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趙雲的故事_三國演義中趙子龍的故事
把歷史故事引入初中歷史的教學課堂裡面來,能夠加大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三國演義趙雲的故事。
三國演義趙雲的故事1:常勝將軍
趙雲被稱作常勝將軍的稱號在民間廣為流傳,最早的出處難以考證,明清一些學者在自己私撰的個人作品裡有說到過,但也並未直接說“常勝將軍”四個字,而是用諸如“身經百戰未嘗敗”、“無敵之將”等來表述。
1984中國曲藝出版社出版的評書《興唐傳》裡,羅成被比為是常勝將軍趙子龍。
2008年由李仁港執導,劉德華主演的電影《見龍卸甲》裡,將趙雲塑造成常勝將軍。
三國演義趙雲的故事2:五虎上將
五虎上將流傳甚廣,但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卻在百家講壇欄目裡提出了四虎將之說,併為趙雲叫屈。
陳壽在撰寫《三國志》的時候,將關張馬黃趙合為一傳,這五人雖然各自有著勇猛一類的評價,但還並未說有五虎上將,五人共同的評價是都被比作“國之爪牙”。
五虎上將一說何時出現已不可考,元代戲曲裡他們被稱為“五將軍”或“五兄弟”,《三國志平話》稱其為“五虎將軍”,《三國演義》稱“五虎上將”。
除了民間藝術,五虎將也見於一些史料記載,如《山堂肆考》、《歷代名臣錄》等,至清代,五虎將一說被收錄於《四庫全書》。
三國演義趙雲的故事3:蜀主八劍
據《古今刀劍錄》記載,章武元年,劉備在金牛山採得鐵礦,鑄造八柄寶劍,一把劉備自己佩戴,其餘七把分別賜予劉禪、劉永、劉理、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每把劍都由諸葛亮在上面銘字,但劍名卻難考。一種說法是劍上刻的就是“章武”二字。諸葛亮那把劍後來被李師古所得,改名為師古劍。
三國演義孫權為什麼殺關羽
關羽最看不起的人是孫權,到頭來卻恰恰死在孫權刀下。孫權不怕關羽,孫權的部下呂蒙更不怕關羽,他們只是敬重他,卻不覺得他有什麼了不起……
義薄雲天、勇冠三軍的關羽當然算得上是蓋世英雄,但在人才濟濟的三國時代,其他人也未必就是狗熊。尤其三國領軍人物曹操、劉備、孫權,可謂人傑中的人傑,但關羽敬劉備,禮曹操,卻獨看不起孫權。
身為吳主,能夠在十八路諸侯鏖戰之後僅存的三個碩果之一,孫權肯定不是***。豈可小視?
本來孫權打不打荊州,在兩可之間。諸葛瑾出的主意正中孫權的下懷,去荊州向關羽提親,沒想到關羽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再休多言!”把諸葛瑾轟了出去。
可憐孫權,曹操尚言:生子當如孫仲謀。而在關羽眼中孫權竟如一狗。
關羽最看不起的人為什麼是孫權?到頭來卻又為什麼恰恰死在孫權刀下?
關羽瞧不起孫權,不外乎兩點:
一者孫權是世襲之子,不是白手起家,他只是繼承父兄之業,等於得了筆巨大遺產的公子哥。這一點比白手起家、叱詫風雲的曹操、劉備差得多。在關羽心中孫權和曹操、劉備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
再者,關羽對於孫權的為人也極為藐視。孫權做事首鼠兩端,腳踩兩隻船。事魏事蜀反覆無常,實屬一蛇鼠兩端的小人。
但是,即便“蛇鼠兩端的小人”,也並不等於是個狗熊。充分證據說明,關羽雖滿肚子瞧不起孫權,孫權也沒有把關羽太當一回事。
從關羽與孫權的交手來看,雖然孫權搞的“偷襲”戰術,但他的謀略與用人卻遠勝出關羽不止一籌。相比較而言,為謀求後發制人,孫權不像關羽那樣頤指氣使,他能屈能伸,特會裝熊,壓低姿態,麻痺對手,以求在戰場上畢全功於一役——這是孫權最慣用的計謀。
孫權先用大將呂蒙、後用新秀陸遜,都是內秀十足、胸懷錦繡的大才,而那關羽鎮守荊州時信任的大將潘睿、糜芳等人,均為虛偽無能之輩,一觸即潰,大禍臨頭各自飛,他們貌似忠厚實則見利忘義,斷其後路、送關羽下地獄的,其實正是後方的他們。
孫權不怕關羽,孫權的部下呂蒙更不怕關羽,關羽不知道,人們只是願意敬重他,卻不覺得他有什麼了不起。東吳派去斬殺關羽的潘璋,並不是什麼名將,而實“博蕩嗜酒”之輩,實際擒獲關羽父子的,更只是潘璋手下一個名叫馬忠的小角色。關羽不明不白地死於尋常匹夫的暗算,本人身首異處,死得實在窩囊!
點選下頁檢視更多三國演義趙雲的故事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