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專業選擇注意事項

  志願填報是高考錄取之前的一個專案,是考生進入大學的一個必經專案,關係到廣大學子的命運。高考志願表中,在院校、專業的下面設定一個“專業服從調劑與否”欄目,究竟填報“服從”還是“不服從”,要求考生必須在學校與專業之間進行一次博弈。

  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高考志願填報專業選擇相關注意事項。具體內容如下,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注意事項一、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在每年的高校錄取中都會發生因條件不符而被退檔的現象。2012年因為身體原因被退檔考生有20多位。究其原因,就是在志願選報時,忽略了實際情況,沒有實事求是選報適合自己的專業。

  在《招生專業目錄》或各院校的《招生章程》中,每個專業都有自己獨特、明確的專業限制條件,如身體、身高、性別、性格、年齡、形象、語種及單科成績等要求。家長在幫助考生選報專業時不可只求分數不吃虧憑分論天下,更不可憑藉自己的主觀意願,不顧及考生實際,越俎代庖全權做主。家長和考生要在熟知專業錄取要求的情況下,實事求是地從考生實際出發,結合平時學習成績,身體狀況、性格特點、理想愛好等,全面分析考生優劣,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潛能與優勢,揚長避短,避開限報及禁報專業,恰如其分地選報適合自己的專業。什麼才是好專業?適合考生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專業。

 

  注意事項二、專業和院校一樣重要

  選報一所名牌大學是許多家長及考生的共同願望,這無可厚非。名牌高校不僅能讓人接受到良好教育,校園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人文環境也能潤物細無聲地幫助考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可以受益終身。

  但是,考生選報志願時,專業選擇也很重要。因為專業很多時候就是未來的行業,決定著今後所從事的職業。專業選擇是職業定位及人生髮展的第一步,它不僅關係到在大學學什麼,更關係到今後幹什麼。選報志願時如果僅僅關注院校,忽視專業,輕者入學後後悔不已,想方設法轉專業;重者厭倦或放棄大學生活,重返高考考場;更嚴重者會影響一生的發展與幸福。所以我們認為:志願選報時專業選擇與院校同等重要。

 

  注意事項三、看清專業的真面目

  面對諸多院校琳琅滿目的專業名稱,一些考生及家長“一頭霧水”,感覺像“霧裡看花”一樣。

  有的家長和考生會望文生義,從專業名稱上妄加評定專業內涵。如看到“航空”、“航天”字眼,就認為都是研究製造飛機的專業,殊不知二者差別很大。“航空”研究的是地球大氣層內的飛行器,如飛機、熱氣球、飛艇等;“航天”研究的是大氣層外的飛行器,如運載火箭、載人飛船、各種衛星等。可見,一字之差,謬以千里。

  家長和考生如何“撥開雲霧”,清晰明瞭地識別專業的真實面目呢?我們認為,家長只有提前做好功課,從類似《高考專業介紹與選擇指導》的書中、從招生通訊《招生專業目錄》中、從《院校招生章程》中、從各院校網站上,通過不同渠道瞭解院校專業培養目標、培養要求、主幹學科、主要課程、實踐性教學環節和修業年限、畢業後授予的學位及就業具體流向等事宜,才能“慧眼識真金”,迅速地揭開專業面紗,將專業內涵瞭解透徹,有的放矢地選擇專業。
 

  注意事項四、傳統專業與新興專業的選擇

  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傳統專業。近幾年,新興專業也時有產生,有的是兩個專業交叉形成的,如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是地理學加計算機技術的交叉學科,是指在計算機軟硬體系統支援下,對地球表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佈資料進行採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科學;有的是從大專業中分離出來的專業,如給水排水專業是從土木工程專業中獨立出來的一個專業,是負責房屋上下水工程、城市地下水管網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維護工程的學科;還有的是為適應經濟發展應運而生的專業,如會展專業是會議業和展覽業的總稱,是一個新興服務行業,是我國今後十年最具發展潛力的十大行業之一。

  對於院校的傳統、特色、主打專業,只要成績允許,家長和考生可以放心大膽選報。一般來說,傳統專業在院校錄取分數中相對偏高一些。而對於新興專業,一方面要看到新興專業培養的是社會發展和國家經濟建設急需行業的專門人才,有利於今後就業,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新興專業可能在教學上還沒有形成相對獨立、完善的教學體系,在教學資源、裝置、師資上還有所欠缺,是在實踐中逐步摸索前行的,還需要時間的沉澱與檢驗。所以,考生和家長在選報時還需冷靜分析、斟酌利弊、慎重取捨。
 

