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健康教育工作意義的文章

    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健康和健康生活水平的有效措施。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關於健康教育工作的意義,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健康教育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手段,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使學生掌握健康知識,養成有益於個人、集體和社會的健康生活方式、行為方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道德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全面發展。這是對大學生進行全面素質教育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健康教育可以使學生樹立全面的健康觀,建立預防為主、自我保健的意識。醫學模式的健康觀認為沒有疾病就是健康。通過健康教育可以使學生從生物—心理—社會模式上認識健康,瞭解新健康觀與傳統健康觀的差異,瞭解社會心理因素在疾病的發生、發展和康復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在對健康和疾病的認識方面,既瞭解健康基本的要求,又認識更深層次意義上的健康——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康,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達到身心全面健康。人們在疾病尚未出現時,自覺健康狀態良好,缺乏對疾病的預防意識,一旦疾病發生,則往往會對生活、學習和工作造成影響。健康教育可以改變這種有病求醫,無病不防的態度,幫助學生建立以防為主的思想認識。同時,還可以轉變學生們把健康交給醫院和醫生的依賴心理。明確健康是每一個人的基本人權,不僅政府衛生部門要對之負責,而且自己也有權力和義務維護自身的身心健康,進而大到加強自我保健意識,減少和預防疾病發生的目的。健康教育還是我們對學生進行全面素質教育,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的必要組成部分。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道德素質、身心健康素質和文化專業素質,其中身心素質是其他各方面素質發展的基礎。健康教育可以使學生建立全面健康的觀念和自我保健的意識,認識自己對自身健康和生命的權利和責任,並從行動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達到提高身心素質的目的。健康教育還可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高階情感,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遵守社會道德的行為規範,形成符合社會需要的良好道德素質。健康教育通過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心理指導和調整,可以使在學習和能力提高的訓練中不怕困難,積極進取,學會合作,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發學生的智力,使學生能以最優的方式方法處理學習以及於之有關的各種問題,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使其文化專業素質得到最好的發展。

  健康教育的作用

  一、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傳染病的傳播與流行

  當今流行嚴重的某些傳染病不僅僅是微生物致病的結果,而是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例如,性病、艾滋病、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痢疾等傳染病就直接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相關。

  怎樣有效預防和控制艾滋病是人類共同面對的一個世界性難題。實際上,艾滋病是一種人類可以通過自身行為改變而有效預防的疾病。因此,運用健康教育手段廣泛傳播預防知識,干預高危行為就是預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即使是有了艾滋病疫苗,健康教育仍然是預防艾滋病不可缺少的有力武器。在血吸蟲、瘧疾、肝炎等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方面也同樣需要人們行為改變的配合,才能獲得好的效果。在結核病的防治工作中,如果沒有健康教育的配合,一方面人們不能主動地預防結核病,另一方面感染了結核病的人不懂得出現什麼症狀需要想到結核病,不懂得儘早主動到醫院做檢查診斷,也就不能做到早期發現結核病。此外,病人也需要在接受了有關結核病的治療原則以後才能配合治療,提高治療效果。尤其是在2003年與“非典”的鬥爭中,除了發現病人、及時隔離和治療、保護醫務人員、做好流調等工作以外,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群眾的健康教育工作,把預防“非典”的知識告訴群眾,讓群眾懂得怎麼預防“非典”。如果不能用科學知識武裝群眾、不能指導群眾改變不健康行為,那麼其他的工作做得再好,也難以達到後來的控制效果。

  二、健康教育是預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接或間接的與多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有關,如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糖尿病、惡性腫瘤、高脂血症、高膽固醇血癥等。現代人類所患疾病中有45—47%與生活方式有關,而死亡的因素中有60%與生活方式有關。在美國,不健康生活方式佔總死因中的49-60%,在我國佔37.3%。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開始實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戰略大轉移以後,我國的經濟出現了持續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城鄉人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快速變化。在這些生活方式的變化中有有利於健康的變化,而另一方面,對健康不利的生活方式改變也有許多,如食物過於精細;油脂的攝入量大大超過人體的需要量;體力活動減少;精神壓力增大;菸酒的消耗量增加……而這些不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了我國慢性疾病患病率的升高。要預防控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降低慢性病對人民健康的損害程度,只能依靠健康教育。通過廣泛地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幫助人們懂得健康的知識,樹立健康觀念,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樣就能有效地預防、減少或推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

