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中后土是誰

  后土皇地祇,又稱后土娘娘。天地動靜,陰陽互根。天欲化物,陰陽交合,上取天精,下取地精,陰陽孕化,氣運成塵,塵有玄道,精微聚合,漸始初生,生生之類,人立其中。下面小編給你們講下后土是誰?

  后土皇地祇,又稱厚土娘娘。源於母系社會自然崇拜中的土地與女性崇拜。全稱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是道教尊神“四御/六御”中的第四位天帝,她掌陰陽,滋萬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相傳她是最早的地上之王。後與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臺,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

  “后土”是上古原始母系社會在土地崇拜中對土地神只與女性崇拜的尊稱,後來才把它神格化和人格化。史籍不乏記載,正史查之有據。但由於史籍記載簡略、繁雜,且歷代學者各有不盡相同的種種解釋,今人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詳述其淵源,眾說紛壇,版本不一。

  后土在道教體系神話中被列為四御/六御之一,與玉皇大帝管理天上相反,她是主宰大地之神。她是一位女神,被人們稱為地母,而玉皇大帝就被稱為天公。在為她建立的神廟裡,人們把她塑造成一位端莊的女性,一般民眾稱她為后土娘娘。人們相信,該神是農業獲得豐收的保護神,還是生育之神、大地之神。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農業為根本的國家,且人類長期蒙受著“天之所生,地之所養”的思想束縛,即形成了崇拜天、地的禮法。

  對天、地的原始崇拜,是崇拜天、地的自然性質及其作用。就崇拜土地而言,當時古人並非是崇拜土地的實體本身,而崇拜的主要原因是她們感到土地廣大無邊、力無窮、孕育萬物、負載萬物,是賴以生存的根源,衣食住行都離不開。所以,上自皇帝,下至普通百姓,都非常崇拜該神。在中國的歷史上,每年都要舉行對該神的大型祭祀儀式,許多時候由皇帝親自主持。

  延伸閱讀:

  后土信仰源於中國古代對土地的崇拜。《禮記·都特牲》曰:“地載萬物,天垂象,取材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故教民美報焉。”古代人們生括有賴於地,故“親於地”,並加以“美報、獻祭”,遂有“后土”崇拜,大約始於春秋時期。

  土地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人們稱大地是“人類的母親”。因此,后土被奉為社神。遠古時代,與黃帝同列中央之神,漢建“后土祠”,有“皇皇帝天,皇皇后土”之說。天為陽,地為陰,帝又與後相對,於是后土成了女神。而今稱為“大地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