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將常遇春的趣聞
是什麼事將殺人無數的大將常遇春嚇得魂飛魄散?這是怎麼回事?趕緊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
明初,朱元璋獎賞愛將常遇春兩個貌美如花的侍姬。一天早晨,常遇春上朝之前,一位侍姬端洗臉水伺候他梳洗,常忍不住在她手上撫摸了一把,說了句“好白的手”,就出門了。晚上,常大下班一回到家,夫人就派人送來個精美的禮品盒,他還以為夫人跟他玩浪漫,開啟一看,嚇得魂飛魄散,裡面盛著他早上才稱讚過的侍姬的雙手。
朝會上,朱元璋見常遇春心神不定、萎靡不振的樣子,就關心地詢問愛卿怎麼了?君前不敢有戲言。常一五一十地把常太太乾的事說了出來,朱元璋淡淡一笑,繼續開會。其間,朱元璋向前來奉茶的侍衛耳語了幾句。
朝會將散時,在場的高官都收到了一個御賜的匣子,上面貼了一張條子, 寫著四個大字:“悍婦之肉”。裡面裝的是被肢解的常遇春妻子。眾人目瞪口呆。據說,久經沙場、殺人無數的常大的癲癇病就是這時給嚇出來的,結果盛年暴病而死。皇帝給老公送來小三,夫人哪能不吃醋?吃醋一發狠,得罪了暴戾的皇帝,招來更慘結局!
明朝開國名將常遇春簡介:
常遇春對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敢於直言,效命疆場,盡瘁而終。朱元璋對常遇春也特別愛重,認為常遇春的功勳“雖古名將,未有過之”。常遇春也善於處理同主公的關係。
常遇春***1330~1369******,字伯仁,號燕衡。南直隸鳳陽府懷遠縣***今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人,明朝開國名將。元順帝至正十五年歸附朱元璋,自請為前鋒,力戰克敵,嘗自言能將十萬眾,橫行天下,軍中稱常十萬,官至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封鄂國公,洪武二年病卒軍中,追封開平王。
常遇春***1330~1369年8月9日*** ,字伯仁,號燕衡,漢族。元末紅巾軍傑出將領,明朝開國名將,安徽省懷遠縣常家墳鎮永平崗人。宋朝南渡時常氏遷來懷遠,到常遇春已經是第七世。其父常六六,母高氏。其妻藍氏生有三子三女。常遇春字伯仁,生於公元1330年***元朝至順元年***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貌奇體偉,勇力過人,猿臂善射。23歲時,適值元末,朝政日非,天下大亂,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常遇春適此嘯聚綠林草澤中,跟隨在一位名叫劉聚的強盜頭目左右,後見劉等人實在沒有出息,乃在和陽投降了朱元璋。在回軍途中病死於河北柳河川,其後裔和部署遂留在北京駐守。
歷史評價
雖古名將,未有過之常遇春自從1355年追隨朱元璋,參加採石磯渡江戰役,到1369年奪取元上都開平,暴卒於柳河川為止,十四年戎馬生涯,轉戰南北,可以說無役不從,戰無不勝。常遇春“為人沉鷙果敢”,被譽為當時的天下奇男子。他曾自負地說:“我率十萬人便可橫行天下”,軍中送他一個綽號叫“常十萬”。他不僅有勇,而且也有智謀,常常以智取勝。或者設伏,使用疑兵;或者聲東擊西,出敵不備。在歷次戰役中都不乏其例。比如1359年七月,常遇春率兵攻衢州,元將宋伯顏不花悉力守備,常遇春使用各種攻城器具,仍久攻不下,乃以奇兵出其不意,挖穴道進入南門甕城,毀敵所架炮,又策動元將張斌約降,內外夾擊,乃奪得衢州。再比如,1360年五月,常遇春與徐達一起攻破了陳友諒的樅陽水寨,陳友諒率大軍前來報復,四處揚言要攻取安慶。常遇春經過分析,認為其中有詐,這是陳友諒要奪取安慶附近的池州,是聲東擊西之計。同徐達商議後,決定將計就計,設伏誘敵,陳友諒果然中計,腹背受敵之下大敗而逃。這都是常遇春以智謀取勝的典型戰例。所以史書上說,常遇春“雖不習書史,用兵輒與古合”,“克敵制勝之方皆中節度”。
常遇春“愛撫士卒”,“每與敵戰,出則當先,退則殿後,未嘗敗北,士卒樂為之用”。這是自古名將幾乎所共有的一個優點。與此相應就是兵有紀律,所到之處秋毫無犯,不擾民。他很同情百姓的疾苦,這同他出身農家有關,也是朱元璋在開拓事業中一貫嚴格要求的。常遇春與胡大海一起曾向朱元璋建議,免收百姓給軍隊交納的糧草——寨糧,朱元璋採納了這個建議,注重發展屯田事業,以解決軍隊的糧餉,從而減輕了佔領地區百姓的沉重負擔。
在和同僚之間的關係上,常遇春處理得也比較好,在作戰中能夠節制諸將又能虛心與諸將研究對策,集思廣益。他身為副,與大徐達一起征戰,非常尊重小他兩歲的徐達,謙遜地“奉節制,進止赴期不敢爽毫髮,大雅敬愛之”,始終無小間。當時,徐達、常遇春兩員大將並稱,“一時名將稱徐、常”。一個以謀略持重著稱;一個以勇猛果敢聞名。朱元璋很會用將,以徐達為正,常遇春為副,用其所長,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常遇春對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敢於直言,效命疆場,盡瘁而終。朱元璋對常遇春也特別愛重,認為常遇春的功勳“雖古名將,未有過之”。常遇春也善於處理同主公的關係。1365年二月,當常遇春率軍征服江西上流未附郡縣班師之後,朱元璋對常遇春“頒賞賜勞”,特意表彰他“勤勞於外,南平諸郡,兵不失律,民無所擾”的功勞。常遇春對答頗為得體,他說,這是“皇上成算,所至輒克,非臣所能”。貌似寬厚心實險狠的朱元璋自然最愛聽這樣的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