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誌林軍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為投資界的勵志哥林軍,“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林軍的故事,為巴頓將軍的這句名言,做了一個絕佳的註解。以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誌 林軍,歡迎閱讀!
22歲,初生牛犢不怕虎,帶著3000元闖蕩股市、期市,經歷了無數次驚心動魄、險象環生。
登頂、跌落,再崛起。
不惑之年,坐擁十幾億身家,幽居於上海欽殿街一隅。如今的林軍,以香然會金融俱樂部主人的身份示人。他的座上賓都是在金融市場上歷經痛苦掙扎,最終笑傲江湖的同道中人。
林軍對金錢和成功的理解,融合著各種複雜的情感。但你若問他:“你們的成功能否複製?”他會不假思索的告訴你:“無法複製”。
因為這樣的傳奇,屬於那段充滿珠玉與泥沙的歷史。
時鐘回撥至1992年。一個20歲左右的瘦小青年在上海四平路一家銀行營業廳裡,小心翼翼地從貼在胸前的衣服兜掏出3000元,買了100張股票認購證。
林軍回憶說,就在他拿著100張認購證走出營業廳的一刻,周圍人紛紛投來豔羨的眼光,“哇,大戶呀!”林軍心裡一下沒了底兒,“3000元就成股市大戶了,認購證還有的玩嗎?”
這之前,頭腦活絡的林軍是個集郵愛好者,在只用現金交易的郵市,他見識過真正的大戶:扛著十萬一摞的“炸藥包”去交易。“當時沒有一百塊,都是十塊紙幣,太多了沒法點,壓壓緊用尺子量。”
追溯起來,正是在位於上海肇嘉浜路的集郵市場裡,林軍完成了原始積累——3000塊買股票認購證的錢。
“***,我偶然到市場上去逛,發現當時的稀缺品種、面值2元一張的牡丹亭小型張,100張的價格跌到了1000多塊,直覺告訴我這是個機會。”
那時的他職校畢業,在公交公司做電工。即便隔著回憶的溫柔面紗,這份“苦差事”仍令他唏噓:“很髒,每天爬到公交車底下工作,手套經常導電,弄不好還有生命危險。收入微薄,每月才54塊。”
三年後,選擇繼續深造的林軍從電大畢業,而那時候小試牛刀買入的“牡丹亭”,也從當初的1000多元最高漲到6000元。最終他4500元賣出,淨賺3100元。
但林軍怎麼也沒想到,就像孤注一擲買牡丹亭一樣,3000元認購證最後換來了60萬元的資產。
“黃牛們最後發現股票認購證都是連號的,只賣了200萬張,算下來中籤率10%以上。最後一天晚上認購證就從30漲到60,第二天又漲到100,第三天漲到200元……”
憶起這段市場炒作認購證的歲月,林軍說自己初次領略了人性的貪婪與市場的瘋狂:有些中籤後的認購證最高被炒到了12000元。
巴菲特曾說,如果你是池塘裡的一隻鴨子,由於暴雨的緣故水面上升,你卻以為上浮的是你自己,而不是池塘。個人命運的浮沉往往是歷史轉折的折射。
作為時代的特殊產物,股票認購證也第一次讓國人見識了資本市場造富的威力。
林軍的腦海裡至今還留有這樣一副畫面: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上海文化廣場,人人為股發狂,買股票要爬鐵門,還有人從別人頭上爬過去擠到視窗,更多的人甚至徹夜排隊。
嚐到了炒股的甜頭,林軍帶著從父親和朋友那裡湊來的30萬,開始了在大戶室“上班”的歲月。
“那段時光真是幸運,股市不好後來去了期貨市場,沒想到不會做空只會做多的我,愣是在327事件時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100萬。”
塵封的歷史在林軍娓娓道來中隱約顯出輪廓。
1993年至1995年,國內通脹率很高,為挽救國債發行困局,1994年財政部決定對三年以上國債實行貼息政策。剛剛推出一年的國債期貨炒作魔盒就此開啟。
記者翻閱資料發現,1994年3月央行公佈的保值補貼率為1.19%,此後一路飆升。到“327國債期貨事件”發生時的1995年2月高達10.38%,按照現在央行的加息幅度,相當於一年加息37次!市場如何不瘋狂?
