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團隊的成功祕訣

  劉備,被其對手貶為織蓆販履之徒,雖說祖上是中山靖王,但歷經數百年早已是落盡繁華成庶民,可以說是真正起於草根的創業者。就是這樣一個人,從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開始,三顧茅廬請得孔明,三氣周瑜獲得荊州,鳳雛相助拿下西川,終成一方諸侯,帶甲百萬,稱王稱帝。劉備的成功的祕訣到底是什麼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供大家閱讀!


劉備的石像

  劉備簡介:

  蜀漢昭烈帝劉備***161—223***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221—223年在位,三國時期的政治家。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一心想恢復漢室江山。東漢靈帝末年,與關羽、張飛一道討黃巾軍有功,於是被任命為安喜寨縣尉。密誅曹操不成,潛逃。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後投靠孫權大勝曹操於赤壁,入侵奪取益州與南中,自立為西蜀國王。

  221年,在成都即位自稱漢皇帝,年號章武。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三,諡號昭烈帝,史稱為劉先主。

  劉備的團隊

  劉備的團隊就實質來說是地地道道的股份公司。

  公司的成立是在涿縣的桃園。涿縣起事的時候有一個大背景:政府因形勢所迫,鼓勵發展地方武裝,於是一大批民營公司應運而生。劉備顯然認準了形勢,於是呼呼拉拉組建團隊。他自己主要以品牌入股:“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這些名頭還是能唬住不少人,可以憑此聚集人氣。相信不少老百姓的思路很簡單:跟著有皇家背景或央企背景的人幹,肯定不會虧到哪去。關羽就是以力氣入股。其實劉氏企業主營業務就是殺人放火,相信這個在老家殺了人、有一膀子力氣的亡命徒在劉氏集團還算是業務骨幹。你看整部《三國演義》,關羽都是以一個殺手的身份出現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都證明了他確實業務精良,再加之忠心耿耿,那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出資最大的我認為還是張飛。用現在的觀點看,他其實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黑老大:壟斷一方豬肉、釀酒市場,肯定是頗有資財;手下還有一批殺豬不眨眼的屠戶,估計在他那一畝三分田上還是沒得幾個敢惹他。他入股,不但可以帶來錢餉,解決吃穿用費,而且手下那批屠戶有業務基礎,心理素質過硬,在對付黃巾軍時一定比其他人更下得了手些。這三個是集團的核心,於是用“結義”固定了核心利益***這也是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而不會被殺的原因***。其餘有以鑌鐵入股的、有以馬匹入股的,有以銀子入股的,東拼西湊,人家這個公司就組建起來了。

  公司在荊州發展壯大。劉備這個公司成立之初還是很弱小,但在劉備的苦心經營下幾起幾落,成長性還不錯。除了真刀實槍地搏殺,另一個主要手段就是與其他大公司合股。與公孫瓚合作過,依附過呂氏集團、曹氏集團、袁氏集團、劉表集團。在荊州的時候與劉表合作效果很好,不斷有新人加盟,不但隊伍恢復了元氣,還進一步發展壯大。得意之舉是同孫權合作,運氣也好,借東風與周郎之便,狠賺了一筆,佔了南郡、荊州、襄陽不說,更兼武陵、長沙、桂陽、零陵,還有諸葛亮、馬良、魏延等大批新人入夥。出力不大,但賺得盆滿缽滿,弄得出了大力氣的孫氏集團心頭十分不平,為日後鬧翻臉埋下禍根。

  公司在益州登峰造極,達到鼎盛。如果說劉氏集團在涿縣憑實幹,在荊州憑巧取,那麼在益州就是豪奪。為抗拒張魯,在張鬆、法正幾個書呆子的誘導下,劉璋昏頭昏腦的決定邀劉備入股。這純粹是引狼入室,開啟了劉璋集團悲劇的帷幕。劉備何等人也?早就對西蜀垂涎三尺了。諸葛亮出山就在展望益州:“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成帝業”。張鬆在曹操那裡碰了壁,一到劉備地盤就受到隆重歡迎:劉皇叔引伏龍、鳳雛親自來接。劉氏情報系統之靈便讓人歎服,也說明劉備對西蜀的覬覦程度。劉備最先入駐還扮作溫情脈脈的模樣,廣施仁義,大買人心。後來一看野心敗露,就乾脆動手搶,順利侵吞了劉璋集團的資產,建立蜀漢集團,完成了事業的三級跳。按照他在荊州、零陵、桂陽等地的做法,估計絕大多數劉璋舊人都留用了,百姓也“盡皆喜悅”。

