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開學典禮領導講話稿推薦
大學是一幅空白畫卷,等著你用智慧和雙手描繪屬於自己的七彩青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學開學典禮領導講話稿,供大家閱讀。
大學開學典禮領導講話稿一:
人生就是選擇,選擇不同,便有了不同的人生。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你們是成電的孩子,母校永遠牽掛你們。
正所謂“天道酬勤”,通過幾年的付出和努力,你們在電子科大順利完成學業!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你們是成電的孩子,母校永遠牽掛你們。但此刻我的心裡更多的是欣慰和期盼,因為你們已經積累了一些寶貴的財富。
第一筆財富——獲得了難得的經歷。經歷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經歷得多,生命有長度;經歷得廣,生命有厚度;經歷過險惡的挑戰,生命有高度;經歷過困苦的磨鍊,生命有強度。
第***財富——擁有了感恩和陽光的心態。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大學以前,你們在父母的呵護下更多隻是關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很多事都用不著自己操心。
第三筆財富——學會了選擇。人生就是選擇,選擇不同,便有了不同的人生。
你們已經從老師、從書本、從網路、從親朋好友、從生活中,學了很多、悟了很多。但是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前面的天空更廣闊,前面的道路還很長,希望同學們堅持“求實求真,大氣大為”的成電精神,去品味人生百味的感悟和感動,去收穫更多的成功和幸福。
謝謝大家!
大學開學典禮領導講話稿二:
親愛的2014級本科和研究生同學們:
今天——2014年9月3日,對你們的人生是個特殊的日子。無論你們來自哪裡,無論你們在中學或大學曾有過多少驕人的成績,無論你們是本科生、碩士生還是博士生,今天大家都站在新的起點從新開始。首先,請允許我作為校長,代表全校的教職員工向你們表示熱烈的歡迎,並向你們做出南開教師的莊嚴承諾:
第一,我們要恪守師德,誠信為人,嚴謹為學,關愛學生,嚴格要求,做同學們的良師益友;
第二,我們要和同學們一起光大南開品格、弘揚南開精神、堅持南開道路,打造新時期南開特色素質教育,助力同學們的全面發展;
第三,我們要和同學們一起探求服務中國造福人類的真理,為同學們開拓學術創新的實踐平臺;
第四,我們要大力推進學校的國際化,為同學們拓展全球視野、提升國際競爭力創造更多更好的機遇;
第五,我們要努力完善各方面的管理服務,為同學們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
我們,所有的南開教職員工將竭盡全力,祝你成功!
同學們,其實我本人也是2014年來到南開大學工作的,可以說我和同學們一樣,也是2014級的“新生”。讓我們一起努力學做真正的南開人。我想,學做南開人,首先必須記住8個字,這就是我們的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體悟這8個字,踐行這8個字,是南開人終其一生的事情。作為新生,我以為,要做好“一、二、三”。
“一”,就是要認準一個目標,這就是南開人“為公”的學習目標,用周恩來學長的話來說,就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不管同學們原先抱著什麼樣的想法來到南開,從今天起,大家一定要校正自己的學習目標,立定“為公”之志,走“知中國服務中國”的南開道路,像以周恩來為代表的南開先賢那樣,在“為人民服務”的事業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二”,就是要過好“學習”和“生存”兩道大關。你們已經刻苦學習了十來年,經歷了無數次的考試並在高考中獲得佳績,難道還要再過“學習”關嗎?是的,因為這個階段的學習與你們過去的學習不一樣,這將是基於“自覺”的學習。沒有高考前每月一次的考試,沒有父母多少有些令人“惱火”的天天督促,每節課的作業好像太少,考試也好像並不難,這樣的學習你們會嗎?你們可以突破應試學習的模式、在缺乏外部壓力下強化自身的學習動力嗎?你們能在沒人督促下自覺地、主動地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嗎?對研究生新生來說,你們能夠自覺地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研究嗎?你們知道如何選好研究方向、調整研究途徑、抓住研究重點、突破研究困局、呈現研究成果嗎?再說“生存”。你們已經“生存”了二十來年,難道還要過“生存”關嗎?是的,因為這個時期的生存環境不同了。不再有父母為你們操持一切,不再有老師叮囑你們每一個細節,不再有人寬容你作為孩子的無知甚至無禮,你們將獨立地對付生活中的各種麻煩瑣碎,各種失意不爽,甚至是誤解和冷遇,你們將和從不相識、習慣不同甚至性格迥異的人在一起度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集體”生活,你們能做好嗎?對於研究生來說,你們不僅仍然要對付上述種種,而且還要在學術競技場上拼搏,你們能處理好競爭與合作、傳承與超越、堅持與變通、確定與懷疑等等學術生存中的矛盾關係嗎?能夠在各種誘惑壓力中堅持誠信立身嗎?那麼,怎麼才能儘快、完好地闖過這兩關呢?這就需要“能”,要能學習研究,能交流合作,能吃苦耐勞,這三種能力就是我要說的“三”。
認準一個目標,過好兩道大關,增進三種能力,是我們南開新生要努力做好的“一、二、三”。尤其是“一”,這不僅是“一個”的“一”,而且是“第一”的“一”。有著第一位的重要性,就是認準“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堅定目標,因為這是你們這一代人的歷史責任。說到歷史責任,讓我們說說9月3日。
69年前的9月3日,是全國人民慶祝抗日戰爭勝利的日子。百年積弱的中華民族在這一天出現了偉大的從衰而興的歷史轉折。在那以前的100年,中國從一個富庶的國家淪敗到幾乎亡國滅種;從那以後的100年,是走向復興的100年。尤其激動人心的是,從現在起到本世紀中葉,正是你們這一代人的大好時光,正是你們將親手實現“振興中華”這一多少先賢英烈為之奮鬥犧牲的偉大歷史目標。這是多麼豪邁的事業,這是你們的事業!同學們,這就是我們所有南開人心中最崇高、最偉大的“公”之事業。今天,7152名南開新生為了這個事業在這裡誓師,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南開做起!
