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九大理念

  成功對於永不滿足的人是一個階梯,對於智者是一個開始,對於愚者是一個結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之1. 我是我認為的我

  有什麼樣的自我期望,就會選擇什麼樣的信念;

  有什麼樣的信念,就會選擇什麼樣的態度;

  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

  有什麼樣的行為,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因此,要想結果變得更好,先讓行為變得更好;

  要想行為變得更好,先讓態度變得更好;

  要想態度變得更好,先讓信念變得更好;

  要想信念變得更好,先讓自己選擇更好的自我期望。

  在自己的心目當中,你認為自己是什麼,最終,你就會是什麼。

  我們是我們變為的我們!

  之2. 成功是因為態度

  某機構兩萬以上人次調查的結果顯示,決定一個人成為成功者最關鍵的要素中,80%是屬於個人自我取向的“態度”類因素,如積極、努力、信心、決心、恆心、雄心、愛心、意志力等;13%是屬於自我修煉的“技巧類”因素,如各種能力;7%是屬於運氣、機遇、環境、時間、天賦、背景等所謂的“客觀”因素。

  能否具備技巧,是因為我們的態度,因為技巧根源於態度。

  能否駕馭客觀因素,還是因為我們的態度,因為它根源於我們對待客觀因素的態度以及把握客觀因素的技巧,而“技巧”已被證明屬於“態度”。

  成功是因為態度!

  讓我們記住這一令人吮指回味的結論,讓我們用這樣的思維方式來思考這個問題,用這樣的思維方式來分析過去,把握今天,準備未來。

  之3. 我是一切的根源

  著名心理學家艾利斯有一個著名的“ABC情緒理論”:我們的情緒主要根源於我們的信念,以及我們對生活情境的評價與解釋。

  叔本華有一句名言:事物本身並不影響人,人們只受對事物看法的影響。

  無數事實告訴我們:一切結果的根源常常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有權對該事物作出不同評價與解釋的我們自己--我是一切的根源!

  我們可能無法掌控風向,但我們至少可以調整風帆;

  我們可能無法左右事情,但我們至少可以調整心情。

  讓我們不再抱怨,

  因為,我是一切的根源。

  之4. 不是不可能,只是暫時沒有找到方法

  以前的人一定認為“水不可能倒流”,我們知道,那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找到發明抽水機的方法。現在的人一定認為“太陽不可能從西邊出來”,未來的人一定會說,那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找到讓人類能居住在另一個太陽正好從西邊出來的星球上的方法而已。

  不是不可能,只是暫時還沒有找到方法,讓我們不要給自己太多的框框,不要總是“自我設限”。

  假使一個人或者一個企業已經習慣說“這不可能,那不可能”,“不可能”已成為他們的口頭禪。那麼,這樣的“氛圍”也許就註定他們在競爭的大潮中難有輝煌,並最終一定會被那些不說“不可能”只專注找方法的人所淘汰。

  失敗一定有原因,成功一定有方法。

  讓我們調整好自己注意的焦點,把“不可能”這個極其消極的字眼從我們的“詞典”中永遠刪去。

  因為即使真的遇到難題,我們至少還可以說:

  不是不可能,只是暫時沒有還沒有找到方法。

  之5. 每天進步一點點

  成功來源於諸多要素的幾何疊加。

  比如,每天笑容多一點點;每天行動多一點點;每天創新多一點點;每天的效率高一點點……假以時日,我們的明天與昨天相比將會有天壤之別。

  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複去做;成功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

  一個人,如果能每天進步一點點,哪怕是1%的進步,試想,有什麼能阻擋得住他最終的成功?

  一個企業,如果把“每天進步一點點”變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當其中的每個人每天都能進步一點點,試想,有什麼障礙能阻擋得住它最終的輝煌?就像數學乘式中每個乘項增加0.1,而乘積卻會成倍增長一樣。

  競爭對手常常不是我們打敗的,而是他們自己忘記了每天進步一點點。成功者不是比我們聰明,而是他比我們每天多進步了一點點。

  之6. 決心決定成功

  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曾對一位求學者說過一句名言:要想向我學知識,你必須先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就像你有強烈的求生慾望一樣。

  追求成功亦是如此。要成功,我們必須先有強烈的成功慾望,就像我們有強烈的求生慾望一樣。

  成功來源於我要。我要,我就能;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

  是決心,而不是環境在決定我們的命運。

  只有決心,

  才最終決定我們的成功。

  之7. 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世上本無什麼移山之術,唯一能移山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樣,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或至少是暫時無法改變的。“移山大法”啟示我們:如果事情無法改變,我們就改變自己。

  如果別人不喜歡自己,那是因為我們還不夠讓人喜歡;

  如果無法說服他人,那是因為我們還不具備足夠的說服力;

  如果顧客不願意購買我們的產品,那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生產出足以令顧客願意購買的產品;

  如果我們還無法成功,那是因為我們暫時還沒有找到成功的方法。

  要想事情改變,首先得改變自己;只有藉由改變自己,才會最終改變別人;只有藉由改變自己,才會最終改變屬於自己的世界。

  山,如果不過來,那就讓我們過去吧!

  之8. 天助自助者

  一生當中,我們都在渴求機遇,然而我們卻常常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機遇,或不知道它會長成什麼樣子。即使知道,可當機遇將臨時,又常常沒準備好。

  偶爾真的很有運氣抓住了一個機遇時,又因抓不住下一次機遇,或因沒有足夠的能力或耐力將其不斷放大,而以失敗告終。

  真正的機遇,絕不來源於機遇的本身,而來源於對機遇的定義,對機遇的認識、準備與把握。

  每個人都會有好運氣,機遇面前人人平等。但是,能否抓住機遇,也許就不會平等。因為,要想天助,必須先自助。

  這一切都在印證中國的一條古訓:天助自助者!

  之9. 太棒了

  成功者都是“精神勝利”大師。古往今來,愈是成大業者,其精神的力量愈是強大。

  成功旅途,失意難免,挫折難免。成功者不是沒有低潮,而是他們絕不會讓自己在低潮中“呆”得太久。

  在追求成功的旅程中,如果我們真的遇到挫折、失意,乃至失敗時,讓我們像永遠積極思維的“牛仔大王”李維斯一樣,立即大聲地對自己的潛意識說一句:

  太棒了!

  這樣的事情竟然發生在我的身上, 又給了我一次成長的機會,凡是的發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