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教職工教師節演講稿致辭精選範文四

  【導語】:您用粉筆抒寫人生的精彩,您用慈愛溫暖學子的心房,您用教誨撥亮智慧的明燈,祝您節日快樂。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全體教職工教師節演講稿致辭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全體教職工教師節演講稿致辭】一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高山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它高聳。“學春蠶吐絲,絲絲不斷;做蠟燭照路,路路通明。”千百年來,多少人把教師比作春蠶,蠟燭,在老師的嘔心瀝血和無私奉獻中,有多少祖國的花朵成為九州華夏的棟樑之材!誰又能知道,這其中包含著多少的汗水與淚水。

  老師是太陽底下神聖的職業。的確如此,對於我們的成長而言,老師是文化的傳播者,帶領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老師是我們成長的領路人,教導我們如何做人、處事;老師是我們的朋友,尊重、理解、關心我們的成長;老師是我們的榜樣,言傳身教,使我們終身受益……

  我們永遠忘不了第一次踏入校園的時候,是多麼地高興、快樂。老師和藹的微笑,溫和的話語就像快活的音符一樣奏出美妙的樂章,讓我們如痴如醉。在我們的心裡播下快樂的種子,校園裡時時響著我們清脆、明亮的笑聲。那是怎樣的一種幸福啊!您把所有的希冀都寄託在我們身上,苦心培育我們,在這愛的路上艱難跋涉,教我們如何做人,怎樣處事。當我們感受到知識的魅力時,您在叮嚀:同學們,別忘了奮進呀;當我們在學習上失敗時,您在鼓勵:成功是從這裡起步的;當我們悲傷時,您在安慰:同學們振作起來!多少個難忘的日子,是您,光榮而偉大的人民教師,讓我們學會如何面對困難,如何感受生活,如何珍惜幸福。您不僅帶著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更教會了我們要學著去感恩別人。

  老師,感謝您,感謝一直以來在講臺上用汗水澆灑乾渴的我們;用如歌的聲音播灑愛的陽光;用溫柔的雙手撫慰我們不定的靈魂。

  感謝您如蠟燭般燃燒自己,照亮我們;如粉筆般消磨自己,告訴我們知識;如桅杆般挺立,把我們引向彼岸。

  感謝您用粉筆作槳,思緒作帆,指引這艘載滿希望與期盼的船隻,躲過暗礁,到達知識的殿堂。

  在這樣的時刻,我代表全體同學,向我們尊敬的老師們說一聲:老師,您辛苦了。

  【全體教職工教師節演講稿致辭】二

  老師們、同學們:下午好!

  我們剛剛迎來了新一屆4600名本科生和近1500名研究生,又迎來了我國第十九個教師節。今天,我們隆重集會,熱烈慶祝自己的節日!在這裡,我謹代表學校向工作在教學科研第一線的廣大教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在學校管理、後勤等各個崗位上為廣大師生默默奉獻的全體同志表示良好的祝願!向為教育事業奮鬥幾十年的離退休老教師、老幹部、老職工緻以親切的問候!向在今天的大會上獲得表彰的教師致以衷心的祝賀!

  同志們,今年上半年,通過全校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學校各項事業取得了新的發展。今年4月,學校召開第十一次黨代會,進一步明確了把學校建成具有國際一流水利學科和廣泛國際影響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奮鬥目標,提出了學校近期的四項重大任務和具體工作措施,為學校今後一段時期的工作指明瞭方向。在奪取抗擊“非典”勝利的同時,學校的學科建設,特別是學位點建設獲得了顯著成果,國家重大科技專案申報取得了重大突破,本科教學和人才培養取得新的成績。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達93%,引起了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中央政策研究室專門委託江蘇省委政策研究室來我校調研就業工作,國務院副祕書長陳進玉同志在南京聽取了我校就業工作彙報,教育部發了專題簡報,中央教育臺還專題對我校的就業工作進行了報道。今年我校在江蘇省的招生投檔線高出本一分數線33分。目前,我校有一級學科授權點4個,博士學位授權點2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60多個,博士後流動站5個。在校研究生達到4433人,其中博士生890人。在校本科生達到17500人。新學年的開學工作順利進行,全校上下正在為學校事業新的發展而努力奮鬥。

