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去過哪些地方

  徐霞客將自己的大半生花在了探險旅行上,《徐霞客遊記》留給後世的不僅是中國地理地貌、風俗人情的多樣,更是展示了徐霞客探險故事的精彩。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徐霞客,出生於1587年,明朝地理學家、旅行家,著有《徐霞客遊記》,後世將其尊稱為遊聖。徐霞客本名徐弘祖,江蘇人,字振之,號霞客。徐霞客出身於一個富庶之家,祖上可以說是書香門第。徐霞客的祖上修有一座萬卷樓來藏書,這給徐霞客博覽群書創造了條件。徐霞客對讀書十分痴迷,從小喜愛讀歷史、地理和探險、遊記之類的書籍,這些書籍使他立志要遍遊名山大川。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以天為被、以地為床,足跡踏遍中國16個省。徐霞客的人生觀大多是受其父母影響,徐霞客的父親徐有勉,一生不願為官,也不願與權貴結交,喜愛到處觀山賞水。徐霞客受其父親的影響,很想外出去尋訪名山大川。十九歲那年,他的父親去世了。他想出去看世界的願望更加強烈了,但是按照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父母在,不遠遊”,徐霞客因母親在世,所以壓制了自己的念頭。徐霞客的母親是個知書達理的女人,她鼓勵兒子:大丈夫應當志在四方。

  徐霞客聽母親的諒解和勸慰後,決心去遠遊,這一年,他22歲。此後的30多年,徐霞客都在進行他的探險旅行。直到1640年,徐霞客在雲南身患重病,被人送回家鄉,第二年在家鄉江陰去世。徐霞客先後遊歷了今江蘇、安徽、浙江、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十六個省,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在三十多年的旅行生涯中,他主要是靠徒步跋涉,自己揹著行囊趕路。他尋訪的地方,多是窮鄉僻壤,或是人跡罕至的地區。他幾次遇到生命危險,出生入死,嚐盡了旅途的艱辛,都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

  徐霞客28歲時在溫州雁蕩山探險旅行,據古書上記載雁蕩山頂有個大湖,徐霞客想一睹湖貌,就決定爬到山頂去。當他艱難地爬到山頂時,只見山脊筆直,人難以立足,根本沒有湖。可是,徐霞客依舊繼續前行,遇到了懸崖,繩子斷裂,徐霞客差點粉身碎骨,幸好他機敏地抓住了一塊突出的岩石,不徐霞客把斷了的帶子接起來,又向上攀援,終於爬上了崖頂。

  還有一次是在黃山,徐霞客途中遇到大雪。當地人告訴他有些地方積雪有齊腰深,根本找不到路,但徐霞客拄了一根鐵杖開始登山。到了半山腰,山勢越來越陡。背陰的地方已經結成堅冰,腳踩上去,就滑下來。徐霞客為了攀爬就用鐵杖在冰上鑿坑。腳踩著坑緩慢攀登,爬了上去。徐霞客的遊歷,並不是單純為了尋奇訪勝,更重要的是為了探索大自然的奧祕,尋找大自然的規律。徐霞客給後世留下的不僅僅是地理上的貢獻,最難能可貴的是徐霞客為了自己的追求,鍥而不捨的精神。

  徐霞客簡介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明朝人,名弘祖,字振聲,霞客是他的號。他出生在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一個有名的富庶之家。祖上都是讀書人,稱得上是書香門第。他的父親徐有勉一生不願為官,也不願同權勢交往,喜歡到處遊覽欣賞山水景觀。徐霞客幼年受父親影響,喜愛讀歷史、地理和探險、遊記之類的書籍。這些書籍使他從小就熱愛祖國的壯麗河山,立志要遍遊名山大川。十五歲那年,他應過一回童子試,沒有考取。父親見兒子無意功名,也不再勉強,就鼓勵他博覽群書,做一個有學問的人。

  徐霞客的祖上修築這裡是徐霞客故居了一座萬卷樓來藏書,這給徐霞客博覽群書創造了很好的條件。他讀書非常認真,凡是讀過的內容,別人問起,他都能記得。家裡的藏書還不能滿足他的需要,他還到處蒐集沒有見到過的書籍。他只要看到好書,即使沒帶錢,也要脫掉身上的衣服去換書。十九歲那年,他的父親去世了。他很想外出去尋訪名山大川,但是按照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父母在,不遠遊”,徐霞客因有老母在堂,所以沒有準備馬上出遊。他的母親是個讀書識字、明白事理的女人,她鼓勵兒子說:“身為男子漢大丈夫,應當志在四方。你出外遊歷去吧!到天地間去舒展胸懷,廣增見識。怎麼能因為我在,就象籬笆裡的小雞,套在車轅上的小馬,留在家園,無所作為呢?”徐霞客聽了這番話,非常激動,決心去遠遊。臨行前,他頭戴母親為他做的遠遊冠,肩挑簡單的行李,就離開了家鄉。這一年,他二十二歲。從此,直到五十四歲逝世,他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過的。

  《徐霞客遊記》以日記體為主的中國地理名著。明末徐弘祖經30多年旅行,寫有天台山、雁蕩山、黃山、廬山等名山遊記17篇和《浙遊日記》、《江右遊日記》、《楚遊日記》、《粵西遊日記》、《黔遊日記》、《滇遊日記》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遺有60餘萬字遊記資料。死後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遊記》。世傳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數種。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作詳細記錄,在地理學和文學上卓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