  三、健康教育幫助人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衛生保健領域,健康教育是以消除或減少不健康的行為因素來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為特點的。健康教育通過資訊傳播、認知教育和行為干預,幫助個人和群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和技能,樹立健康觀念,自願採納有利於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行為學的研究表明,知識與行為之間有著重要的聯絡,但不完全是因果關係。一個人的行為與知識有關,也與其價值觀和信念有關,更與長期的生活環境有關。知識是基礎,但知識轉變成行為尚需要外界條件,而健康教育就是這種促進知識轉變成行為的重要外界條件,現實生活中存在許多這樣的事實,如在男醫生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吸菸,是他們不懂得吸菸的危害嗎?不是的,而是他們的習慣已經形成,而且他們的信念和價值觀也存在不健康的因素。要改變他們的行為,需得用健康教育中行為干預的方法來幫助他們戒菸。健康教育的作用就在於把健康知識轉變成健康行為。這是一門知識,也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科學。

  四、健康教育能夠有效地遏制醫療費用的急劇上漲

  科學技術發展、先進的醫療裝置和檢查治療手段不斷進步,花費也越來越高;人口的平均壽命延長,老年人的醫療費用上升;慢性病的發病率上升,治療費用也不斷增加;人們的保健要求也越來越高等因素是醫療費用不斷上漲的原因。CT、核磁共振、早期乳腺癌X線檢查機等等高科技產品的使用提高了疾病的早期診斷率,但也使得檢查費用不斷上升。心臟手術、腎透析、臟器移植等醫療技術的發展的確救活了許多的病人,但醫療費用的確也高得驚人。而且,大部分的醫療費用是花在了慢性病的治療上。這是我國衛生保健工作所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要遏制醫療費用的急劇上漲,最好的辦法就是有效減少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健康教育就是預防和減少慢性疾病發生的有效手段,因此,從戰略上看,健康教育又能有效地降低醫療費用的支出。

  五、健康教育能夠適應人民群眾對衛生保健服務的需求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醫療保健服務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人民群眾從溫飽型進入小康,他們的健康需求從有病能夠獲得治療進而要求好效果、儘量減少痛苦;進一步要求能夠預防疾病;此外,人們越來越重視心理的健康,不僅要求能夠預防疾病、使身體免患疾病,而且要求能解決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問題,獲得指導。

  隨著我國社會的全面改革,市場經濟的機制必將全面影響我國人民的生活。工作將是有挑戰性的,崗位將不再是永恆的,緊張、競爭、壓力將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然感受。而社會的變革必然還將影響到家庭,我國傳統家庭格局也將會隨社會變革而打破。家庭問題、婚姻問題、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老人的贍養問題等等,將是許多人要面對的現實。可以預見,在今後的20—50年裡,更多的心理問題將出現。而隨著人民健康意識的提高,精神衛生、心理健康將會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只管治療身體疾病、不管心理健康的衛生保健服務將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而心理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提供健康教育服務將是適應人民群眾衛生保健服務需求的重要方面。

  篇2

  ***一*** 實施創新教育的意義

  一、從教育危機談起

  近年來,許多教師在授課時發現學生有比較嚴重的厭學傾向,且逃學、玩網咖、沉溺於電子遊戲的學生數量呈上升趨勢,甚至發展成為違法犯罪等社會問題。構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方面是教學模式的僵化所造成的。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已經形成了“任務的眼光”,即把教育看作是為實現特定目的而上傳下達教育內容,教育被當作任務一樣執行。它強調的是學生掌握知識的數量和掌握的精確度,是對已知有知識的記憶。教師只對教材和教案負責,學生只是滿足於考卷和標準答案,沒有對現實的認識、對生活的體驗、對精神的感悟。這樣做會使我們在追求理想、崇高和美好言行的同時,又產生了逃避、冷漠、隔閡、麻木、欺侮和壓迫。日積月累,學生會逐漸失去生活的原動力,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當教育被徹底工具化以後,便埋沒了人的創新潛能,扼殺了人的創造個性,喪失了教育中的生活意義。

  二、 教育呼喚創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教育以“人的發展”為基本目標。教育的終極目的是把自然人、感性人變成社會人、理性人,是為了提升人性,使之走向崇高和完美,而這決不能通過強制、灌輸來實現,強制、灌輸是受教育者的人格尊嚴和理智慧力的蔑視。

  世紀之交的教育正在出現一系列的變革趨勢,在“科教興國”和“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已經被擺到了一個突出的位置上,而素質教育的最核心價值目標也正是對人的創新精神的培植和創新潛能的挖掘。

  創新是一種綜合素質,是一種積極開拓的狀態,是潛在能力的迸發,就其實質而言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結果。創新教育就是整個教育過程被賦予人類創新活動的特徵,並以此為教育基礎,達到培養創新人才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目的的教育。創新教育是一種全方位的改造教育過程和學生成長過程的教育,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的素質教育,是一種既重結果、更重過程上的創新特徵的教育,是一種要從個體的心智世界中誘匯出一些提供最佳創意的人格特徵的教育。

