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的生死觀閱讀答案
人類文明程度的逐步提高,產生了某種樸素科學觀念,這是理性生死觀形成的一個因素。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關於人的生死觀》閱讀材料
人類何時才具有理性的生死觀?依我看,這主要決定於兩項因素:一是,依靠文明程度的逐漸提高,特別對自然界現象有超脫矇昧的認識,也就是有某種樸素科學觀念的產生;其次,積長期的生活經驗,對人生苦難有進一步的認識,開始懂得人之生老病死本無可避免,人間的真苦難在於社會不公,貧富懸殊,一部分人統治、壓迫、剝削另一部分人,人和人之間展開對於權力和經濟利益的爭奪愈演愈烈,成為社會常態。這就不可避免地使人深深地感覺到,人活著所遭受的不幸和苦難甚至比死亡還要難受、還要可怕、還更令人屈辱。這實在是生不如死。
在這種情況下,人的生死觀自然而然要發生變化。中國到了周朝就起了一個大變化。周朝時提出“遠鬼神、重人事”的治國方針。所謂重人事,就是將處理社會關係、重新確立新的宗法秩序、制定用於統治的“禮”擺在第一位,萬事“禮”為首,人生的第一要義是遵禮守法,安份守己。尊天是必要的,但天命不足恃;鬼神也是要敬的,但辦事不能只靠占卜問卦。人的苦難並非由天造成,實人自為之。夏日炎炎,冬夜嚴寒,“人生百歲,必歸其居***就是說,不可避免地要歸於死亡***”。相傳姜太公有一本《家教》流傳於世,其中有這樣幾句話:“羅網之鳥,悔不高飛;吞鉤之魚,恨不忍飢;人生誤計,恨不三思;禍將及至,恨不忍之。”這就是說,人之招災咎由自取,非“天命”使然。萬事皆在人為,就是“天命”亦可抗爭。中國五千年漫長的歷史,雖有各種迷信觀念盛行,但本土宗教意識淡薄,凡宗教都在政府當局控制之下***或被其利用***,這是很了不起的。對此,有周一代功不可沒。後世的人仍念念不忘此理,如宋歐陽修在《五代史?伶官傳序》中說道:“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從春秋戰國時代即先秦及其以後,由於時代的進步,社會鬥爭加劇並趨於激烈,人類的知識積累多了,自覺性也增強了,於是人對生命的理性思考大進一步,開始形成各種各樣的生命哲學。這裡不必細說,只略提以下三種:
一是儒家的生死觀。儒家思想在中國是長期占主導地位的思想,它繼承並發展了周代的“重人事”的主張,尊重人的生命價值,也就是要珍惜生命,生盡其用,有所作為,建功立業。人雖終有一死,但若能“立功”、“立德”、“立言”,就可以做到“三不朽”。所以,總的說,儒家的生命哲學是相當積極的。
再就是道家的生死觀。道家和儒家不同,不主張“人為”,而主張一切順其自然——“道法自然”。人要做到“無為”、“無事”、“無慾”,天下才會太平,國家才能治好。老子說過一句話:“死而不亡者壽”。這裡將死、亡兩字分開,賦予不同的含義,所謂“不亡者”即相同於“不朽者”,人雖死而其名其功業長存於世,這才是長壽者。這和儒家的“三不朽”思想頗相似。然而,道家對生死的“無常”、生命的短暫,也發出過無奈的感慨,如莊子所說:“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接下來就是宗教的生死觀了。在中國主要就是道教和佛教。道教奉老子為教主,實際上,它是繼承中國人古已有之的求長生的慾望。“求長生”、“求仙”固然不能成真,但道教所創造的一套養生健身之術,有些如太極拳、練劍等倒頗有益於人的健康。佛教在中國的傳佈使靈魂之說大為盛行。佛教不承認生命“常住論”,也不承認生命“斷滅論”,而提出一種所謂“因緣和合”的流動生命觀***後來演化為“輪迴論”***。等到傳入中國,大乘代小乘而興***大乘以救世利他為宗旨,小乘以修身自利為宗旨***,人死要投胎轉世輪迴之說深入人心***這和佛教的“業力說”和“中陰身”說亦有關***。此外,又摻入了中國的許多迷信觀念,於是相對於人間世界,便又創造出一個靈魂世界來。
《關於人的生死觀》閱讀題目
1.下列關於生死觀發展變化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人類文明程度的逐步提高,產生了某種樸素科學觀念,這是理性生死觀形成的一個因素。
B.積於長期的生活經驗以及社會的不公,使人們深深感覺到人活著所遭受的不幸和苦難甚至比死亡還要難受、還要可怕、還更令人屈辱,這些想法促進了生死觀的發展。
C.從先秦及其以後,由於時代的進步,社會鬥爭加劇並趨於激烈,人類的知識積累多了,自覺性也增強了,於是人對生命的理性思考大進一步。
D.周朝時提出“遠鬼神、重人事”的治國方針,標誌著中國生死觀的一次變革。
2.根據文意,以下說法正確的兩項是*** ***
A.“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歐陽修的這句話也是周代生死觀的體現。
B. 周朝的生死觀認為,人生的第一要義是遵禮守法,安分守己,聽天由命。
C.道家主張道法自然,一切順其自然,只有尊重天命、敬鬼神,才能把國家治理好。
D.道家的老子被道教奉為教主,所以道教的生死觀和道家生死觀是同宗同源的。
E.道教以“求長生”、“求仙”為目的,有違生命規律,但是道教的一套養生健身之術也有益於人的健康。 F.在中國,宗教生死觀的主要內容是道教生死觀和佛教生死觀,中國佛教提出的是一種“因緣和合”的流動生命觀。
3.“羅網之鳥,悔不高飛;吞鉤之魚,恨不忍飢;人生誤計,恨不三思;禍將及至,恨不忍之。”在文中要說明什麼道理?有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試分析儒家生死觀和道家生死觀的異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於人的生死觀》閱讀答案
1.D
2.AE
3.***1***說明的道理:人之招災咎由自取,非“天命”使然。
***2***作用:引用論證,增強說理力量。
4.相同點:***1***人生雖短暫,但功業是生命的延續。
不同點:***1***儒家生死觀是相當積極的,道家生死觀是相對消極的。***2***儒家生死觀主張尊重生命,“重人事”,要生盡其用,積極有為;道家生死觀尊重自然,道法自然,重天命,消極無為。***意對即可***
- 關於人的生死觀閱讀答案
- 關於科學的腦筋急轉彎
- 我心中的一道陽光作文
- 小孩房間衣櫃定製設計效果圖片
- 高中政治考綱熱點梳理
- 眼罩英語怎麼說
- 家居用品的公司名字
- 最美的生日經典祝福簡訊
- 有關簡歷中的自我評價怎麼寫
- 高中校園之星自我介紹_校園之星精選活動個人介紹
- 飛魚星路由器策略路由怎麼設定
- 怎麼樣可以白手起家
- 關於描寫雨的詞語精選集錦***2***
- 表達女生糾結的簽名
- 關於歲月長短時間流逝的句子
- 垃圾食品辣條的危害
- 高三數學函式的單調性及最值知識點總結
- 午餐吃什麼不困
- 三星液晶顯示器閃屏怎麼辦
- 讀俗世奇人有感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