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會計論文參考範本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物流管理已經成為企業降低成本、創造利潤、提高經濟效益的新途徑。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論製造業物流成本會計核算模式

  摘 要:當競爭處於全球背景之下,各國的產業均出現升級和改造,相應的物流供應鏈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傳統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是製造業的物流成本會計核算模式的更新對會計人員的綜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成本核算模式的選擇就成為財會人員和學者所共同關注的問題。

  近年來已有眾多學者致力於探究基於不同行業下的物流成本會計核算模式。本文以製造業為切入點,研究其物流成本會計核算模式。製造業存在大量的物流業務,有效的物流成本會計可以提供資訊支援企業優化整合企業的物流,為企業的管理者/決策者的決策提供資訊支援。

  關鍵詞:製造業 物流成本 會計核算

  一、製造業物流成本的構成

  要對製造業的物流成本會計核算模式以及有關賬戶的設定進行一個正確有效的選擇,必須首先對製造行業的物流成本進行分類界定。

  製造企業物流成本按成本範圍分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供應物流成本***指將企業所需生產材料通過採購從供給方輸送回企業所發生的物流費用***。

  2.生產物流成本***指產品在企業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物流費用***。

  3.銷售物流成本***指從產成品包裝—入庫—銷售網點—客戶,及其反向的退貨物流活動過程所發生的成本***。

  4.回收物流成本***指退貨、返修物品和週轉使用的包裝容器等從需方返回供方的物流活動過程中所發生的物流費用***。

  5.廢棄物流成本***指將經濟活動中失去原有使用價值的物品,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收集、分類、加工、包裝、搬運、儲存等,並分送到專門處理場所的物流活動過程中所發生的物流費用***。

  二、物流成本會計核算模式的影響因素

  目前,學者們對物流成本會計的核算還存在相應的分歧和不一,但是綜合概括來看,物流成本會計的核算模式大致可劃分為兩大派別:單軌制與雙軌制。如何選用單軌制還是雙軌制,很多的學者已經從是否符合我國現階段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是否符合企業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需要,收益與成本是否匹配,是否與企業現有成本核算方法相適應,以及是否符合我國企業物流成本的管理現狀等幾個方面進行了系統和比較全面的比較分析。對於這兩種模式,他們都有各自的特點和優劣勢。在不同的企業環境下都有自身的優勢。有學者認為對於我國的大部分企業更適合採用雙軌制,也有學者認為採用單軌制和雙軌制模式相結合的方式更加合理。對於生產製造行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選擇比較:

  1.企業的規模大小,或者說是企業與物流成本相關的業務量的大小。一般規模較大的製造企業與物流相關的業務專案又多又繁瑣,因此利用雙軌制能夠更系統全面、準確真實的單獨反映出有哪些專案費用***物流成本種類核算、***但是對於一些中小型的製造業來說,可能與物流相關的成本專案類比較單一和簡單,這個時候也可以採用單軌制。在遵循現有的企業會計準則的情況下,直接在一級科目相關成本費用下增設一個二級科目,如物流成本,然後再在下面分設各個明細科目。期末成本會計核算人員再根據二級科目和明細科目進行常規的賬務處理之外,還要形成一份物流成本費用的報告,更好的為企業管理者進行物流方面的決策時提供資料支援。

  2.會計人員和管理決策者的知識結構與專業技能。單軌制顧名思義即企業全部採用會計電算化的形式來進行成本核算和管理,拋棄傳統下的手工記賬模式。這對於很多會計從業人員來說充滿了挑戰,很多人缺乏相應的資訊科技的教育背景或培訓經歷,使得公司的成本核算資訊的編制人員沒法有效地在資訊化條件下及時有效的向管理者提供物流成本資訊。

  此外,單軌制的實施和有效運轉需要公司的高層管理者決策者對會計電算化有一定的瞭解,支援公司的資訊化建設,適應這種資訊的呈報方式——電算化下的成本資訊呈報格式與傳統手工下的資訊彙報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果管理者對資訊系統缺乏瞭解,不會運用便捷的資訊系統,便難以及時有效的掌握到資訊系統提供的更為及時的物流成本資訊,使得其決策缺乏資料支撐。

  而雙軌制對於公司的會計人員和管理決策者的知識結構與專業技能要求要低一點。因為在一段時間裡公司的物流成本會計資訊有兩套系統同時運轉,給會計人員提供一個轉型的時間差。這也使得公司漸變式的適應IT環境下的會計核算和呈報方式。但是雙軌制也存在自身的缺點——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資源,若該局面長期存在,會使得決策者對資訊的把握程度降低。

  3.操作簡便性以及人工費用角度考慮。一直以來,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就是一個複雜且繁瑣的工作。實務界素來存在“物流費用冰山”這一形象說法,即企業對外支付的物流費用在總物流成本的比例很小,而在企業內部形成的各種物流費用才是構成企業物流成本的部分。但是由於企業會計準則並未具體設定“物流成本”這一科目,而是把相應的物流成本歸入相應的資產***原料的運費***、成本費用***企業各個工廠協作生產的運費***以及其他科目中去,致使物流成本會計不能很好地核算企業的實際物流的耗費情況,更無法完整的反映企業物流活動的全貌。使得具體核算的操作性和人工費用也不容易得到合理的控制。傳統成本核算法與作業成本法***ABC***是現有的最常用的兩種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這兩種核算方法在單軌制和雙軌制下均可實施。如果能匹配好,則可以簡化物流成本的核算工作,了也使人工成本無形中得到了節約;如果不能很好地匹配,則核算工作可能費時又費力,使企業的會計工作不便於整體高效地開展。單軌制可以實現在同一資訊系統中提供多種成本核算資訊,而在雙軌制下可能不能有效的刻畫企業的物流成本資訊。所以,企業在進行選擇時,一定要考慮到核算工作的操作簡便性以及人工費用。

