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成虎的成語故事

  三人成虎,我國古代成語,出自《戰國策·魏策二》,原意指三個人謊報集市裡有老虎,聽者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多人重複述說,就能使人信以為真。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

  魏國大臣龐蔥***恭***,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臨行前對魏王說:"現在有一個人來說集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說:"不相信。" 龐恭說:"第二個人說集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這種說法嗎?" 魏王說:"我懷疑這件事。"

  龐蔥***恭***又說:"第三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這種說法嗎?" 魏王道:"我相信了。"

  龐蔥***恭***就說:"集市上沒有老虎是明擺著的事,但是有三個人說有老虎,就變成真的有老虎了。現在趙國國都邯鄲離魏國國都大梁的距離比距離這裡的街市遠了許多,而議論我的人也一定超過三個人。希望大王能考察識別那些人的話。"

  魏王說:“我自然知道這個道理。”於是龐恭告辭而去,很快就有許多謠言傳到了魏王耳朵裡。

  後來太子結束了人質的生活,回到了祖國。果然龐恭再也沒有得到魏王的召見。

  三人成虎詞目

  發音 sān rén chéng hǔ

  釋義 三個人謊報城市裡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

  出處 《戰國策·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三人成虎的故事

  近義詞 眾口鑠金 道聽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