林軍就是在市場的狂熱中懵懵懂懂踏入了國債期貨市場,從此開啟了自己的期貨生涯。
“進期市之前,我在股市上經歷過牛熊輪迴,從最初的3000元到60萬,而後又回到17萬,最終還是帶到國債期貨市場上的10萬元,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100萬。”
1995年,隨著國債期貨被迫關掉,股市行情也陷入冰點。不停尋覓機會的林軍轉戰膠合板期貨市場。
“當時還只會做多,不會做空。”
談起青澀歲月,林軍也忍俊不禁:“50、60萬進去,最後賠得只剩下3萬。我終於知道期貨市場“水太深”,自己在的操作上存在很大問題,必須學習。隨後閉門思過,只看不做,直到三個月之後才逮到機會。”
“當時發現膠合板市場有個價格黑洞:交易所要求交割的價格是完稅的,價格在48元左右。而市場上交易的全是走私板,價格在38元左右。走私板是不能交割的,必須拿正規的完稅的發票來交割。一旦有人逼倉,價格至少在48元,如果沒有人要的情況下,只能是38元。”
林軍說,“我就等38塊,結果沒等到,只等到39塊。當時拿了15萬滿倉透支,從400多手做到1200多手。沒想到賺到120萬。”
在外人聽來猶如過山車般驚心動魄的經歷,在林軍臉上看不出什麼表情,始終神態自若。
他說,這是自己“從不把錢當錢”的天性使然,也是市場磨鍊的結果。
操作手法凶猛凌厲、大開大合,敢於滿倉豪賭,這些特徵在林軍的投資生涯裡格外明顯。
巴頓曾說過,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2000年前後,林軍的人生和投資都跌入谷底,但觸底反彈後的他,徹底告別了此前“追漲殺跌”的草莽作派,完成了財富以及人生的真正飛躍。
1999年12月31日夜,跨年鐘聲敲響,早早躺到床上的林軍睡意全無。百萬資產在這一年幾乎耗盡,和頂峰時期判若雲泥。
身心俱疲的他痛定思痛。“我當時閉上眼睛就想,自己前前後後經歷了多少輪牛市,如果貫穿始終地做完每一輪牛市,資產會達到多少。你知道答案是什麼嗎?”林軍頓了頓,伸出五根手指,睜圓了眼睛對記者說,“500兆!不可思議吧。”
深刻的反省讓林軍意識到自己浪費了太多太多的機會,也讓他覺醒:錯誤與交易次數相伴而生,不是越多越好。在做好風控的前提下,看準趨勢重倉出擊,抓住幾次重大機會就足夠了。
然而2000年前後,隨著膠合板、咖啡、綠豆等期貨品種以及股市的逐漸蕭條,“整整兩年都沒什麼機會”。
在這段“無所適從”的日子裡,林軍系統性學習了股票、期貨的各類知識,補足了在技術、基本面分析等各方面的短板。“約翰墨菲的交易法則我是那個時候才知道的……”
漫長的等待對平庸的人來說意味著無望的煎熬,悲觀放棄,而對追求人生精進的人來說,是難得的蟄伏。回頭來看,這段磨難給了林軍最大的成長。
2003年的大豆行情,讓蟄伏長達兩年之久的林軍再次迎來了一試身手的好機會。當時有個朋友想買5000噸大豆,讓他幫忙寫個投資計劃。“為了這個事,我深入研究了當時的大豆市場。”
林軍告訴記者,當時他根據調研的情況,預測大豆會漲到2800元/噸。按照這個報告和盤感,他在大豆上一路做多,每個節奏都踩得很準。
結果沒讓林軍失望,那一波行情使他的資金整整翻了5倍。
“幾年書讀下來,已經能寫幾千字的研究報告了。不像以前只是看K線。到2003年,什麼價位該買,什麼時候該賣,清清楚楚。一個拐點出來,就知道牛市是不是結束了。”
正如林軍所言,爐火純青的他抓住了2003年之後的數次行情。然而,當時交易體系初步形成的他,還不理解巨集觀經濟以及期貨的金融屬性,這也讓他在2005年銅期貨的那波牛市中“傷過一把”。
2005年銅價在期貨市場,從1300點一路飛漲到3000多點,林軍和朋友分析下來,基本面並不支援期貨上漲。此外,國儲帶頭做空,五礦集團老總在《期貨日報》上發表署名文章論銅價應該“掉下去”,輿論看空聲一片。然而,市場還是每天“依然故我”,高開高走。
