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反相機攝影入門技巧

  一 攝影基本原理

  有的人,一看數字/輔助線就頭疼,一聽專業名詞就發暈,那麼也不能不給孩子拍照片,但是可以略過本節***第二節***和第三節,直接看第四節。當然如果什麼原理都不懂,那麼趕上運氣好孩子也配合,大概100張裡能有一張值得放到網上供親朋好友滿懷喜悅的讚歎,大概2000張裡能有一張值得打印出來,鑲相框裡掛牆上。但如果懂原理的話,加上鍛鍊,出片率可以大大提高。總而言之,這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要不花錢***請專業人員拍***要不花時間***自己努力學習***,沒有什麼捷徑。

  攝影,說白了就是把光線的作用記錄下來。那麼關鍵就是兩點,第一,記錄什麼部分的光線***構圖***,第二,記錄什麼樣的光線***光圈+快門+焦距***。關於構圖,請參見第四節。本節主要說這個第二部分。

  1.1 光圈

  先說光圈***Aperture***。這個是精華,也是最難的。理解好這個了,別的術語就都好說了。光圈是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它通常是在鏡頭內。表達光圈大小用F值。

  光圈F值=鏡頭的的焦距/鏡頭口徑的直徑。 -- 公式1

  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單位時間內的進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級的進光量剛是下一級的一倍,例如光圈從F8調整到F5.6,進光量便多一倍。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為什麼光圈是這些亂七八糟貌似沒有規律的值呢?因為光圈F值同鏡頭直徑成反比***參見公式1***,而光線進入量同光圈的面積成正比***光線進入量基本等於光圈的面積,乘以進光的時間***,這個很好理解。注意了,圓的面積是2 PI R^2***二派R方***。那麼,光圈的F值的倒數***和直徑成正比***的平方***和麵積成正比***,就同進光量成正比。

  ***1/1***^2 = 1

  ***1/1.4***^2 = 0.5

  ***1/2***^2 = 0.25

  ***1/2.8***^2 = 0.127

  ***1/4***^2 = 0.0625

  ……

  所以,上一級的進光量是下一級的一倍。

  買鏡頭的時候,光圈的F值越小,說明進光量越大,那麼在進光時間短的情況下,就越容易拍出不模糊的照片。比如說,孩子在屋子裡亂跑***在照片上產生不可見的位移的限制是1/10秒,換言之,快門時間要在1/10秒以內***。這時有兩個鏡頭,一個的光圈是1.4,一個是5.6。1.4的鏡頭的鏡頭的進光量是5.6的鏡頭的16倍。那麼,獲得相同的曝光量,1.4的鏡頭需要的時間就是5.6的鏡頭的16分之一。就是說,如果1.4的鏡頭可以在1/16秒之內曝光完畢,但是5.6的鏡頭就需要1秒鐘。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在跑***,1.4的鏡頭就可以得到一張清晰的照片,而5.6的照片一定要不是黑的***曝光不足***要不是模糊的***曝光時間過長***。

  另外一點,鏡頭的光圈值都是最小F值。所以,F1.4的鏡頭可以產生F5.6的大光圈,但是F5.6的就不能產生F1.4的小光圈。注意,光圈的大小指的是光圈F值的大小,所以大光圈事實上是進光量小。

  非單反相機***我的理解就是鏡頭不能換的相機***,由於鏡頭面積有限,很難做到大光圈。所以用傻瓜相機在室內拍孩子,除非用閃光燈,基本上照片都是糊的。而單反相機的鏡頭當中,變焦鏡頭由於變焦的限制***具體為什麼我也不知道。小E!!!快來呀***,光圈也不會做到很大。所以,小光圈要定焦鏡頭***就是焦距不能變的***才能做到。比如說佳能50mm F1.4,就是光圈最小1.4,焦距固定50mm的鏡頭。