  同志們,我校各項工作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大的成績,是全校師生員工群策群力、創新進取的結果,是齊心協力、共同奮鬥的結果,為此,我代表校黨委、校行政向全校師生員工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志們,今天是教師節,我在這裡要特別談談教師的情況。

  最近,教育部公佈了高校百名教學名師的評獎結果。這100名獲獎教師中有62名教師來自教育部直屬高校,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評定時間較長,評定程式嚴格,社會影響深遠。在教育部直屬高校的62名教學名師中,我校趙振興教授是其中一位,這衣榮譽來之不易。趙老師被評為全國首屆百名教學名師,這不僅是他本人的光榮,也是我們河海大學全體師生員工的驕傲。

  我們知道,以徐芝綸先生為代表的老一輩教師,師德高尚,治學嚴謹,教學效果優異,至今仍為高教界的楷模,走到天南海北,都能聽到校友的讚譽。嚴愷院士提出的校訓“艱苦樸素,實事求是,嚴格要求,勇於探索”,是老一輩河海人為教育事業而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也是河海老一輩教師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天,趙振興教授被評為全國首屆百名教學名師,表明河海老一輩教師用心血凝成的河海精神有了傳承與發揚,河海的事業將更加輝煌。最近幾年來,學校各項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同時也遇到許多困難。如現在我們三地辦學,有的同志要遠離南京到常州工作,連家都顧不上;許多教師到江寧校區工作,起早貪黑,花了比以前更多的時間,流了比以前更多的汗水;大學生和研究生的數量比以前成倍增加,社會和教學對知識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全體教師仍然以校為家,勤奮敬業,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去年年底表彰的優秀主講教師和今天表彰的老師,就是學校教師隊伍中的又一批傑出代表。正因為有全校教師默默無聞的不懈努力,任勞任怨的教書育人,在學校擴大招生規模的情況下仍然保證應有的教學質量,學校畢業生一直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為此,我衷心感謝全校教師對學校教學工作的辛勤工作和無私奉獻!

  同志們,教師是一個崇高的稱號,教師職業是一個神聖的職業。教師要受到社會的尊敬和學生的愛戴,就必須真正做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真正成為廣大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的日常工作是平凡的,但教育工作卻是不平凡的。學生對每一位老師、每一堂課,都有他們的評價。我與大學生、研究生的交談中,他們總是會談到願意聽某某老師的課,想選某某老師的課,談到這些老師時,他們會眉飛色舞,喜形於色,我也為之感動,內心有無比的快樂,從心底感謝這些優秀的老師;而談到一些教風散漫、教學水平低劣的老師,他們也給予尖銳的批評,同時有些不大好意思說,每當此時,做為校長,我深感內疚。同志們,我們要對學生負責,要對家長負責,要對社會負責。教師的道德、品質、人格和言行對學生有重要的影響。古人說: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大學的老師要做傳授知識的“經師”,更要做善於育人的“人師”,以自己淵博的學識和精湛的教學藝術向學生傳授知識,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風範去影響和培養學生,使我們河海大學的學生在老師的精心培育下健康成長。

  我贊成這樣的說法,所謂大學,不是因為它有高樓,而是因為它有大師。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最重要的是人才,尤其需要的是傑出人才。傑出人才就是大師。一個學校沒有一流的教師,不可能培養一流的學生,也不可能出現一流的學術成果,就不可能有社會影響力。所以,學校要通過各種途徑,千方百計地為傑出人才的引進、培養、工作和生活提供良好的條件。比如,讓獲得省部級科學基金以上專案且具有博士學位的年輕教師集中精力搞研究,設定“綠色通道”;幫助年輕教師爭取高水平專案,在培養起點上做足文章;集中資源、重點扶持、壓擔子、給機會,用3-5年時間為一些年青教師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這類專案提供平臺等等。同時,我要強調,要營造一種學術氛圍,要做到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效益高,人才能心情愉悅、學術自由。

  【全體教職工教師節演講稿致辭】三

  尊敬的各位老師:

  又是桃紅流丹的季節,又是李熟飄香的秋天,值此第三十一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把最衷心的祝願與最誠摯的感謝以最深情的寄語送給您:辛苦了,親愛的老師們!

