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幹部學習兩會心得體會範文

  在2014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今年政府主要工作提出4方面建議,民生問題所佔篇幅長、著墨多。四個方面建議位於報告的第三部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全面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所佔篇幅最長,約2000字。

  堅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們把就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全面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建立新型農村。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中國將不再強調不惜一切代價實現經濟增長,而是轉而強調實現社會福利保障;這也體現了中國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工作重點。

  報告還特別強調減少能源消耗,著重解決和減少中國面臨的嚴重空氣、土壤和水汙染。“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環境的期待,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生態環境關係人民福祉,關乎子孫後代和民族未來。”

  2014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新起點,是貫徹落實黨的精神開局之年。今年的“兩會”是承前啟後的大會,新一屆政府按照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的框架,制定了2014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路線圖。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堅持為了人民、服務人民、依靠人民”。因此,學習貫徹黨的精神,我們必須緊密聯絡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緊密聯絡自己工作實際,緊密聯絡廣大人民群眾所思所想所願所盼。把人民的信任與重託,轉化為學習貫徹精神的具體行動,不斷增進人民福祉、不斷增加黨的活力、不斷提升國家實力。

  90多年來,我們黨的一切奮鬥和工作,都是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

  一是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二是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三是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這三件大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不可逆轉地結束了我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悲慘命運,不可逆轉地開啟了中華復興的歷史進軍。其政治影響和社會意義,在人類發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見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正身處改革攻堅期、發展關鍵期、矛盾凸顯期。我黨正面臨著長期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環境的考驗,黨記憶體在著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的危險。

  我們黨的最大優勢是聯絡群眾,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肩負的重大歷史任務。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個特點和優點。

  這兩項制度紮根中國大地,是構成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模式的重要內容。會議的召開和運作過程,同時也就是中國民主政治模式的實踐過程。與此相關聯的是,我們的治國理念和政治模式因為會議而得到更加廣泛的理解和認可,這是一個很大的成就。作為國家的一員,我們更應該吸收學習老一輩革命黨人的優良傳統,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自覺自願為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民群眾做出奉獻。

  只有這樣,才能樹立新時代年輕黨員的良好精神風貌,為黨注入新的活力與鬥志,使人民發自內心擁護黨的領導。希望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鼓勵百姓、教育百姓、融入百姓,從而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增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