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英語專業學生寫作中出現的問題
英語寫作,作為一項非常複雜、綜合的心智操作過程,不同於一般性作為一種動作技能的英語書寫。就寫作知識範疇來講,寫作者需要有寫作修辭能力、主題組織能力和自我概念能力。Il就高中生的英語寫作發展狀況來說,需要具有書寫能力、醞釀能力和組織框架能力以及潤色修改能力,等等。就影響高中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因素來說,包括語言因素和非語言因素,前者如英語口語、詞彙、語法、修辭技巧以及漢語的寫作能力等.後者如認識能力、寫作策略、思維模式、母語遷移等。
一、針對內容空洞無物的問題,採用體驗式英語寫作教學和寫作前創造方法、技巧相結合的模式
學生針對同一題目寫出的文章,就像經過了批處理一樣,這主要是結果教學法佔主導地位的課堂教學下的產物。結果教學法忽視了寫作過程本身的複雜性,缺乏對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所遇到困難的瞭解和認識,學生的整個寫作過程都是在教師的完全控制下完成的,沒有自由創作的空間,學生只關心分數的高低,教師只關注最後的寫作結果。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寫的文章往往內容空洞無物、結構生搬硬套、表達平淡無力。要想使學生做到作文內容豐富,思想內涵深刻,可以採用體驗式英語教學和重視寫作前創造方法、技巧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體驗性學習理論由美國體驗學習專家庫伯提出,1984年他推出了第一部專著《體驗學習——讓體驗成為學習和發展的源泉》,系統地梳理杜威、勒溫、皮亞傑等人的教育思想,吸收了哲學、心理學、生理學等最新研究成果,形成了獨特的體驗性學習理論。
體驗性英語寫作是針對學生無話可寫、文章內容單薄和詞不達意的情況下提出的一種新型寫作方法,其內涵是教師通過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直接體驗,或通過閱讀、看電影、網路學習等方式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間接體驗,把生活之源引入寫作教學。比如針對“老年人應該和他們的子女住在一起嗎”這樣一個作文題目,可以組織學生去敬老院感受老年人生活;或者町以通過電視短片瞭解老年人的生活;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網路、圖書館等查閱老年人生活的相關資料,以獲得間接體驗。喚起他們“有話想說”、“有話要說”的激情,然後轉入寫作前創造方法和技巧階段。
在這一階段,作者不必過於注意文理是否通順、遣詞造句是否合乎語法規範以及文采等,而是讓自己“解脫”出來,放開手腳,無拘無束,任憑想象和思維的觸角多方向、多維度地在自己腦海、記憶的雷達上搜尋與題目有關的素材,這是寫作很關鍵的、不可缺少的一個階段。
創造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分為自由寫作法、激發思維法、樹枝分叉法、魔方六邊法、五個w法和戲劇法。
自由寫作法就是在固定的時間內不停地寫,不用擔心文理、語法、拼寫、錯別字和標點符號;激發思維法在英語中的基本意思是指在解決某一具體問題而召開的會議上,參加會議的人圍坐一起,毫不拘束、毫無顧忌地就問題進行充分討論,瞭解情況,分析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各種途徑,以求最佳的方案。
激發思維法作為寫作的創造階段所採用的一種技巧,就是用詞或者片語把所有出現在你的腦海中的與題目相關的細節、感覺、例子、想法和觀點等列出一個清單來;樹枝分叉法作為寫作創造階段的一種技巧,是用一種很直觀、很視覺化的方法來描述所創造出來的內容之間的邏輯、層次關係心;魔方六邊法是藉助魔方的六邊形框架的視覺效果,從描述、比較、聯想、分析、運用和論辯六個方面來就某個既定題目進行創造活動,它能夠幫助寫作者從不同角度、側面去認識、探索和發掘,開闊思路,創造很多有用的素材舊;五個W法,就是用提問的方式***從人、事、時、地、因進行提問***幫助寫作者就題目進行了解、調查和思考,能產生很多的基本素材;戲劇法則是從行動、行動者、環境、動機和方法五個戲劇成分來就某一問題進行發明創造。
根據具體的題目和寫作情景,可以選用其中的一種方法或者把幾種方法結合起來。針對上述老年人的問題,在經過體驗性英語寫作教學後,就可以採用激發思維法,把“有話想說”、“有話要說”的激情推向極致。
二、針對用詞不得當、結構沒有邏輯和文體意識不強的問題。採用以讀促寫和體裁教學法相結合的模式
在學生作文寫作的過程中,在措辭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用詞單一、多用概括性的詞、用詞口語化。在結構方面,沒有邏輯,語篇連貫性差。此外,文體意識不強,這種情況主要是輸入不足造成的。寫作是一個輸出的過程,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沒有足夠的輸入,那麼語言的輸出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這也被二語習得理論中的輸入理論所驗證,Krashen提出的可理解性輸入假說認為決定外語習得的關鍵是接觸大量可理解的、有趣又關聯的目的語舊o。