  你們推崇真誠與廉潔,因而你們的心靈永遠那麼坦蕩而年輕;你們信奉付出與汗水,因而你們的收穫永遠那麼殷實而厚重;你們播種希望與快樂,因而你們的笑容永遠那麼燦爛而迷人;你們打造現在與未來,因而你們的名字永遠那麼響亮而多情。

  你們的辛勤奉獻,換來了我們全體同學成績的逐年攀升;你們的諄諄教導,激勵著我校二萬餘名同學的健康成長;你們的含辛茹苦,孕育了一項又一項科研成果;你們的敬崗愛業,推進了我校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

  衷心祝賀各位老師節日快樂,身體健康!

  誠心祝願各位老師筆尖耕耘桃李地,墨水澆開智慧花!

  真心祝福各位老師家庭幸福,事業輝煌!

  【全體教職工教師節演講稿致辭】四

  時光荏苒,我們迎來了第31個教師節。在此,我代表學校黨委和校長室向曾經和正在運中辛勤耕耘的老師們致以節日的慰問!向為學校建設與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老領導、老教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在教學、科研、管理和後勤服務崗位上默默奉獻的同志們表示誠摯的問候!

  翻開河運中學的歷史畫卷,回顧學校的成長曆程,歷數運中所取得的每一項成績,點點滴滴都有大家辛苦付出的記憶,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留下大家奮鬥的足跡。

  幾十載絃歌不斷,幾十年薪火相傳。時間在變,歷史在改,我們運中人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未變!始終一路豪邁,行走當前,迎難而上,用務實求真譜寫出了蘇北強校的新歌。

  我們當中有的雖年近花甲,卻依然對運中的教育事業一往情深;有的雖知天命,卻仍孜孜不倦地佇立在講臺邊;有的雖已不惑,但仍躊躇滿志意欲一展巨集圖。我們更有一大批以自己的勤學善思使事業漸趨於精,正以飽滿的激情投身於運中教育的青年英才。

  2015年我校實現高考本科上線1023人,位居徐州市第一;xxx分別獲xxx市文理科狀元;瀋陽同學被北京大學錄取;中考全市前20名中有17名運中學生……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也是為來年的豐收播種的季節。當前,我校正處於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極為關鍵的階段,新一輪教育改革千帆競發、百舸爭流。加快改革和發展的步伐,顯著提升辦學水平和綜合辦學實力,需要全體教職員工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

  雖然我們只有一點智慧、兩袖清風、三尺講臺,但我們可以在四季的晴雨中,用十分的汗水滋潤桃李芳華滿天下。讓我們一起攜手共進,同舟共濟,共同譜寫河運中學的新篇章!

  最後,衷心地祝願:每一位教職工身體健康、家庭幸福,生活愉快、工作順利!

  【全體教職工教師節演講稿致辭】五

  各位老領導,老師們,同學們:

  一年一度秋風勁,又到橙黃橘綠時。在這美好的收穫季節,東衡一中全體師生歡聚一堂,舉行2014至2015新學年開學典禮並慶祝第二十七個教師節。首先,謹讓我代表學校黨支部、校委會,向前來參加大會的各位老領導、老師們致以節日的祝賀和崇高的敬意!預祝老師們新學年工作順利、身體健康,生活幸福!預祝同學們新學年學習進步、陽光向上,快樂成長!

