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管理哲學的小故事

  管理素質是當代大學生必備素質 ,管理學是基礎企業中知識的主要來源。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一些,希望你能有所感觸!

  範文1

  他剛20歲出頭,戴著一副寬邊眼睛,長得英俊帥氣,看上去很陽光的樣子,可只有深入接觸之後,才知曉他內心的痛苦。

  “特別”的同事每天早起出門對他都是難事,因為他要做好各項準備:飯前反覆洗手,飯後反覆清洗餐具、擦亮桌子,不允許上面有任何瑕疵,就連濺上的小水滴也要擦乾淨。用完毛巾或抹布要將它們重新洗淨、疊好,撫平每個稜角,按由短到長的順序逐個掛在架子上,然後,再反覆洗手。

  出門前要一遍遍檢視碗碟是否放整齊,瓶瓶罐罐是否按由低到高依次擺好,水龍頭和燃氣灶是否關緊,桌上的書是否按英文字母的順序整好,地面是否一塵不染,窗簾是否拉嚴……哦,別忘了,在完成上述動作時必須確保有兩樣物品在手邊,其一是餐巾紙,用來隔離雙手與外界物品的直接接觸;其二是消毒紙巾,不管做完何事,都不忘用它擦手。

  最後一步是關門。他相信“6”是個吉利數字,常言道“六六大順”,他拿著餐巾紙,口中唸完“1,2,……,6”,然後反覆開門6次,再關門6次,相信這樣會給自己帶來好運。他不允許自己做事有一絲差錯,否則就要重做。雖然上班時間是上午9點半,可他早上5點就要起床,以便留出充足的時間做上述事情。

  出門後他開車上班,每經過一個路口,都要在路燈變綠時念完“1,2……6”再踩油門,如不慎受到干擾,沒順利實施,他就要重做一遍。他明知這樣做毫無必要,也想勸自己放鬆,別這麼做了,可內心糾結半天的結果依然會這樣做,不然他一天到晚都擔憂自己會遭遇不測。

  當然,這樣做不免耽誤他的時間,還會妨礙他後面的汽車正常行駛。因此,他經常招致其他車主的不滿,拼命按喇叭催促。沒人會了解他的心境,結果,其他人只好繞開他停滯不前的車,抱怨著離開。等劉某一切就緒、想要開車時,卻發現綠燈又變回了紅燈。

  上班期間,他不願與人有身體上的接觸。一般,他每隔20分鐘就要去趟衛生間,目的就是要反覆消毒雙手,因為他覺得病從口入,必須將手清理乾淨才能去做其他事。如有事耽誤,無法按時完成,比如領導正在講話,他就會非常焦慮,腦海裡總會閃過一幕幕可怕的景象,比如他被某種不明病毒感染後致命的情景,雖然他明知這些情況發生的機率很小,所以,他只好硬著頭皮聽完會,之後便會馬上去消毒雙手,還要延長消毒時間增加次數,以彌補未按時完成的“任務”。

  其實,他的表現屬於強迫行為的範疇,包括強迫檢查、強迫計數和強迫洗滌。他明知這些動作沒有必要或有些過分,但又自控不住,為此而深感痛苦。如果持續時間較長,需要接受心理和藥物治療。

  範文2

  張志和王冰同時受聘於某家大型食品公司,很快兩人就成為了好朋友。張志能說會道,會察言觀色,很得領導的賞識;王冰不善言辭,老實肯幹,領導對他的印象不深。

  對別人無形中的傷害會讓你很受傷一年後,張志被任命為部門經理,王冰還是普通職員。張志和王冰還是經常在一起喝酒談心,張志總是啟發開導王冰要頭腦靈活一些,注意搞活人際關係。王冰總是一笑而過,還是踏踏實實地幹好本職工作。

  兩年後,公司老總有意任命王冰作品質檢驗部經理。老總特意找了幾個員工和中層經理深入瞭解王冰的工作能力、人品、人際關係,大家對王冰的印象都是不錯的,可以勝任工作。最後,張志向老總說道,王冰工作能力沒有問題,但是這個人品質有問題,我聽說他曾經不止一次從車間偷拿半成品回到宿舍吃,還拿偷來的東西討好別人。老總有些猶豫,這件事情就擱淺了。

