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如何學好數學
孩子數學成績不好,一直都是比較有爭議的問題。那小學生怎麼學好數學?有什麼方法快速提成績的方法?來一起看看吧。
1、不亂買輔導書。
關於數學,從發第一張卷子起到最後一張我全部留著,厚厚的三打。這些卷子留好後,你從第一張看的時候和輔導書是一樣一樣的,因為複習的時候都是按章節來的,所以條目很清晰。當然程度較差的建議挑選一兩本適合自己的資料,做精做細。
2、每一張卷子不留題。
不留錯題和不明白的題,把每一個題目都弄明白,不會的就去問別人問老師。我一開始也不好意思去問老師,因為我基礎太差了,可能我不會的題其實只是一個公式題,所以我都是問周圍的同學,所幸我周圍一圈學霸,每一個都被我問煩了要,在這裡要感謝一下他們。
3、考綱裡面要求的每一個知識點,從定理,推導,例題,課後習題,每一步,都要求你自己去做。
不要不耐煩,不要覺得好像很無聊,你是菜鳥,你難道還想著大鵬展翅嗎?
實際一點。然後,每一次的研讀,你都會發現不同的心得體會,這接下來要做什麼呢?接下來就是,寫下你的心得體會。然後,找到這個單元相關的習題,開掛,刷題。
在刷題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原來我對這個知識點並沒有我自己想的理解透徹了,我只是理解了表面。這時候,你就進入狀態了。
拿出你的筆記,開始寫,你錯的這道題,你為什麼錯,對應的知識點是什麼?還有不同的解法嗎?有時候,一道題可以花費我1個多小時的時間,寫了慢慢兩張活頁,但這恰恰加深了你對這個知識原理的理解,相信我,是值得的。
然後,在未來的每個日子裡面,你遇到相同的型別題的時候,就整理在一起,時間一久,你慢慢就會發現,其實還真的錯來錯去就是那麼幾個知識點。你理解透徹,你的分數就上來了。
4、整理錯題。
我一開始也是錯太多,尤其單元複習什麼的,有的時候一張卷子就會一兩道,所以這種我就會把卷子留好,答題步驟寫在空白的地方或者便利貼上。我說過老師初三複習發的卷子我從第一章都留著,所以錯題太多的卷子留好了也相當於錯題本的。週末的時候就翻一翻錯的題***因為寫好了步驟,所以複習很容易的。***
錯題其實沒有什麼順序,我就是做到一個錯題覺得有價值就放在錯題本上了,複習的時候也不用管順序什麼的,只是督促自己不重複犯錯,這個錯題本在考試前翻一翻做一做會很有幫助!
5、整理筆記。
關於數學的筆記我有兩本,一本是我們老師總結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一些公式的記憶以及法則概念之類的***這個要好好記!做題的時候經常用到!沒有公式做題簡直是…...... ***另一本是關於一些好題難題錯題典型題,把這些題從紙上剪下來貼到本子上再做一遍,到考前我把這個錯題本又全部重新做了一遍。
6、關於卷子。
由於筆記要剪下來***這年頭誰還自己抄題快去給我站牆角!***貼到筆記上,所以我都是要兩張卷子***老師都是直接問誰要兩張自己留下就行***,兩張卷子一張自己做,另一張用來剪題***有的時候正反面都有就很討厭啦所以我有的時候拿三張***
7、每天限時訓練一套試卷。
不是為了知識方面的,而是做多了之後,你每一題要用多少時間,怎麼做才最適合你等方面你都會摸的很清楚自然而然把速度加快了。因為考試的時候,最怕的就是摸不清卷子的底,趕時間的時候把題目都做錯了。我是在考前三個月才開始那麼做的,特別有效,可是我一直在後悔沒早點開始,有能力就儘早開始這種模式!
學好數學的技巧
1、認真“聽”的習慣。
為了教和學的同步,教師應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思想,專心聽老師講課,認真聽同學發言,抓住重點、難點、疑點聽,邊聽邊思考,對中、高年級學生提倡邊聽邊做聽課筆記。
2、積極“想”的習慣。
積極思考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使自己始終置身於教學活動之中,這是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證。學生思考、回答問題一般要求達到:有根據、有條理、符合邏輯。隨著年齡的升高,思考問題時應逐步滲透聯想、假設、轉化等數學思想,不斷提高思考問題的質量和速度。
3、仔細“審”的習慣。
審題能力是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教師應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教材內容,學會抓住字眼,正確理解內容,對提示語、旁註、公式、法則、定律、圖示等關鍵性內容更要認真推敲、反覆琢磨,準確把握每個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建議教師們經常進行“一字之差義差萬”的專項訓練,不斷增強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4、獨立“做”的習慣。、獨立“做”的習慣。
練習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自然延續,是學生最基本、最經常的獨立學習實踐活動,還是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主要方式。教師應教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盲從優生看法,不受他人影響輕易改變自己的見解;對知識的運用不抄襲他人現成答案;課後作業要按質、按量、按時、書寫工整完成,並能作到方法最佳,有錯就改。
5、善於“問”的習慣。
俗話說:“好問的孩子必成大器”。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大力提倡學生自己設計數學問題,大膽、主動地與他人交流,這樣既能融洽師生關係,增進同學友情,又可以使學生的交際、表達等方面的能力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