  回首過去的2014至2015學年,是我校建設和發展史上具有非凡意義的一個學年。在接受省督導評估之後,又緊鑼密鼓地開始了建校七十週年慶典的籌備。期間任務繁重,時間極為緊迫,但師生們上下一心,團結協作,與時間賽跑,不斷攻堅克難,既確保了七十週年慶典順利舉行,也使其他重要工作取得了佳績。

  校慶慶典成功舉辦。經過近十個月的精心籌備,2013年10月4日,東衡一中建校七十週年慶典在塑膠田徑場隆重舉行。當天出席慶典活動的領導、嘉賓、校友以及全校師生超過5000人,省政協副主席陽寶華和劉新垣、沈志雲、趙淳生三位院士等一批知名校友以及國師附中高1班xxx放等一批老校友都親臨現場,實現了東衡一中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團聚。清華、北大等全國知名大學和省內70多家兄弟中學來電或來校致賀。廣大校友和友好單位慷慨解囊,踴躍捐助,為學校建設捐贈愛心款460餘萬元。七十週年校慶的成功舉辦,得到了各級領導、廣大校友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充分展示了學校的辦學成就,提升了學校的影響力和美譽度,為今後的發展建好了重要的平臺。

  學生競賽成績喜人。本學年參加各級各類競賽再創佳績。在數學奧賽中,374班xxx同學、381班康愷麒同學獲全國二等獎,xxx同學的分數名列衡陽市第一;物理奧賽中,372班趙軒亮同學、381班康愷麒同學獲全國三等獎;生物奧賽中,372班趙軒亮同學、381劉夢琪同學獲國家三等獎。在全國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校田徑隊劉進同學獲男子4×100米第五名,4×400米第六名,劉水麗同學獲女子4×100米第五名。這兩位同學還在全省青少年運動會上奪得了3枚銀牌。在8月初舉行的省田徑傳統校運動會上,劉健一同學勇奪5000米長跑比賽金牌。在不久前結束的衡陽市九運會籃球比賽中,代表東衡參賽的我校男子籃球隊不畏強手,拿到第五名的好成績。在省市舉辦的青少年科技創新作品大賽中,我校選送的4件作品全部獲獎,其中1件獲省三等獎,2件獲市二等獎。

  學考高考穩中有升。2011年學考,我校一次性合格率達98%,首次躋身全市先進行列。2011年高考,在縣內其他學校二本以上上線人數都有所減少的情況下,我校穩中有升,二本以上上線437人***比去年增加7人***,創學校歷史新高,佔全縣應屆生同批人數的57.5%***比去年提高10個百分點***,其中一本87人,佔全縣應屆生同批人數的54.1%;高分段600分以上30人,佔全縣應屆生的52.6%;全縣文、理科前十名我校分別有6人和5人;理科四大科人平分均為全縣第一。理科二本上線率超過50%,在全市省示範校中位居前列。

  德育管理紮實推進。一年來,通過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強化校園封閉式管理、狠抓養成教育和日常行為規範教育,校容校貌、校紀校風進一步得到改善,育人環境更為優化,全年學生無違法犯罪現象發生。高386班被評為衡陽市 “中小學先進班集體”。十二位同志被評為“優秀班主任”。

  教研教改成效突出。本年度,教師參加教學競賽獲省一等獎2人,市一等獎8人,市二等獎2人。教育教學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44篇,獲省級獎勵74篇,市一等獎20篇。“十二五”教育科研課題申報卓有成效,先後有7個自選課題通過省教育科學規劃辦、省教育學會、省電教館立項。我校語文教研組在首屆“省中小學優秀教研組”評選中被評為“優秀教研組”,鄧建華老師被評為“湖南省中小學優秀教研組長”。

  硬體建設更上層樓。藉助校慶的東風,我校對校園環境進行了改造更新,建成了高標準的塑膠田徑場、多功能學術報告廳以及校史展覽館,校園中又多了幾道亮麗的風景線,辦學品位進一步提升。尤其是田徑場,不僅用塑膠跑道取代了原來的爐渣跑道,而且中間足球場鋪上了人工草皮,徹底告別了沙土場地,圓了幾代一中人的一個夢想。

  此外,學校還順利通過了省文明衛生單位的複查驗收,獲得了“省田徑傳統校優秀單位”、“市高中教學質量先進單位”、“市十一五教育科研先進單位”、“縣中小學規範化管理先進校”、“縣雙文明單位”、“縣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