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貴神速的故事
成語“兵貴神速”,表示用兵貴在行動特別迅速。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他足智多謀,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曹操打敗了佔據冀、青、幽、並四州的袁紹,殺了袁紹長子袁譚,袁紹的另外兩個兒子袁尚、袁熙就逃走,投奔遼河流域的烏丸族首領蹋頓單于。蹋頓乘機侵擾漢朝邊境,破壞邊境地區人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曹操有心想要去征討袁尚及蹋頓,但有些官員擔心遠征之後,荊州的劉表乘機派劉備來襲擊曹操的後方。
郭嘉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對曹操說:“你現在威鎮天下,但烏丸仗著地處在邊遠地區,必然不會防備。進行突然襲擊,一定能消滅他們。如果延誤時機,讓袁尚、袁熙喘過氣來,重新收集殘部,烏丸各族響應,蹋頓有了野心,只怕冀州、青州又要不屬於我們了。劉表是個空談家,知道自己才能不及劉備,不會重用劉備,劉備不受重用,也不肯多為劉表出力。所以你只管放心遠征烏丸,不會有後顧之憂的。還有,你要慎重!”
曹操於是率領軍隊出征。到達易縣***今屬河北***後,郭嘉又對曹操說:“用兵貴在神速。現在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作戰,軍用物資多,行軍速度就慢,如果烏丸人知道我軍的情況,就會有所準備。不如留下笨重的軍械物資,部隊輕裝,以加倍的速度前進,乘敵人沒有防備發起進攻,那就能大獲全勝。”
曹操依郭嘉的計策辦,部隊快速行軍,直達蹋頓單于駐地。烏丸人驚慌失措地應戰,一敗塗地。最後蹋頓被殺,袁尚、袁熙逃往遼東後也被太守公孫康所殺。
兵貴神速的其他典故
1、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七回:“兵貴神速,今夜分四路去劫大寨,殺得他隻輪不返。”
2、《舊唐書·李靖傳》:“兵貴神速,機不可失。”
兵貴神速的相關內容
成語解釋:
【詞目】 兵貴神速
【發音】bīng guì shén sù
【解釋】神速:特別迅速。用兵貴在行動特別迅速。
【示例】兵貴神速,今夜分四路去劫大寨,殺得他隻輪不返。***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七回***
詞語辨析:
【使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 速,不能讀作“shù”。
【成語辨形】 兵,不能寫作“乓”或“乒”。
【近義詞】速戰速決、事不宜遲、風馳電掣
【反義詞】猶豫不決、優柔寡斷、遲疑不決、遊移不定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分句,獨句;用於軍事等。
【成語結構】 緊縮式成語
其他翻譯:
【英語翻譯】 Speed is precious in war.
【日語翻譯】 用兵は神速***じんそく***が最も大切である
【俄語翻譯】 В воéнных дéйствиях цéнится быстротá
【釋義】
貴:可貴、重要。 這則成語指用兵作戰最重要的是行動迅速。
【用法】
古代多用於軍事方面,現在也可用於辦事、行動等方面。
【出處】
這則成語出自《三國志·魏書·郭嘉傳》:“太祖將徵袁尚,嘉言曰:‘兵貴神速。’”
主人公的人物簡介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著名謀士。
郭嘉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
在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諡曰貞侯。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文學形象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郭嘉生平與三國志基本相同,前期由荀彧推薦給曹操,再讓程昱加以肯定與推舉;是曹操麾下洞察力敏銳的謀士,深得信賴,自身也曾經推舉過參謀劉曄。增加遺計定遼東的劇情,成功讓公孫康斬殺二袁並降曹,使曹操不費一兵一卒兼領遼東***史書未載定遼東之策為郭嘉所出***。[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