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大眾時代閱讀練習及答案

  大眾其實從來沒有變,“大時代”中的中國人,無論堅信哪一種理論和思想觀念,顯然排斥孤立、冷漠。以下是小編給你帶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中國式大眾時代》閱讀材料

  中國式大眾時代

  石勇

  170多年前,法國曆史學家托克維爾敏銳地捕捉到,“大眾”出現在了歷史的地平線上,歐美將進入大眾所主導的時代。差不多半個世紀後,同樣是法國人的勒龐發現,大眾的理效能力非常值得懷疑。又過了半個世紀,在1930年代,西班牙哲學家加塞特發現了“大眾災難”的祕密——納粹德國不過是大眾集體非理性的合乎邏輯的結果。①

  “大眾”這一概念,隱含著是“現代社會”的產物。而我們說到以巨集大敘事、激昂理想為特徵的“大時代”和以個體、群體的小情趣、小偏好為特徵的“小時代”,恰恰和“大眾”、“現代社會”這兩個概念息息相關——它們都是公共領域裂變①的結果。②

  從英國工業革命時算起,包括以上的時間片段,無疑都是西方在現代化程序中的“大時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命題巨集大、高遠,其間,伴隨著殘酷的戰爭。在時代議題中,個人和小群體的趣味偏好無容身之地。西方的現代化歷程、中國從1911年到20世紀80年代的歷程已經說明了這一點。一個“大時代”,無人可以抗拒。因為不跟隨、參與、介入,個人將找不到意義,將有被拋棄感。在“大時代”可以找到的自我面前,“小時代”的那種渺小的自我幾乎不堪一擊。比如,20世紀30年代,在革命面前,一些具有“小資產階級”情調的富家子弟,一些學生,就會感到個人的那些小情調是多麼可笑。革命所對應的“大時代”,使他們沒有任何猶豫地迅速埋掉他們過去的自我。然而按照勒龐、弗洛伊德、加塞特等人的說法,大眾身上燃燒著的那些非理性的激情,極容易成為玩巨集大敘事、政治修辭的領袖人物改變政治結構的能量。毫無疑問,在這樣的大眾眼中,個人趣味、偏好渺小得不值一提。③

  20世紀90年代以後,“大時代”終於開始退場,儘管那些並未實現的政治、社會、文化理想仍然是巨集大命題,但物質主義、技術、市場、媒介對生活的介入越來越深,它們所構築的公共領域,以及文化工業的生產機制,已經可以讓人們有條件在漠視社會問題的時候好好地玩一下了。到今天,無論是當一個“狗粉”,成為明星的“***”,看韓劇,還是一幫人玩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全仰賴於技術、物質、市場和媒介的支撐。有了點錢,有了偶像,有了商品道具,“小時代”的大眾才有玩的。而玩這些,對於大多數人的心理結構來說,無疑比關心國家大事更快活。④

  大眾其實從來沒有變,幾百年來都是那些人,他們所追逐的東西在他們心理上的功能也從來沒有變,無論它是國家、民族、錢,還是明星,都是精神寄生或心理謀生的物件。但公共領域的構成機制變了,大眾在精神上寄生、心理上謀生的物件變了,________________,就今天中國“小時代”的發生邏輯來說正是如此。它完全就是在中國現代化程序中,技術、市場、媒介、物質的產物。和西方的政治社會文化理想一定程度上已經實現,從而有了基礎在現代律令下世俗化、消費娛樂化、個人群體趣味化並不一樣。中國的“小時代”,是靠逃避未完成的巨集大命題,漠視政治社會文化的困境來做到的。⑤

  “小時代”的登臺,對應的,是一個已經被物質主義所支配、而且技術媒介發達的社會經濟結構。這樣的一個社會經濟結構,使得個人、群體的趣味、偏好有了自由表達的條件,而且已經具有了可以讓人們逃避政治參與和文化想象的功能。它既不是巨集大理想一定程度已經實現的自然結果,也不是可以實現整個社會變革的前奏。它只能推動經濟結構朝向於更加滿足人們的物質慾望的變化,以及文化工業創造出更加精巧的形式。⑥

  “大時代”中的中國人,無論堅信哪一種理論和思想觀念,顯然排斥孤立、冷漠。但就“小時代”的大眾,其背後關於唯我主義、相對主義、享樂主義的預設而言,在精神旨趣上,恰恰和“大時代”所要求的精神旨趣構成衝突。在“大時代”的預設中,改變一個社會要大家一起來幹,而一群不關心、不參與公共事務的人,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呢?對此,“小時代”的大眾迴應:這是我的自由。唯一的問題只在於:當“大時代”中的自由很脆弱時,“小時代”中的自由,是很牢固的嗎?⑦

  [注]裂變:物理學名詞,指的是質量最大的原子核在受到其他粒子轟擊後分裂的過程,原子核裂變時會釋放出巨大的難以控制的能量。

  《中國式大眾時代》閱讀題題目

  1.文章第一段中“地平線”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文 章第三段中“這樣的大眾”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作者認為中國從“大時代”轉入“小時代”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選擇恰當的一項填入第五段的劃線處。*********2分***

  A.於是大眾趣味也隨之變化

  B.於是社會心態也隨之變化

  C.於是時代特徵也隨之變化

  D.於是文化 傳統也隨之變化

  5.下列各項中符合文意的一項是*********2分***

  A.無論“大時代”還是“小時代”,作為個人都無法抗拒,只能隨波逐流。

  B.當今中國大眾已進入了追求經濟利益,注重社會財富積累的“小時代”。

  C.“小時代”的精神旨趣雖與“大時代”有衝突,但這並非社會變革的前奏。

  D.“小時代”裡的大眾生活在孤立冷漠之中,但他們卻認為這是一種自由。

  6.聯絡全文,簡析第二段中“裂變”這個詞語在表達上的妙處。***3分***

  7.簡要分析本文的寫作意圖。***3分***

  《中國式大眾時代》閱讀題答案

  1.時代的開端

  2.燃燒著非理性的激情而追隨大時代的大眾

  3.社會經濟結構、公共領域的構成機制、文化工業的生產機制發生變化,物質、技術、市場、媒介深度介入生活

  4.C

  5.C

  6.化用物理學名詞,生動地表現出社會變革力量強大而不可抗拒,與後文“幾乎不堪一擊”、“迅速埋掉”等詞語照應,充滿力度。

  7.對小時代中人們一味追求個體自由、不關心公共事務的行為進行反思;告誡人們要警惕大眾的集體非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