  注意事項五、冷門專業和熱門專業的選擇

  “冷、熱門”專業是人們在填報志願時根據現實的就業難易、就業收入和工作環境等情況而衍生出來的。其實“冷”與“熱”是相對於某一時期的社會熱點、市場需求和就業形勢而言的。

  在中國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顯示:報考時所謂的“熱門”專業,如法學、電腦科學與技術、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等專業,如今在就業上遭遇了寒流,已連續3屆***2007年-2009年***畢業生失業人數最多;報考時的“冷門”,90%的調劑專業,如地質、船舶與海洋、石油、採礦、油氣儲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等,如今薪資、就業率持續走高,成了就業“香餑餑”。所以,家長和考生在志願選報時不要過分追求當時之“熱”,冷落一時之“冷”,要遵循“熱”極必反,“冷”極必“熱”的規律,結合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需要,設立長遠目標,合理選擇專業。

  高考志願填報常識:

  每年一度的承載著一千多萬個家庭希冀的高考,是我國最重要的國考。掌握高招報考技巧,成功填報高考志願是極其重要的。高考志願填報是一門非常複雜而又“深奧”的學問,這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說它複雜是因為高考志願填報所涉及的相關因素、環節、條件有許多,無論哪一個因素都不能忽略,哪一個環節都不能缺少,哪一個條件都必須具備。高考志願填報常識

  在這裡我想介紹以下幾方面的高考志願填報常識,供大家參考。

  關於填報志願需要考慮的一些原則:

  第一個原則,依據理想、愛好選報志願。必須明白自己的理想是什麼,自己的愛好是什麼,以這個為出發點來考慮選報自己的專業。如果說很簡單的按照我自己的分數,我對號入座選了某個學校正好能進去,然後進了某個專業。但是這個專業或許你不喜歡,不喜歡你就沒學習動力,也學不好,今後你學了這個專業,必然是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你到這個工作崗位上,沒有興趣,於是事業心也不強,沒有進取心,到時候你在職場上可能發展也不會很好。你一定要有個自己喜歡的東西去學、去從事,那麼你今後就會有很大的積極性、主動性、進取性,你無論在學業上還是在事業上都會有比較好的發展。

  第二個原則,憑據自身素質填報志願。選擇專業僅僅是你的理想、你喜歡還不夠,還要有你的素質是不是適合搞這個專業,很重要。有很多學生盲目的選擇社會上熱門的專業,其實他的素質可能並不適合搞這個專業。每個行業都不一樣,比如說你做會計,會計需要什麼?要非常細心、責任感要強。你要做律師,最基本的要求除了政治素質、思想素質等等以外,最重要還有口才要好,要能說會道,應變能力要強。

  第三個原則,跟就業掛鉤填報志願。

  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就業。因為讀書,最後都是要去就業,找工作。現在社會上有很多就業的資訊,包括一些大學就業情況怎麼樣,都有公佈,大家可以去關注作為填志願參考。我要特別提醒的是,就業的情況總體來說是一個變化的情況,近幾年就業好不等於四年以後就業就好。

  要根據國家發展戰略看就業。現在可能這個行業並不是非常需要人,但是國家政策在那裡,今後幾年這個行業是要發展的,正好你四年畢業出來這個行當很需要人,你就業就非常的好。我舉個例子,比如說地鐵,現在全國的大城市都準備建設地鐵,地鐵建設和管理需要大量的各方面的人才,要有管理的、搞通訊的、搞機械的,各種各樣的人才。如果學地鐵專業的人,現在畢業可能找不到工作,但四年以後你就會非常熱門。所以要關注國家發展的一些重大的決策。

  第四個原則,為繼續深造創造機會。現在教育有一個說法叫做“立交橋”,除了這一次高考填報志願以外,還有很多選擇的機會,叫做二次選擇的機會。我這裡舉幾個例子說,比如說分數比較好的人,很多人今後肯定還希望讀研究生,讀研究生的時候專業可以再做一次選擇,學校可以再做一次選擇,地域可以再做一次選擇,並不是說我這次就定終身了。

  第五個原則,擇校比擇地域更重要。每年北京、上海、天津、山東等地的學校以及沿海的省份好學校競爭力都很強,同樣檔次的學校,上述地區的學校都會比中、西部的高出十幾分或幾十分,這就需要你權衡一下究竟到那裡去好。在實力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大學之間,應該選擇有名氣一點的大學,不要盯在地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