大學開學典禮領導講話稿三: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作為浙江大學校長,我榮幸地在此歡迎你們的到來,並祝賀你們踏上人生新的起點!
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榮耀的求是學子,成為全球50萬浙大校友組成的求是大家庭中的一員。浙江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英才輩出、蜚聲中外的高等學府。建校115年來,浙江大學始終承載著國家與民族的希望,秉承求是創新的精神,發展成為在海內外具有較大影響的一流綜合型、研究型、創新型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書寫了輝煌的篇章。
竺可楨老校長當年在新生入學典禮上曾提出著名的兩個問題:“諸位在校,有兩個問題應該自己問問:第一,到浙大來做什麼?第二,將來畢業後要做什麼樣的人?”今天,我想從三個方面予以詮釋:第一,大學是什麼?第二,浙江大學培養什麼樣的人?第三,各位應如何度過大學的寶貴時光?
一、大學是大道之學,是深深的海洋
我想,諸位不但對大學滿懷憧憬,而且充滿好奇。大學是否只是規模、氣勢上大一些的學校?只是小學六年、中學六年的四年延續?
大學是大道之學。中國古代四書之一《大學》開篇闡明:“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引導我們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革舊圖新,最終達到完善的境界。
大學是深深的海洋。浙江大學校歌首句“大不自多,海納江河”,開篇明義地闡釋了大學的特徵,大學是知識之洋、學術之海、思想之庫,容納千江萬河,浩翰而永不自滿。
大學以育人為本。大學是一種肩負特殊使命的人類社會組織,育人是其根本的價值追求。大學研究最高深的學問,體現學科交融,匯聚名家大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思想的創造者,科學的發現者,文明的推動者,崇尚“為學無際,際於天地”,引領人類社會不斷髮展進步。
二、立志為未來領導者,成為遠航的船長
培養什麼樣的人,體現了一所大學的氣質、眼界和胸懷。75年前,竺可楨校長提出要培養“公忠堅毅,能擔當大任、主持風氣、轉移國運的領導人才”。跨入新世紀,浙江大學回首百年曆程,審視時代使命,確立了“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未來領導者”的本世紀目標。
從浙江大學走出的諸位學子,應當成為全球現代化程序的引領者,成為各行各業的將帥之才,成為在大海中掌舵遠航的船長。中國古代經典《孫子兵法》說將才:“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凝練了作為領導者應有的品質。所謂“智”,即遠見卓識,勤學善思,智謀遠慮,靈活應變;所謂“信”,即誠實守信,公而無私,真誠待人,知人善任;所謂“仁”,即仁愛有德,與人為善,同舟共濟,團結合作;所謂“勇”,即沉著冷靜,堅毅果斷,不懼艱險,勇於挑戰;所謂“嚴”,即治理嚴謹,寬嚴有度,公正嚴明,嚴於律己。全球化時代的領導者除應該具備這五種基本品質外,還要適應國際化環境,擁有開放包容的心態和國際視野,具有跨文化理解和交流的能力。
諸位要想成為思想、知識、能力和身心素質俱佳的“船長”,就必須在大學的海洋中尋知、探索和錘鍊。浙江大學堅持“以人為本,整合培養,求是創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強調“寬專交”和“精深通”並重。在這裡,你們可以發掘興趣,精修學業,建構知識,演繹思想。希望學校中豐富的學科體系和深厚的文化氛圍能滿足你們求知的渴望!希望同學們在浙江大學的平臺上為未來奠定紮實的素質基礎。
三、浙大學子的遠航之路是求是創新之路
浙江大學當年舉校西遷,顛沛流離,仍立“求是”為校訓,崛起為一流名校,贏得了“東方劍橋”之美譽。改革開放後,學校敏銳把握創新乃民族進步之靈魂、大學興校之根本,為“求是”附上“創新”二字,豐富拓展了校訓的內涵。如今,求是創新已經成為浙大獨特的文化核心,成為浙大人追求卓越的自覺行為和內在動力。諸位要成為全球化時代的未來領導者,你們的遠航之路就是求是創新之路。大家應當以求是為基、以創新為魂,不騖虛聲、不求虛名;堅持“無曰已是、無曰遂真”,博觀約取,厚積薄發;堅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開物前民、持之以恆。唯有如此,才能在大學的海洋中,在人生的航線上乘風破浪而海闊天空,歷經風雨而終抱彩虹。
各位同學,剛剛閉幕的倫敦奧運會為我們精彩演繹了 “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江山代有人才出,期待大家在大學之路、人生之路上不懈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
讓我們以此共勉!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