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三嚴三實高德榮的心得體會

 

  作為黨員領導幹部,向高德榮同志學習,就是要認真踐行“三嚴三實”和“忠誠乾淨擔當”。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範文1

  新中國成立前,獨龍族人民十分貧窮落後。1950年10月,解放軍解放了獨龍江,獨龍人從此當家做了主人。這是獨龍族的“第一次解放”。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革開放政策惠及獨龍族群眾。1999年,從貢山縣城到獨龍江的公路越過高黎貢山正式修通,獨龍族同胞走出了大山,實現了與現代文明的對接融合。這對獨龍族來說,是“第二次解放”。2010年,雲南省委省政府決定實施“獨龍江整鄉推進、獨龍族整族幫扶行動計劃”,全面推進獨龍江經濟社會發展。這是共產黨給獨龍族人民帶來的又一個福音,意味著獨龍族的“第三次解放”。

  黨的恩情比天高。從一個獨龍族窮孩子苦孩子成長為黨員領導幹部,我時刻提醒自己:無論在什麼崗位、擔任什麼職務,工作和生活條件發生怎樣變化,不忘恩、不忘本、不妄為的做人原則始終不能變。我經常告誡自己:忘恩就是負義,要懷著一顆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感恩之心做人履職;忘本就會變質,要牢記黨的宗旨,把群眾裝在心裡,深深紮根在養育我的這片土地上;妄為就會出事,要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不搞政績工程。

  想想鄉親們還很貧困,孩子們受教育條件還不是很好,獨龍江發展中的困難還不少,作為一名領導幹部,我深感責任重大。我將繼續為獨龍族同胞與全省、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而努力。

  範文2

  高德榮同志,曾任雲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縣長,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大會副主任、怒江州委獨龍江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獨龍族。被當地群眾譽為“一心為民的好縣長”。高德榮長期堅守在條件艱苦的獨龍江畔,畢生致力於這裡的脫貧奔小康。獨龍江的封閉,獨龍族的困苦,身為一縣之長,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如果不為百姓做事,對不起黨,對不起百姓,對不起自己。他帶領獨龍族群眾改變落後面貌,過上幸福美好生活。一是修一條公路,打破與外界割裂的歷史現狀;二是發展一個產業,讓獨龍族群眾儘快富裕起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不掉隊、不落伍。他為百姓出路焦慮,頻繁向上級彙報情況。功夫不負有心人,1997年,上級黨委政府的重視,終於迎來了獨龍江至貢山縣城公路的開工,經過三年連續奮戰,1999年修通公路,結束了中國最後一個少數民族地區不通公路的歷史,來回縣城時間從六七天縮短到十四五個小時,獨龍族同胞走出了大山,實現了與現代文明的對接與融合,對獨龍族而言,這意味著“第二次解放”。2006年,高德榮同志當選怒江州人大會副主任,對這次升遷,他不喜反憂:“如果選我,我就辭職,把我調到州里工作,離開貢山和獨龍江,我就相當於沒有根了,天天坐在辦公室裡,我能做什麼?”在他看來,“官當得再大,如果同胞還窮得衣服都穿不上,別人照樣會笑話你。與其花時間打扮自己,不如花時間建設好家鄉”。於是,他主動返鄉紮根獨龍江,一心撲在群眾脫貧致富上。

  2010年1月,雲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的莊嚴承諾,部署“獨龍江鄉整鄉推進、整族幫扶行動計劃”,實施“安居溫飽、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社會事業、素質提高、生態建設”六大工程,全面推進獨龍江經濟社會發展,這是共產黨給獨龍族人民帶來的又一個福音,意味著獨龍族的“第三次解放”。高德榮擔任州委獨龍江幫扶領導小組副組長,負責獨龍路公路的改擴建工程。2014年初,打通了6.68公里的高黎貢山隧道,3小時可到達縣城,標誌著獨龍族同胞徹底告別每年大雪封山半年的歷史。獨龍人喜不自禁,給寫了一封信,報告了隧道貫通的喜訊,立即作出重要批示。

  多年來,高德榮同志心繫家鄉、心繫百姓,不求回報、不謀私利,從關懷一家一戶群眾的生活冷暖,毫不懈怠為群眾排憂解難,到身體力行引領地方經濟發展,讓一個封閉、貧窮、落後的民族得到一個嶄新的面貌,贏得了老百姓的敬重與愛戴。他今年已滿60歲,已經退休。但是,為家鄉的發展鞠躬盡瘁的這顆心,從沒退休。

