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學作品中人與自然的關係看中西文化的差異閱讀答案

  在偉大的自然面前,人類便憑藉自己創造的神取得了跟自然對抗的和諧。但這種和諧表現在文學作品中,有不同的內涵。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從文學作品中人與自然的關係看中西文化的差異》閱讀材料

  ① 在人與自然的關係面前,人的力量總顯得渺小、微弱,而人類征服自然的衝動又從不會被遏止。因此,無論是人類童年的神話,還是今天的幻想,冥冥之中總會出現“神”的概念。之所以出現“神”,就是因為人類認識到自身力量有限,故寄希望於超乎人甚至超乎自然的“神”上。這樣,藉助神力既可表現出人類的一種希望、一種寄託,也可以產生心理上的一種平衡、一種慰藉,而對自身能力的認識也更近乎客觀。

  ② 於是,在偉大的自然面前,人類便憑藉自己創造的神取得了跟自然對抗的和諧。但這種和諧表現在文學作品中,便有了不同的內涵:西方的神主宰人類的命運,中國的神被人主宰著或被人的意念支配著。由此產生了兩種不同的風格:在中國作品中,人的氣魄、精神被表現得登峰造極,大有主宰自然、扭轉乾坤之神力——愚公最終“移”走了山;精衛一直填海不已,其成功已勢在必然。

  ③ 而西方作品中,人就顯得格外渺小、微弱了,《老人與海》中的聖地亞哥在自然面前,總是無能為力,出海無功而返。但作為自然的征服者,卻從不敢也從沒有在偉大的自然面前停止過自己探索的腳步,儘管這種力量很微弱,在很多的時候都要付出極大的代價甚至失去生命,他們仍不會屈從命運,仍在不斷地同自然抗爭,向自然宣戰,正如文中所說:“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④ 也就是說,在對待自然的問題上,中國作品看重神力,以浪漫主義的手法給人以鼓舞,充滿了樂觀、自信;西方作品看重人力,探求神力,以現實主義的手法給人類提出一個嚴竣的課題,但我們讀後卻不感到悲觀,反而會繼承一種精神,產生出一種莫明的衝動和很強的征服欲。

  ⑤ 西方的“神”主宰著人的命運,因此,西方人看重個人的力量;中國的“神”被人主宰著,因此,中國人看重外物的利用。被神主宰的,總探求自身的解放,故探索永遠不會停止,人類自身也不斷地在自然面前獲得一定的自由。幻想主宰神的,在意念上總是勝利者,故不去或很少去探索,人也總會受制於自然而得不到解放。看重個人力量者,認為一切成功都來源於自身的努力,因此遇事多從主觀方面找原因,以通過自我的調整和努力獲得對自然的駕馭,他每走一步,無論是前進還是後退,無論是經驗還是教訓,都是一種啟示,都有助於今後的努力——這種人比較自信,不看重外界因素的影響,“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自我奮鬥是這種思維的外化。

  ⑥ 在征服自然的行動上,西方多出於一種理性指導下的實踐,其有節、有度,不太合常理但符合實情,有很強的現實性;中國多緣於感性認識上的一種理論,沒有什麼限制,雖有道理卻不符合實際,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西方人務實,崇尚實幹,重物質財富的創造;中國人務虛,崇尚清淡,看重精神的作用,而很少考慮後果如何,重態度而輕能力。西方人尊重科學,崇尚理性;中國人崇拜迷信,強調感情。由此而產生不同的人才:西方出現了許多腳踏實地的實業家、科學家,中國卻培養出一大批誇誇其談而不著邊際的空想家,使我們至今仍蒙受其害。

  ***選自《從文學作品中人與自然的關係看中西文化的差異》,有刪改***

  《從文學作品中人與自然的關係看中西文化的差異》閱讀題目

  12.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 *** ***5分***

  A. 早期在人與自然的關係面前,人的力量總顯得渺小、微弱,人類知道自身力量有限,所以人類藉助神來表現寄託,東西方都是這樣。

  B. 文章多第三段用聖地亞哥的例子來證明西方作品多表現人力渺小而人又不屈從於命運,其實質是對神力的一種否定和反抗。

  C. 人類之所以寄希望於神,是需要從中找到生心理上的平衡和慰藉,從而讓人取得跟自然對抗的能力,最後改變自然。

  D. 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是東方人重視利用外物的表現,這種人遇事不看重外界因素的影響,多從主觀方面找原因。

  E. 在對待自然的問題上,西方作品常常會突出在自然面前人的力量雖然顯得很渺小,但人類從來不會屈從於自然這一主題。

  13.根據文意,下列推斷不合理的一項是*** *** ***3分***

  A. 人類力量渺小,但人類征服自然的衝動從不會被遏止,因而“神”的概念就不會被遺忘。

  B. 中國神話故事裡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的成功取決人的意願,歸根結底是人主宰的結果。

  C. 聖地亞哥沒有屈從於命運,不斷地同自然抗爭,這種精神意志必然使這種抗爭獲得勝利。

  D. 中國出現誇誇其談而不著邊際的空想家是因為建立在感性認識上的理論重虛乏實,理性缺位。

  14.從文章內容來看,作者認為中西方有哪些文化差異?***4分***

  15.每年的六月高考前夕,不僅學生家長忙,神仙也很忙。各種寺廟燒香拜佛的人絡繹不絕,其中不少是學生家長。根據本文文意,請分析造成這結果的原因是什麼。***4分***

  《從文學作品中人與自然的關係看中西文化的差異》閱讀答案

  12.AE 解析:B不是引用論證,是舉例論證;C人類寄希望於神的原因有二,一是人認識到自身渺小,二是人希望取得跟自然對抗的和諧;D這是西方人看中個人力量的表現。

  13.A 解析:B、愚公沒有神力,只是藉助神力;C、聖地亞哥沒有“獲得全勝”;D、“不相信自己”錯誤,他們也相信自己,但太崇拜神力。

  14.① 在自然面前,中國作品看重神力;西方作品看重人力,探求神力。中國作品用浪漫主義的手法來表現樂觀、自信;西方作品用現實主義的手法來表現奮鬥。***2分***

  ② 在征服自然的表現上,西方人務實,崇尚實幹,重物質財富的創造;中國人務虛,崇尚清淡,看重精神的作用,而很少考慮後果如何,重態度而輕能力。***或答“西方多出於一種理性指導下的實踐,其有節、有度,不太合常理但符合實情,有很強的現實性;中國多緣於感性認識上的一種理論,沒有什麼限制,雖有道理卻不符合實際,有很大的盲目性。”******2分***

  15. 中國人崇拜迷信神力。很多人雖然內心並不非常迷信神力,也表現出追求自由、科學的個性,但當自感力量有限時,仍會產生幻想,寄託希望於神靈的保佑。這是追求心理平衡與慰藉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