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學好高一地理

  地理是中學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由於它兼有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的性質,所以,其學習既不同於物理、化學、生物等理科課程,又與政治、歷史等文科課程有很大的區別.怎樣才能學好高中地理呢?古人云:"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學"就是要有好的學習方法.學習高中地理的方法很多,也因人而異,但我認為比較好的方法主要有:

  

  首先,要知道學習是怎麼回事,學習必須要保證時間***精力***的投入 !

  為什麼有的科目學得好、有的科目學得差,為什麼有人學得好、有人學得差?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玩的時間多了,讀書的時間就少,投入到這一科的時間多了,那一科的學習時間就少;特別是到了高中,知識點多了很多,考題的難度也大很多,所以高中學生普遍偏科,所以高考會分成文理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因為興趣所在,投入的時間自然就多,因為學得好有成就感,投入的時間就更多。那些在某個科目特別好的學生,往往都是在該科投入比別人多得多的時間,“天才因為專注”。相反,那些學得差的科目,學得吃力、沒信心,即使是不斷的鼓氣,往往都難以持續。

  其次,學習做事都要講究方法,方法對路就會事半功倍

  比如因為方法好,我創造了一個三天學會五筆打字的記錄。相比於理科的大量練習,文科更加要注重方法,好的方法,可以讓你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數學、英語等學科去。地理、歷史的學習,就有它的規律,它是積累型的學科,有很多知識點需要記憶,初中、高一、高二或者高三才開始認真學的效果是不同的;同時,它不能太集中時間去學,也不能每個知識點都花同樣多的時間去記憶,否則不但會亂,還可能背會而不會做。

  具體到高中地理,是文理兼備的學科,它與歷史學習方法的差別也相當大。由於規律性、聯絡性都很強,邏輯推理的要求很低,實際上只要做好知識體系上的把握,更需要的是理論聯絡實際的文科能力;只要重點突破地球運動等難點,用氣候串聯整個自然地理知識體系……高中地理的學習,很容易做到事半功倍。

  再次,早做準備,直接面對高考,可以讓你更早的明確學習的方向,擁有更多的積累和訓練量

  課前預習,可以幫助你高效地利用課堂上的45分鐘;開學之初就將課本看過一兩遍,你就可以對整個學期所學的內容,有一個比較整體的把握;如果能從高一***高二***開始,就直接面對高考,那你是用三年時間的複習去高考而不是別人的一年時間!

  如何做到早準備呢?

  一是直接使用高考的資料書,二是通過老師的授課輔導或者是自已掌握高考的學習要求和規律。對於地理、歷史來說,高一高二就可以高考了,如果你意識到了,又怎能虛度光陰,等到高三之後才感嘆時間不夠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