  三、製造業物流成本會計核算思路探討

  基於上述對比分析可知,在企業物流成本核算中單軌制和雙軌制各有優勢:單軌制則充分考慮到當前國內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現行的企業會計準則和制度,簡單易於操作,能大致反映出企業的物流成本,對於費用的核算更擅長,便於費用管控;而雙軌制則可以藉助兩套資訊系統來分別提供不同的資訊,能更具體、客觀、全面地反映企業物流成本資訊,便於企業診斷物流問題,優化整合企業物流供應鏈。但是考慮到製造業的特點以及客觀環境的影響,充分利用這兩種方法的優點,將這兩種方法融合,不改變現有的的成本核算體系,通過增設新的會計科目是比較合理的方法,此外,為了使其即能達到現行的成本核算體系的要求,又能明細地反映出物流成本費用,可以借鑑雙軌制的優點,一方面,提供傳統報表,另一方面,增設物流成本費用相關報表。   1.物流成本會計核算模式會計科目的設定。根據前述分析,可以在現有成本核算體系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增設 “物流成本”和“物流費用”兩個一級會計科目,其中“物流成本”科目用以核算能直接物件化或者可以間接分配的物流成本費用,其成本專案類別主要包括包裝成本專案、裝卸搬運成本專案、運輸成本專案、倉儲成本專案、流通加工成本專案、物品損耗成本專案、保險和稅收成本專案等;而“物流費用”是指需要間接計入或者分配計入物流作業的一些日常費用,其主要費用專案有折舊費用、物流資訊費用、通訊費用、會議費用、管理人員差旅費用、辦公費用等日常的管理費用。仿照“製造費用”的設定方式,“物流成本”也可以在分解為間接物流成本和直接物流成本兩個二級科目來核算企業的物流成本,如倉儲、裝卸以及運輸等環節發生的各類成本。同理,“物流費用”也可以按企業的核算的需要來進行下一步分解。這樣就可以更加細緻的反映企業的物流成本,便於企業的監管。

  2.物流成本賬務核算流程。與常規的企業會計核算不相同,物流成本賬務核算有一定的特殊性,當然其仍然是遵循會計的四大基本假設的。物流成本的核算需要區別成本的習性,即按直接物流成本和間接物流成本來分別核算。根據發生的業務原始憑證,把物流活動直接耗費物資人力直接計入“物流成本”及其對應的“直接物流成本”。會計分錄如下:借記“物流成本——直接物流成本”,貸記“相關科目”。對於那些為物流活動而耗費的又難以直接物件化的費用,則計入“物流成本——間接物流成本”賬戶,歸集之後到會計期末再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作業成本法或者其他分配標準***轉入“物流成本—— 間接物流成本”。會計分錄如下:借記“物流成本——直接物流成本”,貸記“物流成本——間接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流轉歸集分配完畢之後,可以按“製造費用”的分配方式將物流成本轉入相應的產品成本中去;但是對於那些物流管理決策中會考慮的機會成本等隱性物流成本,他們不一定實際發生也不在企業兩大報表中反映,可以按照規定的物流費用計算公式以及存貨統計資料計算物流費用,比如存貨佔用資金的機會成本可以用庫存佔用資金乘以一定時期內投資者的期望報酬率即可,這些費用發生的時候即可計入當期“物流費用”, 並直接列入利潤表,和其他的期間費用一起衝減當期損益。

  3.物流成本報告。此外,為了更加系統的呈報物流成本資訊,也是便於管理者決策,企業的會計人員應當基於上述會計資料來編制 “物流成本報告”——詳略兼顧,資訊充分。這樣避免在分析物流成本時陷入碎片化的境地,便於綜合把握和監控企業的物流成本。

  所以有必要在企業內部編制物流成本報告,報告的主體部分是“物流成本報表”。這樣可以充分反映企業物流成本費用的專案和支付形態,此外輔助文字與圖表進一步形象化呈報企業的物流成本資訊。通過這些會計核算方式和管控措施促進企業的物流優化和整合,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提升市場競爭力。

  四、研究結論與啟示

  當競爭越過國界,各國各地區的區域市場日益呈現全球化融合的態勢,國內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企業的管理要越來越精細化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生存和成長的空間。在這一過程中,企業的物流供應鏈扮演者機器重要的角色,企業必須時時刻刻能監控自己的物流運轉情況——主要反映在物流成本上。企業需要設定相應的核算制度,構建核算體系,來實現這一目標。物流成本核算的有效進行才能確保物流成本核算體系的完整,核算體系的完整有序才能保證企業經營者的合理決策,才能保證企業發展的持續穩定。

  當然本文的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未能結合案例進行分解物流成本會計這一思想和理念。這在未來的研究中要結合案例進行分析,在資料允許的情況下還進一步展開大樣本的檔案式的實證研究,探究物流成本對企業價值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雍蘭利,魏鳳蓮.《物流管理概論》[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1

  65-176

  [2]王翊,謝合明.《製造業物流成本會計研究》[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51-90

  [3]胡利民.論企業物流成本會計核算模式的選擇[J].物流技術及應用,2010,***3***

  [4]穆海平.企業物流成本分析及控制措施[J].價值工程,2011,***27***

  [5]張強.企業物流成本核算的賬務處理[J].中國對外貿易,2011,***8***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