河,歐洲最長的河流是伏爾加河。南極地區的氣候特點是乾燥、嚴寒、烈風。

  5.拉美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巴西。該國的首都是巴西利亞。世界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澳大利亞的特有動物有鴯鶓、袋鼠、鴨嘴獸、樹袋熊、針鼴。

  6、日本經濟的有利和不利影響:日本經濟對外依賴嚴重,有利的影響是可促進日本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可促進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從而使日本的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不利的影響是世界經濟危機的發生,必然使日本的經濟受到沉重的打擊。

  7、中南半島的地形:山河相間、縱列分佈。山脈由北向南延伸,河流由北向南流。東南亞的河流大部分發源於我國的青藏高原地區,如湄公河***瀾滄江***、薩爾溫江***怒江***;河流上游流經山區,兩岸高山聳立,水流湍急,蘊藏豐富的水能資源,下游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泥沙沉積,河岸兩側形成沖積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縱橫,地勢低平而土質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湄公河是流經東南亞國家最多的河流。

  8、中南半島的大城市的分佈:主要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原因:土壤肥沃,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是東南亞人口稠密,農業發達的地區,也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如曼谷,永珍,仰光***

  9、東南亞是世界上華人和華僑分佈最集中的地區,其中新加坡華人比重最高。

  10、緬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柬埔寨的吳哥窟,泰國曼谷的水上市場,越南的下龍灣,花園城市新加坡。注意P33圖7.30

  ***二***

  1.歐洲西部地形以平原、山地為主。山地主要在北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北、西、南三面瀕臨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

  2.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地區是歐洲西部。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是歐洲西部。

  3.歐洲人以白種人為主;鬱金香、風車是歐洲西部哪個國家的象徵荷蘭。

  4.歐洲西部氣候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冬季溫和,夏季涼爽,年降水量均勻。

  5.歐洲西部的氣候自西向東由海洋性向大陸性過渡

  6.歐洲西部人們稱的“綠色金子”指牧草。歐洲人酷愛乳產品和牛羊肉,這種飲食結構與發達的畜牧業有密切關係。

  7.歐盟是一個政治和經濟組織。目前歐盟的成員國共有25個。歐盟成員國使用共同的貨幣是歐元。

  8.歐洲西部旅遊業發達,南部海濱沙灘風景優美,北部峽灣曲折幽深、中部山地登山、滑雪

  9.城市與相應著名旅遊專案:

  巴黎------艾菲爾鐵塔; 鹿特丹-------圍海造田、風車 ;維也納-----音樂之都

  羅馬-----古代鬥獸場; 威尼斯-----“水城”; 雅典-----巴特農神廟

  10.解決非洲糧食問題應該保護環境,提高農牧業生產,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三***

  1.撒哈拉以南非洲分佈最廣的氣候是熱帶草原氣候***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①***

  2.下列河流與注入海洋組合正確是剛果河——大西洋***去年期末題選擇②***

  3.當前困擾非洲各國的三大問題是人口問題、糧食問題和環境問題***去年期末題填空①***

  4.非洲氣候敘述,正確的是非洲有“熱帶大陸”之稱,非洲地形敘述,正確的是非洲大陸的地形以高原為主

  5.非洲幾內亞灣沿岸屬熱帶雨林氣候,而東部為熱帶草原氣候,因為東部地勢高、氣溫低

  6.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種人的故鄉。

  7.世界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洲是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增長的速度超過了糧食和經濟增長的速度。

  8.歐洲殖民者侵入非洲,最初是從掠奪黃金、象牙、香料開始,進而從事罪惡的奴隸貿易。

  9.撒哈拉以南非洲向發達國家進口物資主要是機械、汽車等工業製成品

  10.目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人口、糧食和環境問題。

  ***四***

  1、亞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亞洲人口占61% ;世界上人口超過l 億的國家共有11個,其中有6 個位於亞洲***東亞的中國、日本,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其中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是人口稠密的地區。

  2、按人口數量由多到少依次為: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無常住人口***; 按自然增長率由高到低依次為:非洲、拉丁美洲、亞洲、大洋洲、北美洲、歐洲***呈負增長***

  3、亞洲眾多的人口,對資源和環境產生了沉重的壓力。

  4、多樣的地域文化:亞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個左右,約佔世界民族總數的一半。不同地區的民族,在建築、服飾、音樂、舞蹈、禮儀等方面表現出不同的文化藝術風格和不同的民風民俗。如:日本的抗震建築、沙烏地阿拉伯的帳篷和長袍。***理解P13頁圖6.17亞洲不同地區的住房,服飾的差異。***

  5、亞洲的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達米業平原***兩河流域***,因其適宜的溫帶或熱帶氣候、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別成為人類文明的發祥地。

  6、經濟發展差異:亞洲少數國家屬於發達國家,如日本,大部分國家為發展中國家,即使同為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差異也很大。沙烏地阿拉伯等西亞波斯灣沿岸國家是依靠其豐富的石油資源出口而成為比較富裕的國家;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等先後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工業,推進了本國經濟的發展。

  7、三類產業的劃分:第一產業是農業***包括林業,漁業,牧業等***,第二產業是工業和建築業,第三產業是流通部門和服務部門***除農業、工業和建築業以外的***。***會判斷***國家的產業結構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越高的國家,經濟越發達,第三產業比重大,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越低的國家,經濟越落後,第一產業比重越大。

  8、日本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產生的背景:日本地域狹小,資源貧乏,是一個資源小國,有優良港口方便運輸,所以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模式***。特點:對外依賴嚴重,對外進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業品。對外貿易物件主要有美國、西歐、東亞和東南亞地區。

  9、日本發展經濟的不利條件。日本地域狹小,鐵礦、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貧乏,絕大部分依賴進口。國內市場狹小,產品大部分靠出口。

  10、日本發展經濟的優勢:

  a、島國多港灣,海運便利;

  b、勞動力素質高;

  c、科學技術先進,管理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