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傳統美食有什麼_春節的民間傳統美食

  春節是我們一個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民俗文化以及傳統美食。春節的傳統美食有什麼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春節的傳統美食,歡迎大家閱讀。

  春節的傳統美食一:元宵***湯圓***

  元宵是春節的另一大美食。按傳統,它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必吃食品,現在人們則不太強調時令,一概歸為春節美食。

  元宵用白糖、玫瑰花、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南北方風味各異。元宵吃法也有多種,煮食、油炸、蒸食均可。為了滿足現代人快捷、方便的需求,超市裡常年賣各種口味的速凍元宵,當然,其銷量在春節期間為最大。

  春節的傳統美食二:年糕

  年糕也是一種春節美食。在一些地方,年糕也叫“年年糕”,取漢語諧音“年年高”之意,表示人們期望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年糕通常用糯米粉和黃米粉製成,有黃、白年糕之分。

  年糕的吃法,可以與菜、肉混合煮成湯,也可以與桂花、玫瑰花一起蒸食。據說,年糕最早只是作為祭祀祖先和神靈用的,後來逐漸成為春節食品,其歷史已有兩千多年。

  中國民族眾多,地域遼闊,各種地方美食可謂數不勝數。上面我們只是列舉了幾種比較大眾化的春節美食,從中可以看出,中華民族作為一個古老的農業民族,總是把對生活的美好祝願寄予到這些節日食品中。

  比如,不少地方的人們在吃春節正餐時還會搭配些副食品,它們都有著漢字諧音的美好寓意——吃棗意味著春來“早”,吃柿餅表示“事事”如意,吃杏仁象徵著“幸”福來臨,吃豆腐就會全家有“福”,等等。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中國人對生活的熱愛,對平安幸福的祈求。

  春節的傳統美食三:餃子

  餃子是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傳統美食,中國有句老話叫“好吃不過餃子”,中國人過年一定要吃餃子。餃子是用麵皮把餡包裹起來煮食的食品。一般在除夕晚上12點以前,人們就把餃子包好,待到半夜子時***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煮食,這時正是新年舊年交接之時,吃餃子取中文諧音“更歲交子”、辭舊迎新之意。因此過春節時,無論多麼豐盛的菜餚,中國人都不會忘記吃一頓餃子。

  餃子是年夜飯桌上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中國北方,包餃子、吃餃子,已經成為大多數家庭歡度除夕的一個重要內容。俗話說:“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過年,是中國人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

  為了過好年,舊時一進臘月***農曆十二月***,大家就開始準備。從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的時候起,就進入了過年的倒計時,張彩燈、貼對聯、打掃庭院,準備迎接遠方的親人,一起過個團圓年。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全家老少一起包餃子。這時候,餃子不僅是一種美味的食物,更飽含著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祝願。全家人圍在一起包餃子的場面,和諧溫馨,其樂融融。

  各地的春節美食

  1 湖南:湖南人除夕會吃雞、肉、魚三樣。雞要求是雄雞,將其整隻清燉,裝盤時要讓其頭昂起;魚要選用白鰱,將其燉好後再在上面撒滿紅紅的辣椒粉,象徵年年有餘、五穀豐登。

  2 西北:西北不少地方的人吃餃子時,餃子皮不是一個一個擀出來的,而是將面擀成一個大片後用碗扣成的。

  3 上海:上海人大年初一吃湯圓、年糕、蜂糕、米糕、雲片糕等,寓言“年年高”、“步步登高”。另外,吃黃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徵萬事如意,吃發芽菜***用蠶豆泡發的***寓意發財。

  4 東北:東北地區的人進入臘月後會先殺一頭豬,請村裡人吃一頓,以示慶祝。然後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由大黃米作皮包上豆餡製成,幾乎家家都做,多則上百斤,少的也有幾十斤,可以吃上一個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餃子。

  5 北京:老北京人,特別講究“過年”的飲食,從這首:“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謠就可以知道北京在春節期間的食品有多豐富。民謠中列舉的臘八粥、炸豆腐、燉羊肉等等,都是春節老北京的美食。

  6 豫南:豫南一帶除夕的年夜飯吃到午夜,當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再端上一盤魚,以示年年有餘。初一早上,又將餃子和麵條同煮著吃,麵條代表錢串子,為發財之意。

  7 四川:除夕時,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鍋,初一早上吃湯圓,意為團團圓圓。

  春節的民間傳統食物

  角仔

  角仔,又叫油角,在過年的時候,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有,是用來招待客人的過年食品。角仔的形狀像“荷包”,亦即錢包,取其錢包飽脹的好兆頭。

