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功祕訣之成功者的使人有啟發的勵志經典文章

  成功者從來不半途而廢,成功者從來不投降,成功者們會不斷鼓勵自己,鞭策自己。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關於成功者的使人有啟發的勵志經典文章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1.成功者的自我修養品質

  自我修養就是實踐,就是自我投資,就是敢於同自我作鬥爭。

  如果一個人沒有自我修養的品質,即使他具備其他一切成功者的素質條件,也是毫無價值的,根本不可能成為成功者。 因為,即使你有自我促進的願望,即使你自己處於最佳狀態,即使你設想登上南極,如果沒有百折不撓的修煉,那你將永遠不能達到自己所訂的目標。

  我們每天的成功與失敗的經驗都在證實和支援著我們目前的自我意象。你繼續不斷地注意保持和證明著今天“你是誰”,這樣堅持幾年,你便形成了一個穩定的自我意象,逐漸習慣了這一意象並且把其作為自己穩定 的內部標準。

  我們的習慣開始於無意的觀察、細節的暗示與經驗,它像帶著一點點內容的蜘蛛網,隨著實踐長大、積累、成熟起來。想象和情緒融合起來,直到它們成為打不破的鐵鏈。習慣就是由網發展成鐵鏈的,它控制著你每天的生活。

  自我修養能培養或打破一種習慣。它能使你的自我意象或思想產生持久的變化,幫助你達到目標。自我修養反覆地用語言、圖畫、觀念和情緒告訴你,你正在贏得每一個重要的個人勝利。歸根結底、自我修養是一種自我暗示,是一種思想的實踐。

  自我修養的作用,可用這樣一個例子來說明。《讀者文摘***雜誌前幾年曾報道過一箇中學的籃球隊的故事。他們做了一個實驗,把水平相似的隊員分為二個小組,告訴第一個小組停止練習自由投籃一個月:第二組在一個月中每天下午在體育館練習一小時;第三組在一個月中每天在自己的想象中練習一個小時投籃。 結果,第一組由於一個月沒有練習,投籃平均水平由39%降到37%,第二組由於在體育館堅持了練習,平均水平由39%上升到41%:第三組在想象中練習的隊員,平均水平卻由39%提高到42.5%。這 真是很奇怪!在想象中練習投籃怎麼能比在體育館中練習投籃要提高得快呢?很簡單,因為在你的想象中,你投出的球都是中的!成功者就是這樣,在辦公室、運動場不斷地鍛鍊著自己,他們創造或摸擬每一個他們想要獲得的經歷,他們摸擬成功,彷彿他們是第一個。成功者就是這樣“表裡如一”的人們。

  調查資料表明,世界上許多卓越的成功者,幾乎每個人都是心理摸擬方面的大師。他們懂得讓自我修養處於不斷的提高中。他們雖然有時沒有工作,但他們在不停頓的練習中使自己對待艱苦的工作更為堅強了。他們知道想象是最好的工具,想象是成功者的天地。

  2.你在成功的原點與目標點之間

  你在成功的原點與目標點之間

  上數學課時,我們學到“兩點之間,一條直線最短”,而在人生旅途中,也是這樣,每個人都想花最少的時間精力,以最短的距離達到目標,用一條直線連接出發點及目的地,而直線就是努力的方向和途徑。

  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情,都需要有屬於自己的原點和目標點;要知道哪裡是原點所在,更要了解目標是什麼,否則,如果沒有原點,就會讓你覺得不知從何下手,無法有好的開始,若缺乏目標,就不知要何去何從,浪費了寶貴的時間與精力,會使你沒有方向,最終一事無成。

  所謂原點,就是要了解自己目前的狀況與能力,以及條件具備否。而目標就是你真正想要達到的境界、完成的理想。並且一定要非常明確具體,可以衡量又容易追蹤的。唯有先確定原點及目標點,才能象火箭般的以最快的速度奔向目的地。

  3.抓住人生的下一次機會

  幾乎每個人都會在一生的某一時期,渴望再有機會做自己一直想做又因種種緣故未能嘗試的事情。然而,我們中的大部分人卻又難以下決心去奮力爭取,讓好夢成真。怎樣才能使自己看到一生中的下一次機會並及時採取行動呢?下面是專家學者和曾經在這方面有過深刻體會的成功人士的幾點結論——

  正視你的構想

  查理·巴索蒂從小就喜歡漫畫,並憧憬著長大後能當個漫畫家。但在成年之後,他覺得畫漫畫根本算不上一種真正的職業,於是他便到一所學校去找了份工作,而把畫漫畫作為業餘愛好。殊不知,這所學校的校長卻非常欣賞查理的漫畫作品,並且主動借錢給他,建議他去紐約,向各大雜誌的編輯展示自己創作的漫畫。《永珍》雜誌採用了查理的一些漫畫構思,他欣喜若狂地回到家鄉得克薩斯州修改作品,畫技有了很大的長進。查理一發而不可收,佳作迭出,成了頗有名氣的漫畫家,著名的《紐約人》雜誌、《今日美國報》等媒體經常刊登他的漫畫作品。

  別害怕太晚

  埃爾·柯勒等待人生的下一次機會足足等了30年。19歲那年進入商學院學習時,他就喜歡推銷這門課。然而,他畢業時正趕上經濟大蕭條時期,不得已只好到一家食品公司從事訂貨工作。許多年來,他一直盼望去銷售部門,但始終未能如願。直到53歲那年,埃爾決心實現自己早年的理想,於是申請退休。他說:“我早就應該做推銷方面的事——儘管如此,至少我沒有永遠蹉跎。”而今,埃爾雖然已經年逾古稀,卻仍在替一家保險公司工作,由他負責的客戶不下500個。 著名老年問題專家、美國西北大學教育及社會學教授貝里斯·紐古頓說:“30年前,人們大都可以預料到自己一生中某個階段的情況。但是,現今成規已經被逐漸打破,生活週期變動性大得多了。無論在什麼年歲,每個人都比以前更容易做出改變。”

  循序漸進

  約翰·拉布爾中學時代曾是游泳好手,他夢寐以求地盼望有朝一日能夠去參加奧運會,與世界上一流的游泳健兒爭個高低。1984年夏天,他一邊觀看電視轉播的奧運會比賽實況,一邊盤算選手。他想:自己必須在4年內將成績縮短4秒,如此才有資格參賽。他算了一下,每訓練10個月,每月將成績縮短1/10秒,4年後就能夠縮短4秒而參加1988年的奧運會了。功夫不負有心人,4年後,他的夢想果真變成了現實。 弗吉尼亞洲聯合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史蒂文·裡希教授指出:“將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可以實現的部分,不但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而且能減少付出的代價。”

  有得必有失

  很久以前,有人曾告訴我:只要你下大氣力,想得到的都會得到——但是你不能指望在同一時間內擁有一切。你必須明白,在任何降臨而來的下次機會中,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而且常常還會做出犧牲。

  唐恩·坎貝爾在父親去世後,繼承了家中在賓夕法尼亞州赫涅瀑布城殯儀館的生意。可是,他卻一直夢想著從事出版業。10年後,他請弟弟來替自己經營生意,自己則進入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攻讀。畢業後,唐恩全力投身媒體及廣告工作,並自行出版商業新聞通訊。談及箇中的甘苦時,他承認:“起初我不得不靠借錢來完成學業,後來出版刊物和廣告工作的收入也不如經營殯儀館多,但我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也使自己成了一位快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