  高德榮同志就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做縣委書記就要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這是習對縣委書記語重心長的告誡,我們要學習高德榮同志為了人民群眾“俯首甘為孺子牛”、為了地方發展“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尚情懷,“為民、務實、清廉”為理念,當好“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帶頭人,高德榮同志的先進事蹟無疑是對這“四有”標準的最好詮釋——他帶頭“忠誠為黨、奉獻為黨”;帶頭“一心為民、執政為民”;帶頭“守土有方、守土盡責”;帶頭“嚴以律己,廉潔奉公”。

  當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和“忠誠乾淨擔當”專題教育,引領廣大黨員幹部踐行“三嚴三實”標準,爭當一名“忠誠乾淨擔當”的好乾部。“三嚴三實”、“忠誠、乾淨、擔當”關鍵在於求真務實。作為黨員領導幹部,向高德榮同志學習,就是要認真踐行“四有”要求,做到不忘恩、不忘本、不懈怠、不妄為;學習他信念如山、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始終做到心中有黨不忘恩,時刻不忘對黨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把個人追求融入黨的事業,把絕對忠誠於黨、忠誠於人民作為人生準則,在黨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學習他大愛無私、一心為民的公僕情懷,像他那樣始終做到心中有民不忘本,牢記黨的根本宗旨,以人民憂樂為憂樂,以人民甘苦為甘苦,真正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始終保持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學習他務實擔當、幹事創業的拼搏精神,始終做到心中有責不懈怠,滿腔熱情地幹好工作,做到清廉敬業、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精益求精,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學習他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像他那樣始終做到心中有戒不妄為,自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嚴格要求自己,加強道德修養,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惑,捫心自省、清廉自守,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幹事。

  作為黨員領導幹部,向高德榮同志學習,就是要認真踐行“三嚴三實”和“忠誠乾淨擔當”。 我們幹工作、作決策首要的就是講黨性、守規矩。“三實”須以“三嚴”為基礎、為條件、為保障,只有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和道德修養,才能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以身作則,真抓實幹,敢於擔當。“三嚴”是煉就先進思想的“金鐘罩”,增強抵禦各種“病毒”的免疫力,真正做到了“三嚴”,就能確保權力執行始終不偏離為群眾辦實事、送溫暖、解難題的軌道,從而真正達到兩袖清風、一身正氣、實績突出的作風要求。要真正把“三嚴三實”落到實處,使之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貫穿於黨員幹部黨性修養、品德修養、作風建設全過程,絕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持之以恆抓落實,不折不扣抓執行,久久為功見成效。

  修身用權律己,必須“嚴”字當頭,“實”在其中;謀事創業做人,必須“實”字引領,“嚴”作保障。只有做到“三嚴”,不斷加強黨性修養,才能使“三實”落到實處;只有將“三實”落到實處,推動科學發展,解決實際問題,給群眾帶來實惠,恪守“三嚴”才有成效。

  範文3

  自2015年初,全省範圍內掀起了學習高德榮的熱潮,我單位也組織了大家學習。通過觀看紀錄片、報告視訊等了解,我對高德榮有了這樣的瞭解:清瘦的身形,樸素的著裝,慈眉善目的臉上飽含了操勞與風霜。這樣一個農村老大爹一樣的老人,他身上有什麼東西值得我們學習呢?通過怒江州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穩宜金的《我們的“老縣長”》、貢山縣獨龍江鄉孔當村村委會主任普光榮的《我的“阿擺***父親***”》、高德榮同志的女兒高迎春的《父親的大愛》、雲南廣播電視臺記者於瀛的《獨龍江畔追夢人》,我仔細多方的瞭解與學習後內心深深的受到了觸動,我們大多數人在改革開放新思潮的影響下逐漸迷失了方向,做什麼樣的人?追求什麼?過什麼樣的生活?怎樣工作?……在這樣迷茫的時期,我們需要的是榜樣,需要標杆,需要指引,高德榮用他平凡的事蹟為我們提供了樣板,樹立了標杆,明確了方向。

