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小孩要怎樣教育的方法

  當現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家裡的長輩越來越溺愛的時候,怎樣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教育三歲小孩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教育三歲小孩的方法一

  重複練習--專注力培養

  一個大約3 歲的小女孩,在玩積木的時候,不停地把一些圓柱體放進不同的容器中,然後又把它們取出來。這些圓柱體大小不同,正好可以放進那些容器相應的孔裡,就像用軟木塞蓋住瓶子一樣。一切過程看上去緩慢而有節奏。出於好奇,一直在教室外觀察她的老師便數了數她這種重複的動作,結果是42 遍。所幸的是,周圍都很安靜,沒有人去打擾她,她每完成一個動作的時候,臉上總是不自覺地微笑。到最後她好像累了,環顧了四周後感覺像剛從夢中醒來似的。這個女孩如此專注地反覆做一件事,以至於感覺不到有人在一邊看著她。這樣的情況在其他孩子身上也出現過,我們稱之為"重複練習"。每次完成那種體驗之後,他們就像完成某種重大的任務一樣,臉上充滿了喜悅和快樂的表情。

  這個小女孩正處於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年齡,通常這個時期孩子的注意力會不停地從一件事轉移到另一件事。然而,孩子一旦碰到吸引他們的事物,就會忘我地投身其中,並一再地重複訓練,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十分驚人。孩子的手髒了,媽媽就要求他去洗乾淨。後來發現他的手已經洗得很乾淨了,但他還在不停地洗。到晚上睡覺的時候,還去再洗一遍。過了幾天媽媽發現,她的孩子現在會自覺地洗手了,孩子見人就會自豪地伸出於淨的小手給他們看。

  其實孩子們的這種重複練習,正是其鍛鍊和學習的需要。通過反覆的訓練,他們的各種生活能力得以完善,智力也因此得到發展。只要一開始教得仔細,甚至細緻到每個細節,那孩子們就會不斷地重複這個練習。因為他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我們難以想象的樂趣和滿足,這些動作根本無需大人強迫,他們自己會完成得很好。

  正是通過這種看似毫無意義的重複練習,孩子的能力才得到了鍛鍊和提高。而且在這一重複練習的過程中,他們的注意力一直處於忘我的境地,這樣對孩子智力的培養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自由選擇--讓我自己做

  孩子不喜歡被父母或老師人為地規定,渴望自己選擇不同的事物和行動。這種自由選擇,使我們能看到他們心理的需要和傾向。只要有機會,而且保證大人們不去幹涉他們,他們總會選擇一些自己偏愛的東西,哪怕只是一把小尺子,他們也會玩得不亦樂乎。

  有些孩子在家裡,一切事情都沒有做主的份兒,小到晚餐吃什麼,該看什麼電視節目,大到是否參加培訓班,一切都是父母說了算。孩子總有事不關己,無權過問的感覺,因而,他們的童年可能並不像成人所想象的那麼快樂。正因如此,很多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快點長大,做自己喜歡的事。讓孩子們自由地做一些選擇,是培養他們形成樂觀性格的一個重要方面。當然,父母在大多數事情上不能不做主。讓孩子自由選擇,並不意味著他可以選擇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選擇需要做並且是正確的事情。但有些事讓孩子做決定也無妨,比如聽任孩子畫白馬而不是畫花草。當然,隨著孩子的長大,就應該讓他們自己決定更重要的事情。

  "請不要命令我,讓我自己做。"聽到孩子的吶喊,我們應該意識到不可輕易去幹涉他們的選擇,不要總是以為自己的安排就是恰到好處的,其實孩子只有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才會去不厭其煩地花費精力去做。如果給孩子不喜歡的東西,那隻能給他增加不必要的精神負擔,他們也得不到快樂。

  教育三歲小孩的方法二

  首先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會對孩子以後的成長以及人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說,在孩子的這個時期,父母一定要做好良好的表率作用,要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畢竟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只有父母的言傳身教,才能夠更好地教育寶寶。

  其次呢,家長不能夠嬌慣孩子,應該從小就教育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依賴別人,獨立思想、獨立完成任務,才更加有利於孩子的成長。遇到挫折時,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正確地克服困難,迎難而上,而不是一味地選擇逃避。

  再次呢,家長應當幫助或是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不要樹立攀比心理,不要好逸惡勞,要養成明辨是非的良好習慣。對待他人要一視同仁,不可因外界因素的差異而產生敵視心理。

  要養成自立自強、積極進取的良好習慣。家長應該適當地讓孩子學會吃苦,在逆境中孩子才能夠更好地學會成長。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性格,因人而異地引導孩子的成長,切不可一味地模仿或是照搬名人的教育方法。

"三歲小孩要怎樣教育 教育三歲小孩的方法"的人

1.家長教育孩子方法總結

2.孩子教育方法心得體會

3.曾仕強教育孩子的方法

4.有關教育孩子心得體會