  不過劉備在建立蜀漢集團以後想進一步做大做強就很困難了,因為三足鼎立,投機機會少了,而全憑一刀一槍搏殺的擴張方式不是劉備團隊的強項;以劉備的 “貌似忠厚,實則奸詐”的一貫表現也很難再找到合作伙伴,與孫權集團鬧掰就直接宣告劉備時代的結束。劉備死後,劉禪很顯然不具備駕馭這個團隊再超水平發揮的能力。如諸葛亮之流的老一輩要“事之如父”,但這個“父親”卻熱衷於在征戰中培植自己的勢力,不得不防;張苞之類的年輕人,躺在父輩的功勞簿上,本事不大,特權不少,無可奈何;姜維等新加盟人士,動機難測,不敢

  信賴;荊州遙遠,皇恩難及,官員對益州並不感冒;益州疲憊,連年征戰,民眾已從最初的欣喜轉為失望。所以當司馬集團開始打擊蜀漢時,似乎沒花多大力氣蜀漢就土崩瓦解了,確實是大勢所趨。劉禪這回倒也明智,沒為自己的面子白白搭上成都眾多百姓的性命。

  劉氏集團的興衰史可以總結成一句話: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團隊利益,就沒有團隊。

  :

  成功祕訣一:劉備對知識的應用中國歷史上真正從平民登上皇帝寶座的人屈指可數,而三國蜀漢之主劉備是鳳毛麟角中的一個。

  劉備既無錢財,也無地盤,更無勢力,他完全是空手套白狼,赤拳打天下。從公元184年興兵起事,到公元221年建立蜀漢政權,劉備傳奇般的戎馬生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他平地崛起的成功奧祕更是引起了人們探究的興趣。劉備的成功來自多方面,但有一點不得不重點提,就是他對知識和人才的熱愛。劉備自身底子薄,文化知識比較貧乏,所以就禮賢下士、虛懷若谷,聘請了各方人才共同打江山,最終取得了勝利,建立了蜀漢。

  1、足智多謀諸葛亮在羅貫中筆下蜀國軍師諸葛亮的形象,被刻畫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未出茅廬,三分天下”的政治遠見;“舌戰群儒,聯吳抗曹”的外交才華;“草船借箭,巧借東風”的神機妙算;出神入化、未卜先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軍事才能和忠君輔幼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真可謂驚天地而泣鬼神,不愧是經天緯地的一代奇才,令後人掩卷沉思,哀嘆久絕,潸然淚下。

  2、英勇奮戰關、張、趙千百年來,關羽、張飛、趙雲英勇忠義的形象深入人心,並且對劉備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絕對忠誠。當然,關羽除了凜然正氣、神勇無敵之外,他還熟讀和了解《左傳》和《春秋》。可是他個人的缺點不得不提,自視清高,傲慢無禮。而張飛則是亡命之徒,勇敢善戰,但脾氣暴躁,常鞭打士兵。趙雲英武瀟灑,武力超群,數次成為孤膽英雄,併成功保護劉禪和甘夫人安全脫險,被劉備贊為“一身都是膽”。他們三人為建立蜀漢做出了貢獻,並立下了赫赫戰功。三人對於初創業的劉備不僅是支援與協助,而且也是義貫金石、忠義為上、足以殞身。

  成功祕訣二:劉備的人格魅力三國鼎立之一的劉備,就是人格魅力綜合寫照的典範。

  他用自己的真誠、仁愛、膽肝相照、禮賢敬士博得了人民的擁護,這是曹操和孫權都無法比擬的。他是一位集仁愛、德政、治國人格魅力於一體的領導者。劉備的人格魅力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性格寬厚、仁愛、愛民在劉備任職於平原相時,將府中的財物施捨給百姓以度饑荒,自己在府中和一般辦事人員同席同食,無所簡擇。所以,大家都歸附他、愛戴他,起事之初就很得人心,也給他造就了很高的威望。後來曹操攻打樊城,追擊劉備於襄陽,劉備在自身都很難保的情況下,他還要帶10萬餘百姓一起走,更可見他的愛民了。

  2.重情重義、膽肝相照劉備應該是一位典型的重感情、“義”字當頭之人。首先,陶謙有意將徐州託付於劉備,劉備堅辭不受,直到第三次陶謙在臨終前將徐州再次交付於劉備時,劉備才肯接受。再有,關羽被孫權殺害,劉備為給關羽報仇,發兵東吳,但最終以失敗告終。從這些事上,可以看出劉備真情真義的男兒寫照。

  3.尊賢禮士、用人不疑大家都知道在劉備的身邊雲集了諸葛亮、龐統、魏延、關羽等謀士武將,並且對他死心塌地、忠心耿耿,他有何智慧能讓他們為此效犬馬之力呢?答案是真誠。劉備三顧茅廬欲請諸葛亮,諸葛亮本不願出山,但出於劉備的誠懇和信任,才同意出來輔佐他,並誕生了著名的“隆中對策”,協助劉備成就了一備霸業,建立了蜀漢。劉備人格魅力的特徵是中華五千年悠久歷史的真實體現。劉備小時候就十分注意自身品德的修養和歷練,樹立賢德之君的風範。而且“惟賢惟德,能服於人”一直是他的基本政治理念,鑄就了劉備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