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詩歌意象的特徵閱讀答案

  詩歌中的意象或多或少,或淡或濃地侵染著詩人的情思。我國古代詩歌中的意象具有那些特徵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中國古代詩歌意象的特徵》閱讀材料

  意象是詩歌的基本單位。意象是詩歌藝術的精靈。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裡曾論及“窺意象而運斤”,即指詩人當以審美意象構築其藝術世界;眾所周知,詩歌的創作十分講究含蓄、凝練。詩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輸,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則託物言志。這裡的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借景所抒之“情”,詠物所言之“志”,即為主觀之“意”:“象”與“意”的完美結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現實生活的寫照,又是詩人審美創造的結晶和情感意念的載體。“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的靜謐恬然是“人”“桂花”“月” “鳥”“澗”等意象使然。

  我國古代詩歌中的意象具有那些特徵呢?

  意象具有較強的情感性特點。

  劉勰說過,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詩歌中的意象或多或少,或淡或濃地侵染著詩人的情思。這又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第一,意象本身具有的固定情感傾向。

  古詩詞中的某些意象,因經過文人的多次使用而具有相對固定的思想情感。它們與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習俗、生活方式、心理特點等方面發生各種各樣的聯絡,在歷史的適應中被賦予了某些特定的言外之意和情感色彩。例如中國詩詞中的“月亮”就是一個含有哀思、別情***思鄉***的象徵意象:“長安一片月”“床前明月光”***李白***,“月是故鄉明”“永夜月同孤”***杜甫***。又比如,中國古代有“望帝啼鵑”的神話傳說,杜鵑在古詩詞中常與悲苦之事聯絡在一起。李白《蜀道難》:“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鵑啼血猿哀鳴。”杜鵑的悲啼總是能觸動詩人的愁情。

  第二,意象蘊含著詩人特定的情感。

  詩人的情感是變化的,具有不確定性。某時某刻某天或許都有不同的情感交雜,要表達這些複雜的情感,詩人並不是直接抒發而是往往藉助選擇最能觸動這些心情的意象來體現。這些意象是蘊含著詩人特定情感的。比如“遊子身上衣”並不是表現一件普通的衣服,而是表現陽光普照般的母愛;“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中的“病樹”和“沉舟”也不是現實事物的真實寫照,而是詩人惆悵而達觀的思想表現。

  當然,還需要注意的是,詩人選擇意象也考慮到意象本身的“形、聲、色、態”等方面。通常意象色彩的冷暖傳遞著詩人不同的情感體驗。一般暖色預示著熱烈活潑,積極向上,意氣奮發;冷色代表著冷漠低沉,消極頹唐,孤寂淒涼。在其他方面也如此。再有一點就是,成熟的詩人都具有自己的獨特的藝術風格,如李白的豪放不羈,杜甫的憂國傷民,杜牧的清麗雅緻,李商隱的殘冷隱澀等,無不折射著詩人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巨集觀的人生內在情緒。

  意象往往體現出含蓄性的特點。

  古詩中的意象往往言在此意在彼,具有含蓄、暗示的特質。正因為此,借景***物***抒情,融情於景***物***,情景交融等等“婉曲”的抒情方式和比喻、擬人、象徵、對比等修辭技巧的運用成了大家一致的藝術追求。

  例如,有的以物喻人,如屈原的詩歌常用香草美人比美好的事物或君子;用惡禽臭物比喻小人。有的以物寄情思,如“月亮”是“思鄉”的同義語,“折柳”代表離別,留戀之意。有的借景抒情,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也有的意象是作者思想的流露和願望的表達。如“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舟楫”非指船,而是指作者想入官場,施展才華的引薦之人。

  意象的表達具有虛實性的特點。

  詩歌的藝術魅力在“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梅堯臣***。這“如在目前” 的便是實象,“見於言外”的便是虛象。實象側重客觀事物的再現,而虛象則是由實象的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具體表現在詩文中多是一種暗示、象徵或修辭的運用。“境生於象外”,虛象體現著整個意境的藝術品位和審美效果。分清虛實對我們鑑賞詩歌有著重要的意義。

  意象的內涵具有豐富性的特點。

  中國古代詩人由於受特定環境的影響,不同的詩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同樣的意象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在抒寫心靈時力求“意”與“象”,“物”與“我”的完美結合。同樣是美酒,曹操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而李白卻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杜甫也如是說:“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同是李白“酒”在他筆下又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這種時樂、時悲,時愁、時喜,時離、時合都是通過“酒”這一意象來表達的。“酒”這一文化現象在古典詩歌中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解讀詩詞意象要根據詩詞的內容做具體分析,才能更準確地透視作者融鑄於詩詞的思想情感。

  《中國古代詩歌意象的特徵》閱讀題目

  1、蘇武牧羊時,曾把書信縛在雁足之上帶回祖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鴻雁傳書”。李清照詞雲:“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後世詩詞中的鴻雁意象成為表示音信意思進而表現思念的情感,這利用的是[ ]

  A、意象本身具有的固定情感傾向。

  B、意象蘊含著詩人特定的情感。

  C、意象往往體現出含蓄性。

  D、意象的表達具有虛實性。

  2、李白詩句“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中“浮雲”附著了漂泊之慨,而他的另一詩句“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登金陵鳳凰臺》***中“浮雲”則粘著了奸臣之意。由此可以看出[ ]

  A、意象本身具有的固定情感傾向。

  B、意象往往體現出含蓄性。

  C、意象的表達具有虛實性。

  D、意象的內涵具有豐富性的特點。

  3、根據原文的意思,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有了“月”和“江”的組合,於是就有了張若虛“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的人生探問和深沉的宇宙意識。

  B、“春花”“秋月”從意象本身具有的固定情感傾向看應該屬於預示著熱烈活潑,積極向上的暖色,但由於意象蘊含著詩人特定的情感,因此也就有了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時了?”這樣表現傷感情調的抒情詩句。

  C、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因此,鷓鴣也就成了古詩中離別的意象,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只今惟有鷓鴣飛。”

  D、意象的表達具有虛實性的特點,像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這類的遊仙詩,都是借虛寫實,通過夢境來寫現實的。

  《中國古代詩歌意象的特徵》閱讀答案

  1、A

  2、D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