  ***二***實施創新教育的原則

  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在《師說》中提出了“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的重要觀點,即傳播知識。但是,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和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發展,為了適應時代的要求,教育除具有傳播知識的功能外,還具有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功能。在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創新教育的思想和方法也逐漸應用於現代教育當中。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工作,我覺得在教學實際工作中貫徹創新教育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供大家參考。

  一、個性化原則

  早在二千多年前,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即我們今天所說的教育的個性化。但是,由於封建時代思想的禁錮,解放初期教學模式的呆板,教學無別的方法而言,直到二十世紀末教育思想的解放,教育觀念的轉變,教育個性今天才在現代教育中日益顯出強大的生命力和更新意義。在教學中我們要時刻記住自己的職責是教育每一個生,要堅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好好學習。要重視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後天的環境因素給學生造成的個性差異及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別的差異。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儘量給每一個學生的鍛鍊機會。要公平地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在實行獎勵方案時,要克服優生和差生的區別,力求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不因人而異。如我在教學匈牙利詩人裴多非的詩歌《我願意是急流》時,我設計了一道討論題:“假若詩中的‘我’是你,你將怎樣做”?在許多同學沸沸揚揚的討論聲中一位同學站起來發言說“我認為裴多非的這種做法很不可取,如果他為了他的愛人而不惜經受風雨打擊,浪跡天涯,付出一切,走向毀滅,那麼這種愛還有什麼意義呢?那最後的結果只是辛酸的,每天生活在痛苦之中,愛人之愛也只是一種報答式的愛,是建立在道德約束和社會輿論之的,並非發自肺腑,當然無幸福可言。我認為愛就是雙方平等地付出,愉悅地享受,共同沐浴生活的陽光。”他的放剛完,全班同學報以熱烈的掌聲,我也對他的發言作中肯的評價,調動了大革命家的思維積極性,立即又有幾位同學提出了他們的新觀點,課堂一下子活躍起來了。

  二、自主性原則

  自主性原則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要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主動積極而不是消極被動地學習;真正理解和運用所學的知識,而不是生吞活剝、死記硬背。

  學生是認識和學習活動的主體,因此,學生髮揮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是教學成功的必要條件。學習過程是學生運用既有知識進行能動的智力加工過程,學生只有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深刻理解和善於運用知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雖處於受教育的地位,但他們是學習的主人;他們雖然需要教師的指導,但他們是認識的主體和自身發展的主體,具有主觀能動性。學生只有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才能真正自覺地獲取知識和實現發展。

  在詩歌單元的學習中,我多方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調動學生對詩歌領悟的興趣,讓他們把自己無限的想象、思維投入到有限的詩歌字句中去,從而去領悟作者蘊含在其中的思想感情,去豐富詩歌內容,拓展詩歌的境界。在學習臺灣當代詩人鄭愁予的《錯誤》時,文中有一句“這達達的馬蹄聲/是美麗的錯誤”我們按座位的相鄰關係把全班同學分成四組,討論並想象這個“錯誤”美在何處。目標一明確後,同學們便各抒已見,議論紛紛,小組中相互交流意見,相互訂正補充,每個同學都全心全意投入到這個“美麗的錯誤”的再現中去,自主思維,自由發言,自覺地創造新形象,從而得出許多新的觀點。長久的鍛鍊下去,其學習自主性必會有所提高,創新意識,創新思維油然而生。

  自主是創新的前提,沒有自主就談不上創新;而沒有創新也就無從展現自主,只有自主和創新的完整統一,才培養出知識經濟時代所需的新型人才。

  三、探索性原則

  探索性原則,是指教育教學活動要貫徹探索精神為學生創設探索情境,提出探索性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不斷地探索,得出結論,讓學生養成勇於探索的精神。在教學活動中使用“發現”、“探索”及歸納推理的學習方法以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方法。為了讓學生開動腦筋,我採用了創設探索情境、提出探索性問題的教學方法,把要傳授的基本內容歸納成幾個問題,用提問和討論方式讓學生髮表個人想法。在實際教學中,我一直使用分組教學的方法,對教學法中的問題採用分組建的方式讓同學們去展開討論,從不同角度去探索情況,體味道理,在教學美國女詩人狄金森的詩歌《籬笆那邊》時,我們設計了一個探索性的問題:就你的理解,你認為籬笆、草莓、上帝各象徵了什麼?同學們便熱烈討論起來,結合實際輔以自己的理解,每個人都去探索這些意象的象徵意義,結果抽生回答時,得出了許多的答案,對他們獨創、有價值的見解,當場予以表揚。即使學生髮表了錯誤的見解,也要熱情引導,決不批評、諷刺。教師要在討論中循循善誘,及時作出總結,鼓勵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不必強求死記硬背。

