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城市會有城牆的原因

  城牆指舊時農耕民族為應對戰爭,使用土木、磚石等材料,在都邑四周建起的用作防禦的障礙性建築。古代軍事防禦設施,由牆體和其它輔助軍事設施構成的軍事防線。城牆的含義,根據的其功能有廣義和狹義之分。中國有多處古城牆景觀,如:南京城牆、開封城牆、西安城牆、北京城牆、廣府古城牆、上海古城牆、荊州古城牆等。

  

  看過《英雄》、《特洛伊》和《魔戒》等經典電影的人,一定會被那些慘烈的攻城場面所震撼。因為城牆被攻破就意味著城市失守,意味著留守的將士將落得悲慘的下場。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外國,古代的城市都是有城牆的。那麼,這城牆又是怎麼發展、變化而來的呢?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最初,人類的祖先剛剛學會了製作和使用石器、木棒和鑽木取火的工具,他們也學會了在樹上搭窩棚或在地上挖窯洞。為了防範野獸的侵襲,他們會以樹木和石頭等材料修建圍欄或籬笆。再到後來,群居的人們之間形成了不同的小社會,為了區分領地,他們相互防範,也會修建類似的工事。於是,最早的城池的標誌——城牆便這樣出現了。

  中國古漢字,“城”字既指城牆,又指城市。因為古時築城大多先要修築城牆,還要在城牆外修護城河。最早的城牆主要起防護作用,古人攻城或防禦的武器以刀劍之類的冷兵器為主,而城牆就起了有效防禦敵人的作用。護城河其實是人工開挖、注入水的壕溝,它可以作為城牆的屏障。城牆是城內和城外的分隔。

  可以設想,最早出現城牆的時候,肯定有一小群人居住在城裡,他們和城外的另一群人進行買賣,所以市場一定是位於城外的。但後來城市的裝置不斷完善,交易就轉到城內進行,“市”就是這樣形成的,所以後來“城市”一詞主要指代在城裡做買賣。

  隨著城市的發展,僅僅一道城牆已不足以保護城池,況且,有了城牆還可以將王公貴族和平民百姓隔開。比如,古書《吳越春秋》***佚文***就曾有過這樣的描述:“築城以衛君,造郭以居人。”什麼叫城?什麼又叫郭?原來,城以牆為界,城還分內城和外城,內城叫城,外城叫郭。內城裡住著皇帝高官,外城裡住著平民百姓。

  比如,明代和清代的北京城共有四重城牆,最裡面的一重,是至今仍儲存完整的紫禁城城牆圍合的封建皇宮,被稱為宮城;再往外,是圍合紫禁城及其周邊宮廷服務區的皇城城牆;接著向外,便是清代時只允許旗人居住的內城,再外圍就是普通百姓居住的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