  一個月後,老總任命另外一個員工為品質檢驗部經理。王冰依然是普通職員。王冰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很氣憤,和張志成了陌路人。王冰辭職去了另外一家食品公司,很快被任命為部門經理。

  王冰後來仔細回憶自己到底什麼地方得罪了張志,苦苦回憶了一個上午,猛然想到:那時,他們剛到公司的時間不長,有一天晚上幾個工友在一起“鬥地主”,張志手氣不好,輸了二十幾塊錢。張志在“抽老千”時被王冰發現了,當眾“揭發”出來,讓張志有些尷尬。當時張志沒有發火,扔下撲克牌,轉身回宿舍睡覺了。就因為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由於張志從中作梗,讓王冰在職務升遷的關鍵時刻付出了他意想不到的代價。

  在職場中,在我們的眼裡應該沒有微不足道的“小事”,“小事”在無形中傷害了別人的自尊,別人在心裡記恨著你,遇到合適的機會就會暗放冷箭,讓你在毫無防備的時候付出代價。你絕對不能忽視脾氣、性格等引發出來的“小事”,它和你的工作能力、搞好人際關係同樣重要。

  範文3

  才到大四,我們就一頭扎進了求職大軍中。十二月中旬,市裡組織一場大規模的畢業生雙選會。我們從一接到訊息就積極投入到了準備工作中去。準備的工作很多,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準備一份精美的簡歷。

  學校為我們準備了一種藍色的簡歷封皮,A4紙大小,封面與封底是由學校最好的教授設計的,端莊大方,無可挑剔。於是,我們將創意發揮到簡歷內容裡,一個個都想方設法把內容做得更有特色一點。

  小一號的簡歷參加招聘會那天的路上,我們都拿出自己的簡歷來展示,猛然看到小濤的簡歷非常獨特,他的簡歷居然比我們的簡歷整整小了一號,裡面也沒有過多的修飾。我們笑了起來,問他:“小濤,你不會連簡歷都偷工減料吧?”他笑了笑,順口回答說:“我這叫節省資源!”

  我們笑得更厲害了,心想,這個傢伙真是吝嗇到家了,連一份簡歷都偷工減料。

  招聘會場,人山人海,我們很快就被人潮淹沒了。當我走過一個個展臺的時候,我不禁汗顏,因為在每一個招聘人員的身邊都堆著小山般的簡歷。我每投出一份簡歷心裡就一陣迷茫,因為總是不出幾分鐘,我就能看到自己精心準備的簡歷被新的簡歷重重地壓在下面。我甚至懷疑招聘官是否會在招聘結束之後去重新翻出我心愛的簡歷。

  我和同學們談論起自己的擔心時,大家的臉上也露出了同樣的擔憂。

  帶著這樣的失落與好奇,一直到招聘會結束之後,當招聘官們都開始收拾東西離去的時候,我們卻遲遲沒有離去,特意到幾個我們比較抱有期望的公司展臺上去看我們的藍色簡歷處在什麼“位置”。這時,我們驚訝地看到一本小一號的簡歷,幾乎都擺在每個簡歷堆的最上面。我們一眼就看出來那就是小濤的簡歷。

  我們詫異地問小濤:“你小子暗地裡說了什麼好話啊!招聘官居然都把你的簡歷放在最上面,放在第一位啊!那可是最佳位置啊,就是最好機會啊!”

  小濤笑著說:“其實也沒有說什麼啊,就是事先把簡歷做小了一號,招聘官大概都覺得不好堆在下面,只好放在最上面啦……”

  我們頓時驚訝得目瞪口呆,原來,他把簡歷做成小一號,根本就不是偷工減料,而是為了得到最好的位置,這是多麼聰明的做法啊!

  他的創意果然得到了收穫,他成了同學們中間第一個找到好工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