  四、民主性原則

  民主性原則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一種民主、平等氛圍。這種氛圍,更有利於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利於教學效果的提高。傳統的師生關係是教師怎樣說,學生就怎樣做,不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長期以來,給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的正常發展。在實際教學中,我注意了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的綜合運用,從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出發,不盲目地追求個人權威。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各抒已見,取長補短。在生活中,做到轉變角色,不再把他們當學生看待,讓他們成為自己的朋友或兄弟,平等地交換意見。從一個側面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五、啟發性原則

  啟發性原則是指在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根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並發展能力。孔子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就是啟發性原則的來源。現代教育中的“授之以漁”就是這一教育原則的最好解釋。啟發性原則提出的依據主要有兩點:

  A、根據“教學過程是教師教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的積極主動性相互影響的過程的教學規律”提出的。

  B、根據教學應發展學生的能力這一基本任務提出來的。只有啟發學生積極思考、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創新教育中實施啟發性原則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A、教師應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即承認學生是學習認識活動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在我的語文教學法中,我總是把班上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針對課堂上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每個小組充分參與討論,討論結束後由小組代表發言。讓學生真正自己解決問題。

  B、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魯賓斯坦說:“思維總是開始於疑問或問題,開始於驚奇或疑惑,開始於矛盾。”所以我們在學生理解教材、掌握規律的關鍵處設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導、啟發作用。

  在教學法美國作家房龍的《〈寬容〉序言》時,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給各小節概括一個小標題***便於讓學生理解故事情節***;故事中分別寫了幾種人,他們分別象徵著什麼;通過這個寓言式的故事片,作者想給我們什麼啟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怎樣來

  對待寬容呢?這些問題的提出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

  C、要在引導學生理解教材、掌握規律的關鍵環節,讓每個學生都有有解疑的機會,都有解疑的思考過程。在小組教學中,為了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討論中,我實行了一些獎懲措施:讓學習好的學生幫助學習相對稍差的學生,小組中一個人的意見代表小組中每個人的意見,一個人的成績代表小組中每個人的成績。有難同當,榮辱與共。每週結束後,我們還讓每個小組評出本小組在上週中表現優秀的組員進行分開表揚並予以加操行分的精神鼓勵。這樣,每個學生都有了解疑的機會,都有解疑的思考過程。集體的成長帶動了個人的成長。

  D、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學會思考,讓學生有解疑的能力。啟發性原則的含義之中就包含有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發展能力的意思,主要是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適當教給學生一些思考方法、學習方法,例如,怎樣才能提出問題,怎樣通過分析、比較,區分主要的和次要的,找出關鍵的詞句來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紅杏枝頭春意鬧”中就應讓學生抓住“鬧”來領悟春意盎然的景象。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記住學生是學習活動中的主體,要做到教師教的主導作用與學生學的積極性相結合,做到學習與智力相結合,避免“填鴨式”的再度發生。在課堂上要循序漸進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思考問題,並努力做到書本知識與直接經驗相結合。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學。

  6、因材施教原則

  因材施教原則 ,是指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提出統一要求,又要照顧個別差異進行有區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礎上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

  因材施教原則提出的依據重要有:

  A、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學校教育的目的任務所決定的。我們中小學要完成為各級各類建設人才打好基礎的任務,就必須向學生既實施全面發展的教育,又儘可能地發展每個學生各自的個性特長。

  B、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學生存在個別差異。這是一個重要的客觀的實際,學生在先天素質、後天環境的不同影響下,會有不同的發展水平,這就必須照顧個別差異進行有區別的教學。

  C、這是針對班級上課制的確侷限性而提出的。在班級上課制中,每一位教師對幾十個學生按同一內容、同一進度、同一教學方法上課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具體需要。只有認真研究因材施教的可行措施,並努力去做,才能彌補班幹部級上課制的不足,使用權第三產個學生都獲得比較好的發展。

  ③因材施教原則應注意的幾點:

  A、教師要樹立因材施教的思想。

  因材施教的思想實質,就是要根據每個學生客觀存在的個別差異以及學習和發展的實際可能性,施以最適合於他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比較充分地發展個性特長,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好的發展。在我們班中,我們的科任教師都採用了分層教學,即根據不同的學生學習情況進行不同的要求,提出不同的問題,佈置不同的作業。使他們對教材都有不同程度的掌握,對課外知識的拓展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穫。

  B、要改進班級上課的組織的形式,把集體教學與小組學習、個別學習的教學活動形式結合起來。

  在我所教的高一二班中,我一直大力執行小組教學,在每節課中,對於所學知識,都設計了10—20分鐘的討論題,由學生分組討論,交換意見,得出正確的答案。這樣能適當增加課上學生獨立學習活動的時間,有利於使教學要求和措施適合於不同發展水平和個性特長的學生。

  C、教師應認真瞭解和研究一個一個的具體學生。

>>>下一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