當習得可理解性的輸入達到一定語言能力時,語言能力自然產生。把gra$en的輸入說引申應用到寫作教學領域,就是應該促進加強讀和寫的結合。近年來,認知心理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及閱讀與寫作課的專家們通過理論研究和實踐分析後認為閱讀與寫作是兩項相對獨立又相互依賴、相輔相成的技能。這一結論對寫作教學有很大啟發一。
中國的很多俗語,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觀千劍而識器,操千曲而知音”、“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等,都適用於外語教學。寫作技能的提高離不開知識的積累,而大量的閱讀是語言技能積累的重要途徑和主要源泉。
大量的研究表明,閱讀能力強的學生寫作能力要比閱讀能力差的學生在措辭、句子結構、謀篇佈局和語言風格等方面都略勝一籌。因此,大量閱讀英語原文,從中吸取營養,既能提高閱讀能力,又能增加語言輸入,培養語感,產出的文章更為有血有肉、豐富多彩。
但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扮演好導師的作用。第一,教師在學生選擇閱讀材料時應當予以引導,為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材料時應當仔細分析,注重內容的趣味性、現實性和實用性,並且難度適中。這樣的材料才能夠吸引學生,才能調動其閱讀興趣。而且材料應以英美原文為佳,以確保學生學到的是地道的語言。此外,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多教他們語篇分析。語篇分析大致可以從巨集觀和微觀兩方面著手。
巨集觀方面主要分析謀篇佈局,包括體裁、巨集觀結構或圖式結構,或語篇模式、段落展開、文體風格;微觀方面主要看遣詞造句,包括銜接方式、修辭手段、句法、措辭等。
分析一般按先巨集觀後微觀、先整體後區域性的順序由粗而細進行。
通過語篇分析,才能形成閱讀圖式,提高寫作質量。
否則,僅有閱讀的量而沒有閱讀的質,寫作水平仍難提高。
就象朱光潛先生所說,有人雖然“終身在看戲、唸詩、讀小說”,卻始終“寫不出一曲戲、一首詩或一篇小說”。馬廣惠和文秋芳認為在英語教學中也不乏這樣的現象即有的學生閱讀測試成績很好,英語寫作水平照樣很差。
這也契合了體裁教學法的教學理念,體裁教學法與結果教學法、過程教學法相比,產生較晚,但它的影響已經波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體裁教學法認為寫作與語言知識密切相關,只不過它認為寫作隨著社會語境的變化而變化哺J,並由此產生了推銷信、科研論文、報告等與不同語境相適應的語篇體裁,認為學生可以通過有意識地模仿和分析範文提高寫作能力。
三、針對反覆犯錯、不能學以致用的現象,採用合作學習與過程教學法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通過對學生寫作的批改和總結髮現,有些學生經常犯同樣的錯誤,這次教師批改時指出來了,下次還犯。並且,對於一些學過的寫作知識,有些學生也不能很好地應用在寫作過程中。這主要是由於忽視寫作過程造成的。在通常的寫作中,學生只寫一稿,教師是學生作文惟一的評閱者。針對這種情況,可以採用合作學習和過程教學法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過程教學法始於20世紀70年代,它把寫作視為一個過程,而不僅僅著眼於最終的寫作成果。與結果教學法相比,它的明顯優勢是強調修改的作用,因為結果教學法的寫作模式是線性的,即大綱——寫作——編輯,只包含一個寫作步驟。而過程教學法的寫作模式是往復式的,即草稿——修改——再修改,包含三個寫作步驟,即預寫——寫作——修改。其實,寫文章是一個不斷修改的過程。
有人主張要多寫,這當然是很重要的,但如果不重視修改提高,只能是錯誤的不斷霞復。因此,寧可寫得少些,也要保證每寫一篇都能提高一步。在美國大學裡,rewri.ring在寫作教學中佔有特殊地位一J。在重寫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同伴互評,這也是合作學習的體現。
合作學習就是通過大家共同學習來促進自己和他人學習效果的最大化,實現共同的學習目標。因為通過同伴互評,每個人都能為自己設定一個作文好壞的標準,瞭解和學習別人的觀點、思路、寫作技巧和表達方法。
並且,同伴互評能夠促使自己在寫作時更多地考慮讀者的反應,從而避免錯誤的產生。莫俊華針對同伴互評做的實證研究表明,有高達83%的學生表示同伴互評能夠幫助他們發現和改正自己作文裡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