“那段時間真是暗無天日,醒著也賠錢、做夢也賠錢,每分每秒都在賠錢,連虧了幾個星期。直到幾百萬賠到只剩下四十幾萬,實在扛不住了,才平倉認賠。”
回頭來看,林軍說,自己的問題是不理解期貨市場除了基本面、技術面以外的金融屬性。“當時的博弈格局已經變了,國際遊資進入帶來充沛的流動性,不能用以前的遊戲規則看待市場。”此外,國內巨集觀經濟回暖也超出市場預期。
在銅期貨上敗北的林軍沒有氣餒,經過兩個星期的深刻反思,他意識到這是一輪大牛市,繼而在鋁期貨上果斷全面做多。“在銅上面的損失很快就從鋁上扳回來了。”
經過這一輪磨人的“觸底反彈”,林軍對巨集觀趨勢的理解再次加深。交易體系日臻完善的他,抓住了此後幾乎每一個市場大波段,實現了人生的浴火重生。
林軍說,2005年底,當時股價很低,招行股價比起H股打7折,和幾個朋友交流過後,他堅定認為,股市的牛市快來了。
於是,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賣了僅有的一套房子,拿著手中所有的資金,買了幾隻股票。
2006年1月,對中國股市影響深遠的股改啟動。這些股票股改,為他帶來了巨大的收益。此後市場的不斷上漲,以至癲狂,給林軍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談及5600點時完美的出場,林軍說,爆過倉的他風險意識已經被鍛鍊得極其強悍。
當時住在兩灣城,林軍發現附近飯店生意格外火爆,坐在每一家餐廳的人,都像富豪一樣大吃大喝,並對股市高談闊論,這樣的情景讓他心生警惕。
再加上當時中石油A股上市價48元,而香港中石油股價最高才19.2港元。於是林軍判斷A股高估的價格是個嚴重的泡沫。
“市場上賺錢的永遠只能是一小部分人。”林軍很慶幸自己當時果斷清倉,並修改了交易密碼強制自己不再介入股市的決定。
為江湖中人津津樂道的還有2008年的金融危機。這次史無前例的危機,讓許多資本大鱷資產一夜之間灰飛煙滅,卻再次被林軍狠狠抓住,讓其資產規模驟增十倍。
回憶起當時的情形,林軍稱,剛開始自己只是做空銅做多鋅,想做個幾百點的套利。可一覺醒來,聽到新聞說花旗銀行鉅虧97億美元,銅價應聲大跌,自己在銅期貨上的做空倉位上瞬間賺了幾千萬,這好似天上掉餡餅。
“我在市場這麼多年,第一次賺錢這麼‘容易’。”林軍覺得這筆“意外之財”背後一定有更深層次的原因。當時已經傳出美國次貸危機,並有保爾森做空美國房地產大獲全勝的訊息。他便讓手下的人深入研究美國房地產。
“我覺得銅會大跌,便與期貨公司的資深研究員合作,把電解銅相關行業的生產供需情況研究了一遍,我們當時認為次貸危機的影響深遠,2009年春節銅會跌到4000美金。”
此時做空了銅價的林軍胸有成竹,國慶長假後銅價以崩盤的方式下跌。
“其實,在國慶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我還在猶豫要不要減掉一些空頭頭寸,最後發現月線沒守住,便嚴格執行了自己的交易計劃。”
節後滬銅期貨連續三個跌停板協議平倉後,對林軍的第二個考驗來了。“當時業內一些朋友開始看反彈,我認為,金融危機已經爆發,如果銅價反彈到節前的價格水平,我就改行從此不做期貨了。結果協議平倉的第二天,我把倉位空到了97%。”
這場“世紀豪賭”讓林軍收穫巨大,手中的資金加了個零。
“你的故事會讓很多人心馳神往,你覺得自己的成功能夠複製嗎?”採訪臨近結束時,記者丟擲了這個終極問題。
“無法複製。”林軍不假思索的回答,“因為歷史無法複製。”但這不是答案的全部。
林軍還說,“機會在於瞭解,類似2008年的機會一定還會來。”
林軍 投資界傳奇人物,在市場摸爬滾打二十多年,經歷過國債327事件、期銅大牛市、A股大牛市、大豆大牛市、金融危機引發的商品崩盤以及救市帶來的牛市盛宴。
跌跌撞撞中,林軍從3000元的入市資金到現在坐擁十幾億資產,並把自己的收藏興趣與投資相結合。如今的他寄望香然會金融俱樂部,能開啟人生的下一個傳奇。
延伸閱讀:如何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誌