  1.2 焦距

  一個鏡頭的成像距離,是由鏡頭和成像面之間的距離決定的。我們通常所說的60mm, 18mm, 200mm,說的就是鏡頭中心到膠片***或者數碼感應面***之間的距離,這個距離,叫焦距。一個鏡頭的焦距決定了這個鏡頭的成像距離,亦即這個鏡頭能正確聚焦的最小距離,從這個距離往上,都是可以對準的。

  所謂變焦是指焦距可變,直觀一點說,就是鏡頭本身可以伸長伸短,鏡頭通過拉近拉遠可以放大或者縮小被攝物體,同時改變成像角度。跟能在哪裡 Focus關係不是很大。除非螺一定需要萬人迷佔據畫面的巨大比例,或者萬人迷總是往螺前面湊超過最小成像距離***這個各個鏡頭不同,要查一下***,否則不一定需要跟著萬人迷滿屋子跑。偶爾也可以拍一些萬人迷的小人像兒嘛~~

  【以上焦距部分乃是拷貝小e的原文,請e徒們早晚背誦各一次】

  在物體距離成像面***膠片,或者數碼感應面***距離一定的情況下,焦距越大***鏡頭中心距離成像面的距離越大***,***請自己畫輔助線兩條***物體在成像面上成的像也越大。換言之,拍東西的時候,把焦距拉長,那麼那個東西在照片上就變大;把焦距拉短,東西就變小。

  我閒得,自己列公式算了一下。如果一個傻瓜機有5倍光學變焦,那麼最大焦距與最小焦距的比值應該是:***a + b****5/***5a + b***。這裡b是物體的高度,a是成像面的高度。一般而言,成像面的高度遠遠小於b,那麼這裡就可以把a當0看。所以基本上就是,最大焦距是最小焦距的5 倍。

  除了一些特別貴的鏡頭***比如U忽悠的一鏡走天下,兩千多塊***,一般成像好的變焦鏡頭,最大焦距是最小焦距的3倍。比如佳能經典的 70mm - 200mm的小白,小小白,大白 —— 同學們,我語重心長的說,就算對於攝影啥也不懂,也要把這些暱稱記牢。這樣說起來就會顯得很內行的樣子。傻瓜相機會配兩千塊錢的鏡頭麼?不會。所以,號稱 5倍10倍變焦的傻瓜相機,不可能在所有的焦段都成像質量好 —— 雖然有可能在所有的焦段都成像質量不好。。。

  用定焦頭拍照片,沒有辦法改變人在照片上的成像大小,所以孩子要是跑遠了,照出來就小;孩子要是離得近,那麼照出來的就大。即使這樣,定焦頭因為光圈大,室內拍出來的照片會更加不容易模糊,所以如果嫌孩子佔畫面的比例不夠大,後期把照片裁小就可以了。

  【小編的話:】另外,我一直推薦定焦的原因是,相對而言,變焦容易帶來色差,相差***技術部分咱就跳過了啊***,由於拉近拉遠也容易帶來機械磨損 ***當然俺這是舊時代的老眼光了,現在的技術,很大的程度上的彌補了這個缺陷***。咱們業餘玩兒的人,從資金投入上來說,當然定焦不必多買,買個一支兩支就足夠了。

  1.3 景深

  鏡頭對某物體對焦時,以物體為中心,從前方到後方的一定距離屬於景深。就是說,不光這個物體清楚,它前前後後距離內還能有一些是清晰的。光圈愈大則景深愈長。

  這個景深有什麼用呢?景深越淺,那麼背景和前景***如果有前景的話,比如人物前面好不好居然有個垃圾筒***就越模糊。這就是著名的“人物清晰,背景模糊”的效果。光圈***的F值***越小,景深越淺,效果就看起來越討好 —— 可以把孩子身後亂七八糟的玩具呀被子呀大人呀,都模糊了。所以,用50mm F1.4的定焦頭的自動檔,在室內拍照片***這是相機一般會自動選擇用小光圈***,都應該可以做到人物清晰背景模糊。