  製作方法:***1***要和麵,先將麵粉加上雞蛋、把和好的麵糰碾成薄片,用圓型玻璃茶杯作為角仔皮模具,做成一片片圓型角仔皮。***2***做餡料,用炒熟的花生米***碎的***,加入白炒糖、炒熟的芝麻,摻勻攪在一起,逐片放進餡子包成半月型角子,圓邊捏緊並扭上花紋。***3***放進鍋裡炸成金黃色,一個個美味的角仔就出來了!不過要出鍋的角仔好燙,要放一會才能吃。

  糖環

  糖環是廣西、廣東一帶有名的特產小吃,是春節過年必備的好食品。糖環在過年的時候代表好意頭,預兆錢財的意思。

  製作糖環的模具

  製作方法:***1***煮糖漿,用清水搓成糯米麵團,再加入沸水和糖漿繼續均勻搓。***2***搓成粉團壓進糖環模具裡,用力壓,用刀批平,用力拍出。***3***放進鍋裡面用油炸,香噴噴、爽口的糖環出來了,金黃金黃的,看見都流口水了!

  蛋散

  蛋散,是珠三角比較有名的小吃,是以麵粉、筋粉、雞蛋和豬油製作而成。

  據說,蛋散有一小段故事。在舊時候,當每家人都準備好花生、芝麻、糖等餡料包“油角”下鍋時,有一家窮人卻窮得沒錢買餡料,男主人望著一堆已經發酵好的麵糰發呆,苦思之下得:富人有富人的吃法,我窮也要做,為來年討個好兆頭。沒餡料做就把麵糰壓扁下油鍋也行。新年到了,當其他人來窮人家拜年時,窮人拿出那些小長方塊來招呼朋友們,大家都感覺很新奇,品嚐之下:“噢,那些小方塊——酥、脆、***即化!好吃極了。來年我們也要做,請問這個叫什麼名字?”窮人細想後說:“因為配料有雞蛋,***即化的特點就像散了架似的,就叫蛋散吧。”

  煎堆

  “煎堆碌碌,金銀滿屋。”這是廣東人過年的溫暖記憶之一。臨近大年三十,各家各戶就張羅著“開油鍋”、炸煎堆了。煎堆呈球形***寓團圓之意,有“碌得起”的吉祥意煎堆蘊***,糯米粉做皮,炸至金黃,表皮勻布芝麻,爆谷餡甘蜜味濃,其皮酥脆異常,為新春送禮佳品。

  油餈

  油餈是廣東人過年經常做的一種食物,每次做油餈的時候就會感覺到濃濃的過年氣氛。

  製作方法:***1***煮糖漿,加入糯米粉,搓成麵糰。***2***取手心大小的麵糰搓圓圓,然後在中間捻出一個小空心,慢慢地在面的上面收口,一個圓圓的餈模就做好了。***3***放進鍋裡滾,注意要不停地翻動油餈,以免焦了,炸到整個餈漲大、金黃就好了。

  笑口棗

  笑口栆,或稱細煎堆,是一種中國人在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必吃的食品。明永樂年間正式定名為元宵。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麵粉,雞蛋,糖,芝麻製成,實心。人們把這種食物叫“笑口栆”,是由於在高溫油炸過程中麵粉表面出現爆裂,樣子就像人開口大笑一樣,象徵全家人開開心心,笑口常開,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製作方法:***1***在盆裡打上雞蛋再加上一點蘇打粉、適量的白糖、飴糖,白麵、油一起攪拌,攪拌均勻並揉和成麵糰,放到案板上,搓成粗長條,揪成小劑子,揉成圓球形;***2***麻仁用水拌勻,把小劑放在麻仁內滾一滾,不要按揉;3.炸笑口棗與油炸一般食品有所不同,下鍋時油溫要高***要在七成熱以上***,但又不可過熱,過熱則不開口;下鍋後油溫要低,但又是不可過低,過低則容易炸碎。所以,在熱油下鍋後就要端離火眼,降低油溫去炸;當油溫低於五成熱以下時,又要回到火上加熱稍炸一下,這樣,才能將笑口棗生坯慢慢炸成老黃色、開口。同時,不可多加攪動,翻一個身即可。

  年糕

  年糕中國漢族的傳統食物,屬於農曆新年的應時食品。是一種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有紅、黃、白三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製作方法:***1***把糯米粉、粘米粉混合均勻,倒入沸水攪成熟漿。***2***再在熟漿中逐步加進糖漿攪拌均勻後放在大蒸籠中,每個蒸籠放漿厚約3~4釐米,用猛火大約蒸4小時。***3***倒在案板上,用木棒槌搓至勻滑,便可分成糕坯,放在有竹葉墊底的鐵圓圈內,在糕面掃油粘上欖仁、紅棗,翻蒸約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