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成功人生

  李嘉誠***1928年~***。出生於廣東潮州的一個書香世家。從小在戰亂中進入香港,歷經生活的煎熬。從求職打工到辭工奮鬥。憑志氣和才智,從茶樓夥計、鐘錶學徒做到小業主、大老闆,涉足塑膠、地產等行業,終於成為聞名港島內外的大企業家。

  李嘉誠學習的故事

  針對目前學生德育意識淡薄,缺乏挫折教育,學生中普遍存在一種比富不比學、學習上怕吃苦卻總想走捷徑的現象,特寫此文,與大家共勉。

  “華人首富”李嘉誠,人人皆知,南粵大地更是家喻戶曉。抗戰時期,他一家從廣東潮州隨父逃難至香港,到香港兩年後父親病逝,為了養活母親和三個弟妹,李嘉誠14歲就被迫輟學走上社會謀生。他自小聰明好學,學習非常刻苦,小時候李嘉誠的理想是:當一名好教師,將來報國為民,可後來因為生活的逼迫,走上了另一條經商之路。他做過童工、幹過推銷┄┄。他白手起家,通過艱苦奮鬥,縱橫商界,創造了無數商業神話,我們來看看這位世紀超人是如何對待學習的。

  李嘉誠學英語

  “要想改變環境,首先必須適應環境”,李嘉誠看到家庭生活的坎坷經歷,從小就意識到:要在香港生存和發展,首先要學做香港人。做香港人,先要過語言關:一是學會廣州話,二要學會英語。李嘉誠學英語,幾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上學放學的路上,邊走邊背單詞;每天學習更是到深夜,當夜深人靜時,他怕影響家人休息,便獨自跑到戶外的路燈下讀英語;每日天剛矇矇亮就爬起來,苦練英語會話功。後來綴學做童工,每天辛苦勞作十四五個小時,也從未間斷學英語,即便在上班時間,也要利用一切機會來學習,怕遭到老闆的訓斥,常常利用短短的空閒,將寫好的紙片拿出來偷偷看上一眼。經過幾年的刻苦努力,他終於逾越了英語難關,為後來成為商業英雄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茶樓做堂仔,學會察言觀色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李嘉誠14歲在茶樓做堂倌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有意識地體驗世事人情了。在茶樓做堂倌,他是地位最低下的堂仔,但他毫無報怨,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工作。他深知自己不可能長期做一個小小的堂倌,這樣不能養活一家老小,必須把茶倌的工作當做一個學習社會、體驗人生、積累經驗的機會。茶客喜歡談古論今,散佈各種訊息,他從這裡瞭解了社會和世界的許多事情。茶樓是傳播生意的場所,李嘉誠從茶客的談話中學到了許多做生意的決竅。更有趣的是,他漫漫地發現茶客各具特色,又多有喜好。於是,他開始有意識地觀察每位客人,他根據各位茶客的特徵,揣測他們的籍貫、職業、財富、性格等等,然後找機會去驗證。接著又揣摩顧客的消費心理,看他們喜歡喝什麼茶,要什麼茶點。剛開始他一點也猜不透,經過努力,不斷總結規律,終於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了。察言觀色、見機行事,掌握了茶客的消費心理,然後投其所好,顧客自然樂得掏腰包。少年李嘉誠察言觀色的這套本領,後來在生意場上派上了大用場。

  “偷師學藝”,掙得第一桶金

  李嘉誠為了他的廠開發塑膠花新產品,風塵僕僕趕到義大利。當到達生產這種產品廠家門口的時候,他猶豫了:一般的廠家對新產品技術素來作為機密,怎能輕易告訴他人?猶豫再三,最後決定以港商的身份進入這家公司,作為客戶人家自然熱情接待。看到樣品滿腦子都是問題的李嘉誠,在公司磨蹭了一整天,最後才象徵性的買了一些塑膠花,聲稱準備先帶回香港試銷。樣品有了,也知道了不少塑膠花的常識,但要投產必須瞭解生產工藝流程和配方技術,對此,李嘉誠依然一無所知。正感到一籌莫展的時候,在報紙上突然發現這家公司的下屬廠招工的廣告,他靈機一動,決定去應聘。按規定持旅遊簽證的人是不能打工的,這樣即使在打工,如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也不敢控告。老闆為了貪便宜,壓低薪水,安排李嘉誠幹最下等的工作,讓他做勤雜工,負責清理廢品廢料。這個工作對李嘉誠來說卻是最好不過的了,這樣他就有機會去每個工段,能看到所有的生產流程。每天一下班他就把一天的所見所聞一字不落地記錄下來,記了厚厚的一大本。後來他又“刻意”去結交一些朋友,專門選擇某一關鍵工序的技術工人為結交物件,有空就請他們吃飯,藉此詢問他們不明白的技術問題,聲稱自己不願意做一個下等工,以後打算到其它廠應聘技術工人。看到李嘉誠的真誠與樸實,這些朋友大多都樂意“幫”他,並很自豪地炫耀一些好的技術竅門。正是這位老闆的貪心,才使李嘉誠的“陰謀”得逞。就這樣,李嘉誠通過眼觀耳聽,已基本上掌握了塑膠花的生產流程和配方,回港後立即投產,在義大利的產品到來之前,李嘉誠的塑膠花已搶先佔領了香港市場,為他的商業生涯掙得了第一桶金。李嘉誠用他的塑膠花掀起了香港消費的新潮,因此,他的塑膠廠漸漸開始蜚聲香港產業界。***注:在那個時代,專利法不太健全,“偷師學藝”是很普遍的現象,因此,即使是李嘉誠如此誠實,幹起這種“勾當”來,也是覺得問心無愧***

  補上關鍵的一課

  迫於生計,李嘉誠14歲就停止了學業,可他太想讀書了。出自書香門第的李嘉誠認識到:一切知識中,文化知識是最重要的,知識改變命運,沒有知識就成就不了大事業。為此,他給自己定下了目標─-利用工餘時間自學完中學全部課程。李嘉誠每天工作都在15小時以上,回家後,每天還要看書苦讀到深夜,有時忘記了時間,以至於想到睡覺時,已到了第二天上班時間。李嘉誠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望,卻為無錢買教材而發愁,他微薄的工資不僅要維持全家人的生活,還要保證弟弟、妹妹的學費。他哪來錢買書呢?李嘉誠自小心性高傲,不願受人施捨,從而不會考慮去向他人借。後來,他終於找到了去折舊書店買書的辦法,一次只買一兩本,學完之後,又拿到折舊書店去賣,然後再用賣舊書的錢買回“新”書。就這樣,他不僅學到了知識,又省了錢,真可謂一舉兩得。從這件小事上,可以看出少年李嘉誠的生意頭腦。後來他談起此事時,仍很得意,似乎那時省幾元錢比現在賺幾億元還興奮。李嘉誠的一生,始終堅持不懈地學習,他認為:成就大事業,可以沒有學歷,但一定不能沒有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