  更加詳細的關於景深的解釋,可以看Depth of Field。

  1.4 快門速度,曝光

  快門速度***shutter speed***和曝光***exposure***是同光圈相連的兩個概念。

  快門速度的單位就是秒。除了拍星星***那個需要好多秒***,平常說的就是幾分之一秒。比如1/60秒之類的。

  一般相機上面快門的組合就是: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甚至很多專業相機快門值達到30-1/16000。跟光圈一樣,每一個相鄰的快門值之間都有「一格」***或說是「一檔」***的差異。例如1/8跟1/15兩個快門相差了「一檔」、1/125與1/250也有「一檔」的差距。每一段快門時間,都是以倍數的方式在增減,也就是說每一段快門的時間都是次一段快門的兩倍。越大值的快門進光時間越長,相對的讓底片接受光量的大小就會越多,快門跟光圈組合搭配起來,就是每一次我們拍攝底片曝光組合。

  咱們平時看到某些鏡頭就有IS***image stabilizer******防抖***功能的。為什麼要防抖呢?手持相機拍攝時,手會有抖動,如果曝光時間太長***快門速度慢***,就會因這種抖動導致拍出的影象不清楚,IS功能就是補償這種抖動,使手持拍攝時可以用更低的快門速度。舉例,某人用某個焦段的鏡頭拍照時,最低只能用1/60秒,低於這個速度,就會因手抖而導致拍出的照片不清楚,而開啟IS功能後所謂“快門速度降低三檔”就意味著它可以用1/8秒的曝光時間手持拍攝而能保證照片基本清晰。

  這個快門速度同快門時滯是不同的概念。快門時滯指的是,按下快門之後,具體成像要過一點點時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給孩子拍照片,孩子在,比如說,扭頭當中。用傻瓜相機拍,自己看著是孩子臉朝自己的時候按下去的快門,結果照片上就是孩子的臉已經側過去了。感覺就是相機的反應慢。

  1.5 ISO

  ISO的概念十分簡單,指的是成像的質量。ISO值越高,顆粒越大,質量越差。有人問了,既然這樣幹嘛不把ISO乾脆就都設得值低低的,質量高高的?

  這個問題貌似簡單,事實的含義非常深刻。這個吧,世上的一切都是相對的,所有的好,也都是相對的。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好”的標準就是人眼睛看著覺得好。如果不是要把照片放大做成42寸的照片掛牆上,那麼只要人眼睛看不到的顆粒,就無關緊要。而且,要想ISO低,那麼無非就是:光圈值小,快門速度大。這種兩全其美的好事,很難做到,尤其是在室內。所以,在室內的時候,光圈有限,那麼可以適度的把ISO的標準降低一些,這樣好歹能拍出不模糊的照片。

  1.6 白平衡

  二. 攝影技巧入門

  掌握光圈,焦距,景深,快門,ISO,這幾個基本概念之後,就可以開始練習拍照片。知道那些基本原理,在練習的時候就不是盲目的亂試,而會達到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的境界。

  在練習之前,說一說相機配的鏡頭。

  首先,需要一個短焦***甚至廣角***變焦鏡頭,用來拍身邊的人物。這個在出去玩的時候比較有用。我用的就是30D的套頭EF-S 18-55mm f/3.5-5.6。

  其次,需要一個定焦鏡頭。佳能的定焦頭比較普遍的有兩個,一個是50mm F1.8,80塊錢;一個是50mm F1.4,300塊錢。效能價格比最高的,莫過於那個80塊錢的定焦頭。雖然便宜,但室內成像效果好過大多數變焦頭***不論幾千塊的***,因為光圈的值實在小。

  第三,需要一個長焦頭。我買的是 Canon EF 70-200mm f/4L USM,500塊錢,人稱小小白的那個。在孩子小的時候,長焦頭沒有什麼用處。即使出去玩,也沒什麼時間拍照。當孩子大一些,2,3歲開始跑了,長焦頭就大大的有用。

  2.1 基礎練習

  練習工具:單反相機1臺,任何一個鏡頭一個***可以用套頭或者別的短焦鏡頭,或者定焦頭,但是最好別用長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