  走近高德榮,你會發現他身上歷經生活後折射出的資訊:正是因為他有責任心,所以責任心驅使他日夜的操勞,滿臉飽經風霜的刻畫;正因為他接近人民群眾,所以他身上有人民群眾的樸實無華;正是因為他心繫人民群眾,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所以他慈眉善目;正是因為他一身正氣,所以他光明磊落、勤儉為民。他無愧為一名中國共產黨人,黨性在他的身上得到了昇華。作為一名共產黨人,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吃苦在前,不講享受。”他是這樣做的,他曾寫下這樣一段話:入黨不是為了升官發財,圖名圖利,高人一等,而是為了更好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說得多好啊!和那些反問法官: 3000萬才判無期,我受賄2000萬為何判死刑的貪官對比,我們就會更加體會他話語的深刻。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他身上體現得自然真切,他數十年如一日,一直和群眾心連心。工作在一塊兒,吃在一塊兒,住在一塊,也正是他這樣真實的融入群眾,走近群眾,才能想群眾所想,為群眾解決 實際問題,帶領獨龍江的群眾致富奔小康。

  再走近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這裡位於滇西北,北接西藏,西臨緬甸,是中國人口較少名族獨龍族的唯一聚居地,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習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提出:處理好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是關係祖國統一和邊疆鞏固的大事,是關係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大事,是關係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大事。我們要時刻牢記統一多民族這一“家底”。高德榮也認識到了“邊疆民族”問題的重要性,他曾今說過:“獨龍族同胞還沒有脫貧,獨龍族是祖國56朵花當中的一朵,再不加快腳步同其他民族一道趕上小康生活,那就是給祖國母親抹黑。”在帶領獨龍族群眾建設家鄉,發展致富的過程中,高德榮深情的對鄉親們說“咱們獨龍族什麼都可以忘記,但不能忘記共產黨的恩情,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們獨龍族今天的一切。”知恩必報,高德榮回報群眾的是務實的做事,做實事,做對群眾有利的事。高德榮回報祖國的是做好“領頭羊”的工作,竭心盡力幫助獨龍族群眾建設家鄉,過好日子。人民安居樂業,祖國必然富裕強大。也因此,高德榮獲得了“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的稱號。這一稱號是他風裡雨裡,翻山越嶺,走家串戶換來的;這一稱號是他田間地頭,親力親為換來的。如今,獨龍江畔草果飄香,“蜜”香四溢;一幢幢別墅式的農家小樓拔地而起,平整的柏油路通向各村各寨;獨龍族人和城裡人一樣享受上網、通話、看數字電視……獨龍族群眾認可了他,親切的喚他“老縣長”,其實群眾心裡的認可更為重要!處理好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是關係祖國統一和邊疆鞏固的大事,是關係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大事,是關係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大事。高德榮正是用自己這個小火苗點亮了獨龍族群眾這把火炬,用平凡而微小的力量完成這這件大事!他為維護民族團結、邊疆穩定和脫貧致富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深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

  在別人口中一個個高德榮的故事中,我漸漸的感受到高德榮的真實與平凡,一位記者6次“貼身式”的採訪,當要宣傳報道他的事蹟時,老縣長髮火了。當和他聊起重樓的種植,草果的種植時,他的話匣子打開了。這些細節無不透露出高德榮的樸實,講的是做人做事,不需要表功宣揚。他說“如果沒有黨組織的教育培養,我高德榮什麼都不是;如果沒有同志們的幫助、支援和寬容,我高德榮什麼能力都沒有;如果沒有廣大人民群眾的辛勤耕耘和積極創造,我高德榮什麼成績都談不上。”這位記者沒有發現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壯舉,更多的都是平凡的小事,是因為真實,貼近生活的真實。我們需要的就是這種腳踏實地的真實,一步一個腳印的發展變化才能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們要學高德榮什麼呢?我覺得總結後應該學習他始終不變的黨性原則,吃苦在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幸福。學習他對自我、對工作、對家鄉、對自己民族的責任心。學習他做事情看問題的前瞻性,用他的話說就是:“只顧眼前走不遠,只顧個人做不大。”要學的太多太多,最總要的是認清自我,我要做什麼樣的人?我要怎樣做事?我慶幸自己和高德榮一樣,是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做好我自己的本質工作,從平常的小事起,認真實在的去做。服務自己工作的物件,服務自己身邊的人,努力燃燒好自己這團小火種,團結周邊可以團結的同志,把我們的革命事業做好坐實。做好自己,才能做好更重要的大事!


看了的人還看了:

1.黨員幹部三嚴三實學習心得體會

2.領導幹部學習三嚴三實和忠誠乾淨擔當心得體會

3.2015年三嚴三實學習心得體會

4.學習三嚴三實和忠誠乾淨擔當心得體會

5.黨員幹部三嚴三實忠誠乾淨擔當黨課教育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