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周弼閱讀題及答案

  《夜深》的作者是宋朝的周弼,這是一首即事成詠的小詩,描寫詩人雪夜讀書的情景。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夜深》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夜深》閱讀原文

  【宋】周弼

  虛堂人靜不聞更,獨坐書床對夜燈。

  門外不知春雪霽,半峰殘月一溪冰。

  《夜深》作品譯文

  我獨坐書床,挑燈夜讀,在這安靜的夜裡連打更聲都沒有聽到。門外,不知什麼時候,春雪已經停了。遠望天空,一彎殘月掛在半山;近看門前,一灣流水悄然成冰。

  《夜深》作品鑑賞

  這是一首即事成詠的小詩,描寫詩人雪夜讀書的情景。題目用“夜深”而不用“夜讀”,可知其側重點不在於寫讀書,而在於寫讀至夜深時分周圍環境給予自己的感受,這種感受,實際上又從側面表現了專心夜讀的意趣。

  一二兩句,首先從室內氛圍寫起,然後點出讀書人。“虛堂”、“人靜”、“不聞更”,都是“獨坐書床對夜燈”的讀書人的感覺。按正常的順序,應是“獨坐書床對夜燈,虛堂人靜不聞更”。現在倒過來,先寫感覺,後寫感覺的主體,正是為了突出夜深人靜的環境氛圍。詩人獨坐書床,燈下苦讀,不知不覺已到深夜,竟連更聲也沒有聽到。短短兩句,緊扣題目,把深夜室內的景象給寫盡了。三四兩句,詩人宕開詩境,轉換空間,由室內而“門外”,妙在避實就虛,另闢新境。門外,不知什麼時候,春雪已經停了。遠望天空,一彎殘月掛在半山;近看門前,一溪流水悄然成冰。這一切都是在詩人夜讀時不知不覺中發生的,暗示時間的推移,夜讀已久。“不知”二字,如實地寫出詩人久讀後起身開門四望的瞬間感受,也透露了詩人夜讀後安恬自得的心情。

  周詩寫的是寧靜安適的心境。一、二句寫詩人獨坐燈下苦讀,不覺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變化襯托了詩人夜讀時的投入和專注。

  《夜深》作者簡介

  周弼***一一九四--一二五五***,字伯弜,***又作伯弼,正卿***,汝陽***今河南汝南***人,祖籍汶陽***今山東汶上***。周文璞之子。與李龏同庚同裡。詩書畫皆工,尤擅畫墨竹。寧宗嘉定間進士***《江湖後集》卷一小傳***。曾任江夏令。十七年***1224***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歸故居有以書相問者》***。以後仍漫遊東南各地,是否復官不詳。

  生前刊有《端平集》十二卷,已佚。寶佑五年,李龏摘其古律體詩近二百首,編為《汶陽端平詩雋》四卷。事見本集卷首李龏《汶陽端平詩雋序》。周弼詩以汲古閣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為底本。校以顧氏讀畫齋刊《南宋群賢小集》本***簡稱群賢集***。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卒於理宗寶佑三年***1255***。

  傳世作品有墨竹雙禽圖,古柏翠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