一、什麼是人生的成功?從廣義來說,當每一個人落草,來到這個世界,他***她***就註定要留下痕跡。探詢這個痕跡,可以把握人生成功的高度、深度和廣度。
這個痕跡是深還是淺,是大還是小,是一陣風雨過後無影無蹤還是永不磨滅,這都不是老天可以獨自決定的,關鍵在於自己。
人生是否成功,要以時間為背景,通過對其留下痕跡的高度、深度和廣度進行全面地綜合地把握來評估。只取區域性,不及全域性是不準確的,也是沒有說服力的,當然也就沒有什麼生命力。
二、什麼是人生的成功?從狹義的觀點看,每個人的閱歷、見識、境界不同,對成功的認識自然也就不同。對於個體的人來說,成功是相對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功標準。有的人認為有錢、有房、有車、有女人,有地位,就是成功。有的人則認為成功是你做了一件你想做的事並且做好它。還有人乾脆否認成功的存在,他認為這世界上沒有成功,只有無止境的追求。這都是可以理解的。
三、個體的成功至少包含兩方面的含義。一是社會承認了個人的價值,並賦予個人相應的酬謝,如金錢、地位、房屋、尊重等等。二是自己承認自己的價值,從而充滿自信、充實感和幸福感。但是人們往往忽略了成功的後一種含義,認為只有在社會承認我們、他人尊敬我們時,我們才算度過了成功的人生,只有在鮮花和掌聲環繞著我們時,才算是到了成功的時刻;
實際上,一個人只有在對自己有較高評價並認為自己一定會成功時,他才可能真正成功。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的生命沒有有價值,那麼又怎麼可能給社會創造價值、並最終得到社會的承認呢?
四、在現實生活中,任何人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每個人都難免產生煩惱、悲哀、內疚、失望等情緒。面臨失敗,有人會不斷地提醒自己是個失敗者,從而在戰戰兢兢中等待下一次失敗,而失敗也往往如約再次降臨,所以失敗有時也是自找的,在真正的失敗到來前,他們已經在心中對自己的能力發生了懷疑,放棄了努力,坐等失敗的來臨。
成功者也有失敗的時候,但是面臨失敗他們也會維持他們的自信。他們會把失敗當作特例,他們會對自己說:“我會幹得更好”;他們會從失敗中找到積極的一面,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他們會通過積極的行動來彌補過失,轉移自己的消極情緒。通過這些行動,他們不僅再次具有了較高的自我評價,同時又為現實中的成功作好了準備。對於他們,失敗才是成功之母。
“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成功的到來也正如一副對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這幅對聯應該有一個畫龍點睛的橫批,那就是我們今天的話題“自我評價”--你認為你行,你就能行,你認為你不行,那就真的不行。
五、成功是一種感覺,是一種積極的感覺,它是每個人達到自己理想之後一種自信的狀態和一種滿足的感覺!雖然每個人對於成功的定義各不相同!但到達成功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先得學會付出常人所不能付出的東西!
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這是巴頓將軍說的,我深以為然。
六、“行千里者半九十。”成功就像打仗一樣,一時、一地、一域的成功都算不了什麼。驕傲自滿,盲目樂觀,不思進取,都有可能功敗垂成,功虧一簣。要始終抱著清醒的頭腦,懷著憂患意識,踏著成功的階梯,努力向上攀登,爭取新的更大的成功,方為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